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卓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子宫
  • 5篇不孕
  • 4篇宫内
  • 3篇血清
  • 3篇输卵管
  • 3篇输卵管性
  • 3篇输卵管性不孕
  • 3篇输卵管性不孕...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
  • 3篇激素
  • 3篇宫颈
  • 3篇宫内膜
  • 3篇不孕症
  • 2篇孕酮
  • 2篇妊娠
  • 2篇生成素
  • 2篇肿瘤
  • 2篇黄体生成
  • 2篇黄体生成素

机构

  • 14篇梧州市红十字...
  • 2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6篇黄卓华
  • 7篇雷嘉
  • 3篇黄涛
  • 2篇蔡永林
  • 1篇韩田骏
  • 1篇范余娟
  • 1篇汤敏中
  • 1篇王杰
  • 1篇杨健红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16/Ki-67细胞学双重染色检测在宫颈病变分级管理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价采用p16/Ki-67细胞学双重染色检测在宫颈病变分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0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结果为ASCUS、LSIL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分型(HR-HPV)及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评价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常用于诊断宫颈中高级别上皮内引发病变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101例患者中共检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共17例,其中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2%、100.0%、88.2%,特异度分别为67.9%、10.7%、67.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8.5%、3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100.0%、96.6%。高危型HPV分型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却极低,p16/Ki-67细胞学双染、HR-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分级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的p16/Ki-67双染检测可作为宫颈病变分级管理的分流手段,重视其阳性结果可有效减少HSIL的漏诊率,而对于其阴性结果,可暂不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减少病患的损伤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黄涛黄卓华雷嘉郭黎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
阴道彩超与宫腔镜联合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2例经阴道彩超检查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后给予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诊。结果 122例患者,确诊为内膜息肉103例,黏膜下肌瘤6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息肉4例,分泌期子宫内膜2例,胎物残留2例,宫腔粘连1例。结论阴道彩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可以进行宫腔镜下内膜息肉刮除术或电切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黄卓华
关键词:阴道彩超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
联合检测血清SCC、CEA、CA125、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9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选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CC、CEA、CA125、CA199浓度,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鳞癌组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组,CEA、CA125、CA199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腺癌组,临床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对鉴别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业琳雷嘉黄卓华
关键词:SCCCEACA125CA199宫颈癌
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FSH、LH、E2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52例早中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保留卵巢根治手术)与B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术后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巢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结果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A组的57.69%(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CA125、SCC、CEA水平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保留卵巢根治手术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有效提高早中期宫颈癌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对卵巢功能的损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率。
黄卓华罗业琳
关键词:紫杉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
弹性工作制度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
2004年
黄卓华
关键词:产房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症作为研究对象(有效回收99例调查问卷),均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地诺孕素治疗。统计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腺肌症疗效的危险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由R语言及相关软件包绘制可视化列线图模型。结果 治疗3个月后,子宫腺肌症患者总有效率为79.80%(79/99),且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优于治疗前(P<0.01)。抗苗勒管激素(AMH)、糖类抗原125(CA125)、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P<0.01)。临床预测模型的预测总体正确率为89.90%,Omnibus检验显示模型全局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语言3.4.0进行5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临床预测模型的预测正确率为75.60%,Omnibus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总体有意义(P<0.01)。建立子宫腺肌症疗效预测可视化列线图,可用于预测子宫腺肌症治疗无效概率。结论 影响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高危因素为AMH、CA125、ESR、PCT、CRP等,基于上述高危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和可视化列线图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可作为子宫腺肌症疗效预测工具。
罗业琳黄卓华雷嘉江布英黄涛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地诺孕素抗苗勒管激素列线图
自身抗体与不孕及自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精子抗体(AsAb)两种自身抗体在不孕及自发性流产患者中存在的情况,并观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50例原发或继发不孕患者(不孕组)、198例自发性流产或有胚胎停育史患者(流产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CA及AsAb抗体。对其中53例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在孕前一个月或孕早期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不孕组及流产组ACA总阳性率分别为48.00%和50.51%,与对照组(7.50%)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不孕组及流产组AsAb阳性率分别为31.33%和25.25%,与对照组(10.00%)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53例经治疗患者活产婴儿48例,妊娠成功率为90.57%。结论ACA和AsAb等自身抗体是导致不孕及自发性流产的免疫学因素之一,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ACA阳性反复流产患者是保证其妊娠成功的有效方法。
杨健红蔡永林姚毓筠汤敏中罗业琳黄卓华
关键词:自身抗体不孕流产抗心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腹腔镜检查联合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腹腔镜检查联合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不孕症患者共计87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断方案针对上述患者输卵管不孕症症状进行临床诊断,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作用下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87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中有5例(5.75%)因异位妊娠有一侧输卵管已被手术切除,故受检对象共为171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方式下显示含有77条输卵管畅通、32条输卵管近端梗阻、62条输卵管远端梗阻。腹腔镜检查方式下显示含有58条输卵管畅通、27条输卵管近端梗阻、57条输卵管远端梗阻。两种检查方式总符合率为83.04%(142/171)。与此同时,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下提示有盆腔病变11例(12.64%),腹腔镜下提示有盆腔病变69例(79.31%),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方式较腹腔镜检查方式而言,能更好的反应输卵管全貌以及梗阻发生部位,可作为进一步行腹腔镜检查的筛查方案。与此同时,行腹腔镜检查方案有助于及时诊断其他盆腔疾病同时,术中一并施以治疗,两者联合下的综合诊断价值突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黄卓华罗业琳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腹腔镜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不孕不育的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组(n=72)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不育组(n=28)。收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睾酮(T)、孕酮(P)水平,多因素分析明确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并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不孕不育组月经经期长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组,有人流史、分娩史的患者占比及LH、T、P水平均高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组,FSH、E_(2)水平低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月经经期、LH、FSH、E_(2)、T、P水平均能预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不孕不育,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0.824、0.835、0.676、0.694、0.76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经经期≥5.470d、有人流史、分娩史、LH≥5.835mIU/mL、FSH<5.345mIU/mL、E_(2)<59.615pg/mL、T≥0.345ng/mL、P≥0.510ng/mL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血清LH、FSH、E_(2)、T、P水平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密切。
黄卓华黄涛黄涛罗业琳雷嘉郭梓耘李秀青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黄体生成素睾酮孕酮不孕不育
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卵巢功能相关性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行卵巢移位术,维持卵巢内分泌功能与移位卵巢位置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行卵巢移位术的72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患者发生的围绝经期症状并结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评估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点血清FSH、LH和E2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保持卵巢功能的移位卵巢位置最佳截断值是超过髂嵴连线1.5 cm以上的位置(ROC曲线下面积:0.747,95%CI:0.593~0.902);年龄最佳截断值是32.5岁(ROC曲线下面积:0.692,95%CI:0.522~0.860)。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于及位于髂嵴连线1.5 cm移位卵巢的位置(OR=0.09,95%CI:0.014~0.571)以及年龄≤32.5岁(OR=0.062,95%CI:0.006~0.655)是保护卵巢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推荐卵巢移位的位置超过髂嵴连线1.5 cm以上以便于年轻宫颈癌患者行放射治疗时避免卵巢功能损伤。
黄宇璐郭梓耘马宇毅雷嘉范余娟黄卓华
关键词:宫颈肿瘤年龄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