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正达

作品数:192 被引量:928H指数:22
供职机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60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病毒
  • 37篇蚊虫
  • 35篇物种
  • 33篇蚤类
  • 30篇脑炎
  • 28篇蚊类
  • 26篇乙型脑炎
  • 25篇乙型
  • 21篇蚤目
  • 20篇区系
  • 18篇兽类
  • 18篇物种多样性
  • 18篇脑炎病毒
  • 17篇小型兽类
  • 13篇多样性
  • 13篇乙型脑炎病毒
  • 13篇蚤科
  • 12篇鼠疫
  • 11篇流行病
  • 10篇生物多样性

机构

  • 108篇云南省地方病...
  • 76篇云南省流行病...
  • 39篇大理学院
  • 34篇云南省寄生虫...
  • 18篇军事医学科学...
  • 14篇云南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北京市朝阳区...
  • 6篇大理大学
  • 3篇大理医学院
  • 3篇西南林学院
  • 3篇临沧市疾病预...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丽江市疾病预...
  • 2篇安阳市第五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191篇龚正达
  • 44篇张海林
  • 35篇米竹青
  • 32篇张丽云
  • 32篇张云智
  • 31篇自登云
  • 27篇冯锡光
  • 27篇段兴德
  • 25篇周红宁
  • 25篇施华芳
  • 15篇吴厚永
  • 14篇郭宪国
  • 12篇侯宗柳
  • 12篇王政昆
  • 11篇李兆祥
  • 11篇王剑
  • 11篇黄文丽
  • 9篇吴滇
  • 8篇连宏宇
  • 8篇边长玲

