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昕
- 作品数:7 被引量:2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以江西武山、城门山和永平铜矿为例
-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产地之一,对该地区矿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一直都是矿床学家研究讨论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九瑞地区的武山、城门山铜矿和钱塘江一信乡断裂拗陷带的永平铜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
- 丁昕
- 关键词:矿床地球化学花岗质岩体长江中下游同位素定年
- 文献传递
-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被引量:91
- 2008年
- 武山铜矿床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Hf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黑云母富镁,为金云母,其 Fe^(3+)/Fe^(2+)组成表明岩浆氧逸度很高;角闪石具有 Mg/(Mg+Fe)高而 Si 低的特征,为阳起石和镁质角闪石,角闪石压力计计算表明岩体具有超浅成侵位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具有相对较高的 SiO_2(64.9%~68.62%,平均66.52%)和 Al_2O_3(14.0%~15.3%,平均14.8%)含量,同时岩石的 Mg~#很高(0.53~0.71),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_N=27.8~64.5),Eu 负异常不明显,岩石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的 Sr/Y 比值(35.0~68.2)。岩石的初始^(87)Sr/^(86)Sr 比值为0.7067~0.7075,ε_(Nd)(t)值为-4.08~-4.44,锆石的ε _(Hf)(t)值为-2.1~-7.0。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武山花岗闪长斑岩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很有可能是由拆沉的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石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蒋少涌李亮朱碧丁昕姜耀辉顾连兴倪培
- 关键词:武山铜矿花岗闪长斑岩壳幔相互作用
-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被引量:106
- 2005年
-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的两个重要矿床。对武山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和永平铜矿的花岗斑岩中锆石分别进行了离子探针(SIMS)U-Pb定年研究,发现两个矿区的锆石年龄可分作两期,武山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5±3.9Ma和121±2.5Ma,永平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60±2.3Ma和135±7.4Ma。这两期不同的年龄可能反映了锆石在岩浆侵位时的结晶年龄和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年龄。因此确定武山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45Ma,永平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60Ma。该年龄可能也反映了这两个矿床中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
- 丁昕蒋少涌倪培顾连兴姜耀辉
- 关键词:锆石花岗质岩体
- 江西永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壳-幔混合成因研究
- 本文选取江西永平铜矿区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矿区内岩浆岩的形成和演化,并为进一步阐述该区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 朱碧蒋少涌丁昕倪培
-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化学
- 文献传递
- 胶东蓬莱河西金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0
- 2004年
- 蓬莱河西金矿位于胶东三大金矿带中的栖蓬金矿带内 ,金矿体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 ,赋存围岩既有花岗岩也有胶东群变质岩 ,特别是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内外接触带 ,金矿化更为富集。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对该矿床S同位素研究表明 ,δ3 4 S值为 7.4‰~ 8.5‰ ,平均值为 7.8‰。矿石Pb同位素组成2 0 6Pb/ 2 0 4Pb为 17.30 86~ 17.4 799,2 0 7Pb/ 2 0 4Pb为15 .5 2 6 4~ 15 .5 6 92 ,2 0 8Pb/ 2 0 4Pb为 38.0 973~ 38.36 98;与矿区出露的煌斑岩脉的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相近 ,而与赋矿围岩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不同。研究表明 ,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可能部分来自幔源 ,具有与玲珑、焦家等超大型金矿类似的特征。
- 侯明兰丁昕蒋少涌
- 关键词:金矿床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同位素地球化学
- 江西永平铜矿区花岗岩热液蚀变与岩石成因: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34
- 2008年
- 永平铜矿床是位于华南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带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少量石英斑岩脉,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钼钨多金属矿化。对岩体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铁高钛的特点,Fe/(Fe+Mg)为0.21~0.33,TiO_2含量为2.12%~4.28%;而石英斑岩脉中黑云母更加富镁贫铁,Fe/(Fe+Mg)为0.10~0.15,TiO_2含量为2.43%~3.86%。黑云母的化学组成表明花岗质岩浆形成时的氧逸度很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含铜花岗质岩体相吻合。永平花岗岩体遭受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部分黑云母蚀变为绿泥石。石英斑岩中绿泥石具有富铁贫镁低钛的特征(Fe/(Fe+Mg)=0.72~0.76;TiO_2=0.02%~0.06%),其形成温度为139~224℃。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绿泥石相对贫铁富镁高钛(Fe/(Fe+Mg)=0.36~0.44;TiO_2=0.05%~0.36%),形成温度稍高,为229~346℃,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的成矿温度(220~ 400℃)基本吻合。Sr-Nd-Hf 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永平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变化较大且相对较高的ε_(Hf)(t)值(-0.1~-10.3)和ε_(Nd)(t)值(-5.83~-7.95),反映岩石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成因特征。而石英斑岩的ε_(Hf)(t)值(-8.4~-12.5)和ε_(Nd)(t)值(-9.93~-10.2)均稍低于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反映其形成过程中幔源物质贡献相对较小。永平岩体的地壳端元很可能就是该区中元古代基底地层重熔的产物。
- 朱碧蒋少涌丁昕姜耀辉倪培顾连兴
- 关键词:永平铜矿花岗岩
- 胶东蓬莱河西金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化集中区。区内发育有三条重要的金成矿带:招掖金矿带、牟乳金矿带和栖蓬金矿带。招掖金矿带位于胶东西北部的招远-掖县境内,矿带长约60km、宽约15km、东西向展布。该矿带内己发现的大型...
- 侯明兰丁昕蒋少涌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