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犁
- 作品数:40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趋化因子CXCL1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94例浸润性乳腺癌、20例乳腺原位癌以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L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在乳腺浸润性癌、原位癌和良性病变组织3组之间,CXCL16蛋白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058,P=0.000)。浸润性乳腺癌中CXCL16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原位癌和良性病变组织(P=0.007、0.000)。并且,在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和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之间,CXCL16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13、-2.166、-2.222,P=0.035、0.030、0.026),而在不同年龄及组织学分级者之间,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18,P=0.676;χ2=0.011,P=0.995)。结论 CXCL16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汤红平刘芳陈国艳卢翔宇陈莹莹黄犁
- 关键词:乳腺肿瘤趋化因子类CXCL16
- 乳增灵配方颗粒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乳增灵配方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0d和5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5d后给予乳增灵配方颗粒,连续60d,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测量第2、3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第2对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增灵配方颗粒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降低E2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乳增灵配方颗粒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结论:乳增灵配方颗粒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作用。
- 孟庆春王俊玲方少琼蒋红兵张黎黄犁刘芳
- 关键词:乳腺增生
- 畸形胎儿尸体高频超声解剖学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畸形胎儿尸体高频超声检查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严重畸形或染色体检查异常并在该院引产且其父母同意尸体解剖的71例引产胎儿行产后高频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尸体解剖对比。结果:产后超声诊断与尸体解剖的符合率为91.49%(129/141),产后超声漏误诊12处(8.51%),从不破坏尸体完整性、操作的简便性、获得结果的快捷性方面进行评估,产后超声优于尸体解剖17处(12.06%)。产前超声与产后超声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超声较产前超声多发现畸形29处(20.57%),产后超声纠正产前超声误诊的11处(7.80%)。结论:产后超声可以作为尸体检查的选择方法之一,或在胎儿尸体解剖遇到障碍时代替运用,或在尸体解剖前运用作为尸体解剖思路、步骤、方法等的指导。
- 陈秀兰李胜利姚远文华轩廖玉媚黄犁
- 关键词:畸形高频超声尸体解剖
- 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TAM、MC和MV计数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卵巢腺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肥大细胞(MC)和微血管(MV)计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43例卵巢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TAM,MC和MV染色方法均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43例卵巢腺癌TAM、MC和MV计数均值分别为14.8±5.2个/HP、6.8±2.4个/HP和58.8±11.4个/HP;组织学分级G1、临床分期Ⅰ+Ⅱ、淋巴结未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病例TAM、MC和MV计数均值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G3、临床分期Ⅲ+Ⅳ、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1);TAM计数与MC(r=0.42,P<0.01)和MV(r=0.54,P<0.01)计数呈密切正相关,MC计数与MV计数呈密切正相关(r=0.48,P<0.01)。结论TAM、MC和MV计数可能均为反映卵巢腺癌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TAM和MC均具有强烈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 龙峰王晨虹徐波刘植华黄犁
-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微血管
- 深圳城区5019例女性HPV感染基因分型情况调查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了解就诊女性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和宫颈病变情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5019例疑似HPV感染的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231例HPV感染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5019例女性中共检测HPV阳性者1009例,感染率为20.1%;其中低危型HPV感染154例,高危型HPV(hrHPV)感染855例;hrHPV基因型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HPV16(36.5%)、HPV58(12.06%)、HPV33(10.92%)、HPV52(9.57%)和HPV56(8.41%)。hrHPV单一感染675例,占感染人数的78.9%;双重感染126例,占感染人数14.73%;三重感染41例;四重以上感染13例。在855例感染者中,HPV16和18型感染298例。231例HPV感染者行细胞学检查时,低危型感染者细胞学异常者较少,而高危型感染或高、低危型混合感染者细胞学异常明显增多。结论经该院机会性筛查的女性hrHPV感染率较高,以HPV单一感染为主;HPV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朱岩廖旭东段纯黄犁龙峰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基因芯片
