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压
  • 5篇动脉
  • 5篇休克
  • 5篇血性
  • 5篇诱发电位
  • 5篇失血
  • 5篇失血性
  • 5篇失血性休克
  • 4篇动脉血
  • 4篇动脉血压
  • 3篇视觉诱发
  • 3篇视觉诱发电位
  • 2篇闪光视觉诱发...
  • 2篇皮层
  • 2篇皮层诱发电位
  • 1篇动脉重构
  • 1篇养心
  • 1篇养心胶囊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黄强
  • 2篇王贵鹏
  • 2篇张建龙
  • 2篇康福信
  • 2篇马琪
  • 1篇曹桂秋
  • 1篇文富强
  • 1篇韩素霞
  • 1篇孟馥芬
  • 1篇任生生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与体感皮层诱发电位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关系的探讨
目的: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血压下降直至失血性休克过程之间的关系。探讨休克以及纠正休克后诱发电位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监测休克以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
黄强
关键词:动脉血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失血性休克
文献传递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及治疗过程体感皮层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至失血性休克及治疗后家兔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变化,了解缺血缺氧纠正后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变化。方法:(1)记录放血前诱发电位及放血后血压50~60mmHg(6.65~7.98kPa)时的皮层诱发电位,测量皮层诱发电位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及峰峰值的幅度和时程。(2)给予扩容补液治疗(补充所失血量及等量生理盐水和654—21mg/kg)半小时后血压恢复到80~100mmHg时,测定皮层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及峰峰值的幅度和时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放血前后与治疗组皮层诱发电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随着血压下降皮层诱发电位正波、负波、峰峰值幅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潜伏期、峰峰时程延长;当血压低于70mmHg(9.31kPa)进行扩容时,诱发电位不能恢复到放血前的水平。该变化规律为临床对休克的治疗和有效监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黄强孟馥芬康福信张建龙马琪
关键词:动脉血压皮层诱发电位失血性休克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治疗过程中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2010年
目的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至失血性休克及治疗后家兔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了解缺血缺氧纠正后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变化。方法记录放血前诱发电位,以及放血至血压50~60mmHg(6.65~7.98kPa)时的视觉诱发电位,测量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峰峰值幅度和时程。给予扩容补液治疗(补充所失血量及等量生理盐水和山莨菪碱1mg/kg),0.5h后血压恢复到80~100mmHg(10.64~13.3kPa),测定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正波值、负波值的幅度及峰峰值的幅度和时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放血前后与治疗组视觉诱发电位均有差异(P<0.05)。结论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随着血压下降视觉诱发电位正波、负波、峰峰值幅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潜伏期、峰峰时程延长;扩容治疗后,诱发电位不能恢复到放血前的水平。
王贵鹏黄强
关键词:动脉血压视觉诱发电位失血性休克
Chymase在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肺动脉重构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探讨了慢性香烟暴露诱导的PAH病变过程中仓鼠肺组织chymase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2只雄性仓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暴露组;仓鼠暴露于香烟烟雾中4个月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小动脉中chymase的蛋白表达。结果Chymase在香烟暴露组仓鼠的肺小动脉中的表达增加,尤其在肺小动脉外膜及增生的内皮细胞中,染色呈强阳性。结论随着肺结构的改变,香烟暴露可刺激chymase的表达增加,表明chymase在PAH中肺小动脉的重构病变中起作用,因此,抑制chymase的形成将有助于阻止香烟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韩素霞黄强文富强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CHYMASE
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与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关系的探讨
2007年
目的观察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家兔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血压下降直至失血性休克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放血前视觉诱发电位,以及放血使血压每下降10 mmHg(1.33 kPa)时的视觉诱发电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时,P2-N2振幅,直到收缩压为40 mmHg(5.32 kPa)。对各组测量值进行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随动脉血压下降,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总体呈现延长趋势(P<0.05),但在血压下降到100~80 mmHg(13.30~10.64 kPa)和70~50 mmHg(9.31~6.65 kPa)范围变化不明显(P>0.05)。P2-N2振幅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但是血压下降到80~60 mmHg(10.64~7.98 kPa)时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实验性动脉血压下降过程中随着血压下降视觉诱发电位P2潜伏期随血压下降逐渐延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N2振幅呈现下降趋势,该变化规律为临床对休克的治疗和有效监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黄强
关键词:动脉血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过程家兔皮层诱发电位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家兔大脑皮层电位变化的规律,了解失血性休克过程脑电位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按血压分组记录不同血压点诱发电位的幅度,血压每下降10 mmHg为一组,记录各时点皮层诱发电位的正波值、负波值及峰峰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皮层诱发电位随血压下降正波、负波、峰峰值均有下降趋势,各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波值在90~70 mmHg (9.31~11.97 kPa) 时较平稳,70 mmHg(9.31 kPa)以下明显下降;负波值在90~80 mmHg (11.97~10.64 kPa)、70~60 mmHg (9.31~7.98 kPa)时变化不大,随后不断下降.结论:失血性休克过程中随血压下降诱发电位幅度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监测.
黄强康福信张建龙马琪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皮层诱发电位血压
参松养心胶囊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并阵发性房颤(PAF)的疗效及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8例EH并PAF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1.6g口服,每日3次,连续服药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Pmax、P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40例无房颤(AF)的EH患者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Pmax及Pd分别为(124±13)ms、(49±12)ms,均较对照组(110±8)ms、(31±9)ms明显延长(P均<0.01);服药4周后治疗组PAF发作减少,有效率76.3%,Pmax及Pd[(115±12)ms、(35±12)ms]较治疗前[(124±13)ms、(49±12)ms]明显缩短(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并PAF者较无AF的EH患者Pmax、Pd延长,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周即可缩短Pmax及Pd,并可能减少PAF的发作。
曹桂秋任生生黄强王贵鹏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