传媒

  • 46篇中国媒介生物...
  • 20篇医学动物防制
  • 19篇寄生虫与医学...
  • 16篇地方病通报
  • 7篇Zoolog...
  • 5篇生物多样性
  • 5篇昆虫学报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Entomo...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云南医药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7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10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次从啮齿类和食虫类动物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被引量:5
1992年
1988年,我们从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卵形硬蜱及患者血液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1990年,又从该地区10种95只啮齿类中查到森林脑炎病毒抗体;并从社鼠(R.confucianus)、小林姬鼠(A.sylvaticus)和灰腹鼠(R.eha ninus)等8种啮齿类及食虫类中分离到15株病毒,选三株用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试验、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中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病毒的抗原性、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与东北株及从卵形硬蜱、患者分离的森林脑炎病毒一致。从啮齿类及食虫类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这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啮食类和食虫类在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的保存方面起重要作用。
侯宗柳黄文丽自登云龚正达雷亚民
关键词:森林脑炎病毒啮齿类
中缅树鼩肝在冷适应条件下的产热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为东洋界特有小型哺乳动物。本研究测定了中缅树鼩冷驯化实验组(7d、14d、21d、28d)与对照组(0d)中肝线粒体蛋白含量、呼吸状态Ⅲ和状态Ⅳ的变化,探讨中缅树鼩对不同冷环境的适应情况以及肝产热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冷驯化条件下,中缅树鼩产热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总蛋白含量、肝线粒体蛋白含量、呼吸状态Ⅲ和状态Ⅳ有着显著的提高,在28d后分别增加了39.9%、39.3%、84.9%、181.1%,因此,肝在中缅树鼩冷适应产热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从生理生态方面为树鼩的岛屿起源学说提供依据。
张麟王睿杨芳谢静王政昆龚正达郭宪国
关键词:中缅树鼩冷适应产热特征
云南省洱源县乙型脑炎暴发流行调查被引量:9
1994年
云南省洱源县乙型脑炎暴发流行调查冯锡光,张海林,李武,袁庆虹,龚正达,罗关林,杨春寿,段启慧,李学信,马学祖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有地方性流行的特征。洱源是我省乙脑流行较严重的县之一,自1952年有病例报告以来,时有流行发生,199...
冯锡光张海林李武袁庆虹龚正达罗关林杨春寿段启慧李学信马学祖
关键词: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云南省勐海县蚊虫及虫媒病毒调查报告被引量:3
1999年
1981、1983和1986年在勐海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6属22种7075只。霜背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2株乙型脑炎病毒,从霜背库蚊中分离到3株乙型脑炎病毒,从伪杂鳞库蚊和中华按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到1株登革3型病毒。当地人群中存在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三带喙库蚊和霜背库蚊是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张海林自登云施华芳米竹青龚正达李兆祥
关键词:蚊虫地理分布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
云南森林脑炎病毒生物学性状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1989年从云南省怒江州捕获的两组卵形硬蜱和一高热患者血中分离到3株病毒,对乳小白鼠和鸡胚敏感,并能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上增殖产生病变。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血凝最适pH为6.2和6.6。电镜观察病毒呈球形,有包膜,直径40~62nm.不耐酸,不耐乙醚,属RNA病毒。保护力试验表明森林脑炎病毒免疫血清对新分离株有保护作用,经交叉血抑试验、交叉中和试验鉴定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蜱媒脑炎亚组中的森林脑炎病毒。
黄文丽侯宗柳自登云龚正达雷亚民
关键词:森林脑炎病毒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河口市蚊虫及虫媒病毒调查被引量:7
1998年
于1990年8月,在河口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6属36种5830只。三带喙库蚊和伪杂鳞库蚊是效区畜圈的优势蚊种,五指阿蚊和圆斑伊蚊是野外竹林、树林的主要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认为该蚊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到1株登革4型病毒,并证实一例登革热患者,人血清登革和基孔肯雅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3/51)和6.4%(8/125),表明当地存在这两种病毒的自然循环。
张云智张海林米竹青龚正达
关键词:蚊虫地理分布虫媒病毒媒介
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几种蚤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研究缓慢细蚤、长形病蚤普洱亚种、长形病蚤陇川亚种、偏远古蚤及泸水栉眼蚤五种重要蚤种在相应的主要宿主( 黄胸鼠、微尾鼠句、滇绒鼠、斯氏家鼠及锡金小鼠) 体表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运用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布型指数法进行,本文采用了扩散系数C、I指数(I) 、Cassie 指数(CA) 及聚块指数(m * /m) 四种指数。结果:所研究的五种蚤在相应的宿主体表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结论: 所研究的五种蚤在其主要宿主体表的分布有聚集趋势。
郭宪国龚正达钱体军冯锡光段兴德李伟张希昆
关键词:小兽
地面游离蚤的捕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游离蚤的捕获装置,包括:盘底和盘沿;所述盘底的外围与所述盘沿一体成型,所述盘沿的高度为15毫米~55毫米。因此,只需向该装置中加入一定高度的水,就可以有效的捕获地面游离蚤,该种捕获地面游离蚤的装置具...
尹家祥杨光璨刘正祥杜春红钟佑宏石丽媛董兴齐龚正达
文献传递
云南白草岭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垂直分布被引量:17
2002年
对云南白草岭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垂直分布及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捕获小兽 2 1种 1 0 2 8只 ,隶属于啮齿目 (Rodenria)鼠科 (Muridae) 1 0种 ,仓鼠科 (Cricetidae) 2种 ,松鼠科 (Sciuridae) 2种 ;食虫目(Insectivora)科 (Soricdae) 6种 ,鼹科 (Talpidae) 1种。其中东洋界 1 5种 ,占 71 4 3% ,古北界 4种 ,占1 9 0 4 % ,广布种 2种 ,占 9 5 3%。各个垂直带鼠形小兽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Ⅰ 云南松林及山坡耕作地带 ( 2 0 0 0~ 2 6 5 0m) 1 381 4 ;Ⅱ 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带 ( 2 6 5 0~ 31 5 0m) 1 6 1 2 6 ;Ⅲ 苍山冷杉林带( 31 5 0~ 35 0 0m) 1 34 88;Ⅳ 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 35 0 0~ 36 5 7m) 1 5 0 85。云南白草岭优势种主要由齐氏姬鼠 (Apodemuschevieri)、中华姬鼠 (A .draco)、大耳姬鼠 (A .latronum)、大绒鼠 (Eothenomysmiletus)和昭通绒鼠 (E .olitor) 5种组成。
张云智龚正达冯锡光段兴德吴厚永翁学吕元
关键词: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
云南省边境地区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被引量:35
2002年
目的 :阐明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情况 ,评价各蚊种的媒介地位。方法 :夜间在农村人房、畜圈 ,白天在野外竹林捕蚊 ,用细胞法和小白鼠法分离病毒。结果 :在云南省 15个边境县市采获 6属 45种 92 748只雌蚊 ,从 13种蚊虫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 42株。其中从三带喙库蚊分离到 15株 ,霜背库蚊 5株 ,伪杂鳞库蚊、中华按蚊各 4株 ,刺扰伊蚊 3株 ,棕头库蚊、白纹伊蚊、窄翅伊蚊各 2株 ,雪背库蚊、环带库蚊、迷走按蚊、阿萨姆伊蚊和常型曼蚊各 1株。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霜背库蚊、伪杂鳞库蚊、刺扰伊蚊和白纹伊蚊亦为重要媒介。具有夜间以库蚊为主 ,白天以伊蚊为主的传播特点。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龚正达自登云施华芳龚鹤琴杨卫红李兆祥侯宗柳杨兰萍章域震黄文丽
关键词:边境地区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蚊虫传播媒介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