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振夏

作品数:15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气候
  • 6篇值模拟
  • 5篇环流
  • 5篇大气环流
  • 4篇热带
  • 3篇准两年振荡
  • 3篇海温
  • 3篇海温异常
  • 3篇厄尔尼诺
  • 3篇赤道
  • 2篇东太平洋
  • 2篇东亚季风
  • 2篇试验结果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 2篇气压
  • 2篇外强迫
  • 2篇西太平洋
  • 2篇季风
  • 2篇季节内振荡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龙振夏
  • 13篇李崇银
  • 1篇穆明权
  • 1篇李桂龙

传媒

  • 7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大气“记忆”的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2种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异常外强迫的“记忆”问题。结果表明,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比传统意义的“记忆”要长得多,这是因为外强迫通过影响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激发产生了低频振荡(即大气低频遥响应),使得外强迫的影响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大气对外强迫的“记忆”也就变得相当长。
李崇银龙振夏
关键词:外强迫
ENSO对其后东亚季风活动影响的GCM模拟研究被引量:25
1999年
将1~3月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水温距平(SSTA)引入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ENSO(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其后东亚季风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SSTA在大气中强迫激发出了大气低频振荡,使得ENSO对其后的东亚季风活动仍有明显影响。厄尔尼诺之后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且西伸明显,中国东部降水偏少,尤其是华北地区;厄尔尼诺之后的冬季,东亚大槽偏深,冬季风偏强。拉尼娜之后的夏季,中国长江下游为异常副热带高压单体控制,江淮流域雨量偏少;拉尼娜之后的冬季,东亚大槽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厄尔尼诺的影响比拉尼娜的影响略强,两者的影响并非完全反相。
龙振夏李崇银
关键词:东亚季风数值模拟厄尔尼诺季风
热带积云对流加热在全球大气遥响应中的重要作用──数值试验结果被引量:8
1996年
利用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热带地区积云对流加热在大气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响应中的作用。通过对积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热带地区积云对流在大气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的响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热带地区的积云对流加热减弱则大气中的遥响应(相关)型也减弱。同时我们还发现,热带地区的积云对流加热加强则响应场的30—60d低频振荡也得到加强。
龙振夏李崇银
准两年振荡的演变及El Nino/南方涛动的影响被引量:10
1990年
准两年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最早是指赤道平流层低层风场的一种准周期变化现象。其后的一些研究表明,QBO是热带平流层低层大气环流演变的重要现象,不仅直接同平流层环流及环境(如O_3含量)有联系,而且对全球天气气候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已有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东西风周期振荡一般发生在30km高空。
李崇银龙振夏
关键词:准两年振荡南方涛动厄尔尼诺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对西太平洋副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0
2001年
利用LASG九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月份,1~2月份,1~4月份及1~8月份,其他月份为气候SST)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不同,但其引起的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演变及其分布却十分相似;同时,季风区的异常降水(进而异常潜热释放)随时间的演变及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应于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正异常,5月份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地区都表现出赤道辐合带北移偏晚的特征);季风区降水的这种变化同西太平副高的异常是一致的,从而揭示出这两种现象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还表明,导致这种大气响应场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不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内部过程的影响:中纬大气的内部Rossby波源维持了热带地区激发的扰动在中高纬的存在,同时大气内部Rossby波源对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表现出不敏感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敏感性才导致了响应场对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的不敏感性。模拟结果还表明,在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正异常的情况,尽管大气内部动力过程?
龙振夏李崇银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海温异常SST数值模拟
准两年振荡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3
1992年
通过多年资料分析,本文研究了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的演变特征及其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流层QBO的演变特征是:东风向西风转换最早出现在印度洋赤道地区;西风向东风转换最早出现在美洲和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中国东部降水量、气温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和东亚急流都有准两年周期变化,并同平流层QBO有密切关系;平流层QBO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也有一定影响,QBO的西风位相期西太平洋台风偏少.另外,ENSO对于平流层QBO有明显影响,一般在ENSO发生之后,QBO的西风位相期持续时间缩短.
李崇银龙振夏
关键词:大气环流气候准两年振荡
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和气候对冬季海温异常的邻响应和遥响应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通过IAP-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全球大气环流对黑潮海域和赤道东太平洋冬季SST异常的响应,并着重比较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对黑潮区SSTA的响应(邻响应)和对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遥响应)。首先,无论是黑潮区SSTA引起的邻响应还是赤道东太平洋SSTA所引起的遥响应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都是明显而重要的。由于在大气中低频振荡被激发出来,其响应将持续较长时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东亚大气环流对黑潮区或赤道东太平洋冬季正SSTA的响应都将造成华北地区夏季的多雨,其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相一致。另外。
李崇银龙振夏
关键词:外强迫数值模拟低频振荡
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势对比分析被引量:52
1999年
该文通过50年代和80年代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的对比,分析了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其主要结果是:中国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的不同气候阶段,北半球大气环流也有明显的不同异常形势,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大陆一带地区的环流异常非常不一样;同时,与空间分布的明显差异相类似,子波分析表明对于不同的气候阶段,也有不同的时间变化型与之相对应.
李崇银李桂龙龙振夏
关键词:气候年代际变化地面气压
外源强迫对大气环流及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该论文的大部份探讨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对赤道太平洋地区SSTA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首先研究人员利用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北半球春夏季大气环流对赤道太平洋正SSTA的响应;(2)为了排除上述结果对模式的依赖性,作...
龙振夏
关键词:持续时间温室效应
赤道东太平洋不同持续时间的海温正异常对东亚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利用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及9层大气环流谱模式,模拟研究了大气对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正SSTA的响应。对积分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尽管SSTA的持续时间不同(分别为1月;1~2月及1~4月),但其引起的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分布却都十分相似,而且有十分相近的时间演变形式。因此,虽然赤道东太平洋SSTA作为一种外源强迫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和气候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于SSTA的持续时间(1个月或4个月)并不敏感,这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如果利用模式进行短期气候预测,要更多的注意SSTA的发生(出现)和强度。
龙振夏李崇银
关键词:海温异常大气环流异常气候影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