- 卵巢良恶性肿瘤caspase-1和IL-18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卵巢腺癌,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瘤及正常组织中caspase-1和IL-18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43例卵巢腺癌、15例浆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瘤和10例正常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aspase-1和IL-12染色方法均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卵巢腺癌caspase-1和IL-18表达阳性率(53.5%,48.8%,)均明显低于浆液性囊腺瘤(86.7%,80.0%,P<0.05)、黏液性囊腺瘤(86.7%,86.7%,P<0.05)和正常组织(100.0%,100.0%,P<0.01);组织学分级G1、临床分期Ⅰ+Ⅱ和淋巴结未转移病例caspase-1和IL-18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G3、临床分期Ⅲ+Ⅳ和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卵巢腺癌中caspase-1表达与IL-18表达呈高度一致性(χ2=12.44,P<0.01)。结论caspase-1和IL-18失表达可能是反映卵巢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 龙峰王晨虹徐波刘植华黄犁
- 关键词:CASPASES
- 乳腺黏液癌的临床、影像学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分析,旨在提高乳腺黏液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接受右侧乳房全切除术+右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或右侧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右腋窝淋巴结切除术,及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黏液癌的21例患者,共计22个乳腺癌病灶(1例为双侧乳腺黏液癌)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22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临床、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与组织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结果 22个乳腺黏液癌病灶中,单纯型为14个(富细胞型为6个,少细胞型为8个),混合型为8个。主要临床表现为,81.8%(18/22)病灶以发现乳腺肿块1~12个月就诊,仅14.2%(3/21)患者为体检时X射线摄片提示钙化而就诊。超声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5.7%(12/14)的单纯型肿块为边界清楚,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其中92.9%(13/14)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75.0%(6/8)的混合型和14.3%(2/14)的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显示为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内部回声较脂肪回声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超声和X射线摄片检查提示术前疑恶性比例均为63.6%(14/22)。X射线摄片表现为,肿块为10个,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影为2个,结构扭曲并恶性钙化和单纯不定性钙化各为1个。肿块主要为高密度,单纯型者边界清楚或呈浅分叶,混合型者边界不规则和毛刺改变。81.8%(18/22)的病灶被超声或X射线其中之一疑似为恶性。45.5%(10/22)的病灶术前超声和X射线摄片均疑似为恶性。结论乳腺黏液癌以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乳腺黏液癌,尤其是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影像特征,超声和X射线摄
- 陈琮瑛傅建民袁鹰余容赵弘黄犁李胜利
- 关键词:乳腺黏液癌X射线
- 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tathmin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0.0%和2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P<0.01)。Stathmin阳性率在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hmin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其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Stathmin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 汤红平黄犁黄新翼姜辉高慧军陈莹莹
- 关键词:乳腺肿瘤STATHM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30例Tg免疫反应的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分析30例MTC,根据对Tg免疫反应有无分成两组:Tg阴性组12例,Tg阳性组18例进行对比观察。发现Tg的免疫表达不仅出现在瘤性滤泡上皮,同样可出现于无滤泡的MTC实质区和转移淋巴结内,与CEA、CT、NSE呈同步的免疫阳性反应。并发现在年龄、瘤体大小、术后5、10年的生存率方面Tg阴性组和Tg阳性组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显示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由此支持MTC中Tg可能来自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瘤性干细胞的多方向分化的论点,并提示Tg的表达可能预示较好的预后。
- 倪型灏施达仁李筠黄犁孟群
- 关键词:髓样癌甲状腺肿瘤
- 甲状腺髓样癌CT、CEA、NSE、SS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 1990年
-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约占全部甲状腺肿瘤的3~12%。Horn于1951年最先描述本病的特征;1959年Hayard首次以MTC给予命名;1966年Williams提示该瘤起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或神经内分泌细胞;因证实肿瘤分泌降钙素(CT),后又称C细胞癌。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在病理上的广泛应用,MTC多激素免疫组化表达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对其评价不甚一致。我们收集30例MTC,通过免疫组化反应,给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初步观察,以探讨其彼此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
- 倪型灏李筠施达仁黄犁孟群
-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