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茂华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静脉
  • 2篇MRI
  • 2篇肠癌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变异
  • 1篇动脉期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融合技术
  • 1篇手术
  • 1篇数字化X线摄...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

机构

  • 6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6篇黄茂华
  • 4篇杨军克
  • 4篇黄筠洋
  • 3篇岑炳奎
  • 2篇黄忠清
  • 2篇俞雷
  • 1篇杜茂云
  • 1篇李寿相
  • 1篇黄恒青
  • 1篇卢斌
  • 1篇王运成
  • 1篇黄权
  • 1篇黄晓
  • 1篇王运成
  • 1篇卢斌
  • 1篇黄权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0T 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究临床上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应用3.0T MRI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68例的直肠癌患者,采用3.0T MRI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术前TN分期,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术前与手术病理T分期诊断,经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k=0.61,P<0.05),诊断的正确率为89.71%,T1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T2期诊断的敏感性最高,T4期诊断的阴性预测值最高;比较术前与手术病理N分期诊断,经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k=0.54,P<0.05),诊断的正确率为69.12%,N2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高,N0期诊断的敏感性最高;3.0T 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 MRI在直肠癌的诊断及术前TN分期方面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杨军克黄筠洋黄权俞雷王运成卢斌黄茂华
关键词:直肠癌MRI
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在脑血管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与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静脉畸形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GE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脑血管造影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融合技术相结合应用探究在颅内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00例颅内静脉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颅内静脉畸形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扫描,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6例颅内静脉畸形患者当中,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其中137例患者的条状排列以及放射状的解剖位置当中的血管呈现异常增强,呈现出"水母头"病症特征的患者共有39例,临床的确诊正确率为67.1%。结论:在颅内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将与多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与图像融合技术相结合能提升诊断效率,因此可将该方式作为诊断颅内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诊断首选方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黄茂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CT脑血管造影图像融合技术颅内静脉畸形
3.0T 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3.0T MRI应用于直肠癌诊断及术前N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术前行MRI检查,观察3.0T MRI的诊断结果。结果:3.0T 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5%和72.5%,与手术病理检验的一致性均较高(P <0.05),且其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与手术病理检查的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3.0T MRI应用于直肠癌诊断及术前N分期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黄权俞雷卢斌黄茂华
关键词:直肠癌MRI
64排128层CTA诊断椎动脉变异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椎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64排128层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95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变异的类型、部位、形态与周围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及其合并症。结果单侧椎动脉先天性狭窄38例,一侧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23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例,椎动脉行径变异9例,椎动脉起源变异4例,单侧双支椎动脉变异2例,单侧椎动脉2例,伴其他血管动脉瘤8例,伴基底动脉成窗变异6例。结论 64排128层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椎动脉变异,可作为无创性诊断椎动脉变异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杨军克黄筠洋岑炳奎黄晓黄茂华黄忠清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椎动脉
多层螺旋CT扫描与DR摄影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和多层螺旋CT扫描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有肋骨骨折的113例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影像均行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及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对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意义。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DR摄影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62%、86.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比DR摄影检查对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更有意义。
李寿相岑炳奎黄茂华
关键词:外伤肋骨骨折数字化X线摄影多层螺旋CT扫描
64排螺旋CTA在心脏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心脏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诊断的患者42例,分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分别对其进行CTA扫描。结果:42例检测对象各相关静脉CTA扫描数据基本清晰,各静脉血管分析测量图像得分均>2分。其中,冠状窦的CT特征多表现为管状结构,占到检测对象的59.5%(25例),另17例检测对象的冠状窦的CT特征表现为喇叭口状结构。与无冠心病组检测值比较,冠心病组冠状窦前后径、冠状窦上下径CTA测量值均较大,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A在心脏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为心脏电生理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杨军克黄筠洋岑炳奎黄茂华杜茂云黄恒青黄忠清
关键词:CTA心脏静脉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