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出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广西中部中泥盆世腕足动物及多样性研究
- 广西中部中泥盆世地层发育,出露广泛,含丰富的腕足动物化石。在开展广西中部中泥盆世腕足动物及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作者详细了解了中泥盆世地层的发育、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状况,认识了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群及组合特征。对广西中部马鞍山剖...
- 乔丽
- 关键词: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生物多样性统计分析
- 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被引量:4
- 2021年
- 中国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并蕴藏着丰富的沉积型矿产和化石能源。对中国泥盆纪地层的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精细解析,有助于我们重建加里东造山运动之后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特定区域内地层的基本序列及关键层位空间展布信息,对恢复不同地域的构造、气候环境背景和探寻泥盆系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的研究历史,依据前人的系统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明确了中国泥盆系地层区划,将中国泥盆系划分为9个地层区和39个地层分区,并以组(或群)为基本单元,结合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中国主要地层区72条泥盆纪综合岩石地层剖面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马学平徐洪河徐洪河乔丽陈波陈波卢建峰
-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层分区泥盆系
- 英文版《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编著出版
- 2018年
- 《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对中国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于1883至2015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属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对属的取舍及其分类位置提出了新观点,并将相关的模式种展示于125个图版中。在最新各纪年代地层框架下,更新各属的地质历程,并确定各属的地理分布。在梳理相关的其他腕足动物属的基础上,论述各时期的化石组合或动物群;并对显生宙几个重大宏演化过程中腕足动物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中国的这些腕足动物化石,不仅在地层划分对比、盆地分析和矿产勘探上有重要意义,在古生态、古生物地理、古气候与古环境及全球古地理再造上,也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
- 乔丽黄冰
- 关键词:腕足动物化石
- 晚泥盆世F-F大灭绝事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0年
- 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以来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导致海洋中至少80%的物种消亡、群落结构明显更替、地史时期最大的后生动物礁系统彻底崩溃,深刻改变了地球生命的演化进程。受泥盆纪多种时间尺度作用力的综合影响,F-F生物事件的灭绝模式复杂,并非以短时间内极高的生物灭绝率为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循序的、渐进式的灭绝过程。频繁的海平面升降、海洋缺氧和泥盆纪温室地球极热条件下的气候快速变冷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是造成F-F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晚泥盆世西伯利亚板块和俄罗斯地台上大规模的火山作用可能是造成地球表层系统中气候环境发生剧变的最终触发机制,同时陆地植物演化和全球构造活动在百万至千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反馈机制亦起重要作用,最终导致F-F之交全球气候异常突变、浅海区域海洋缺氧和F-F生物大灭绝。
- 王玉珏梁昆陈波宋俊俊郭文乔丽黄家园郄文昆
-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气候变冷火山作用
- 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被引量:18
- 2019年
- 国际泥盆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7个阶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于1996年已全部确立,目前迫切需要开展"后层型"精细地层对比研究.中国高精度泥盆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的建立对实现全球不同古地理背景下沉积记录的精细对比和理解这一关键转折期生物与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华南及邻区研究程度较高的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碳同位素地层、事件地层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首次建立中国泥盆纪综合地层框架,为实现区域地层高精度的划分与对比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中国泥盆纪天文旋回地层和高精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的研究比较薄弱,是今后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研究的主要方向.
- 郄文昆马学平徐洪河乔丽梁昆郭文宋俊俊陈波卢建峰
- 关键词:泥盆系年代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
- 滇东曲靖—盘溪地区中泥盆统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被引量:1
- 2022年
- 滇东曲靖—盘溪地区中泥盆统发育良好,可见含丰富生物化石的海相及非海相地层,其中华宁盘溪剖面是中国泥盆纪地层和古生物研究的经典剖面。但是,由于各剖面出露情况和生物群研究程度不同,以及岩相差异和沉积相变等,各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和对比存在较多分歧,生物地层分辨率亟待提高。作者调查了曲靖和盘溪周边的中泥盆统,实测曲靖五台山剖面、东山剖面和华宁盘溪剖面,对比该区中泥盆统浅海相岩石地层单元,厘定华宁组、曲靖组和婆兮组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现象及其有效性。根据岩相和生物组合对比,明确盘溪—曲靖地区的所谓“海口组砂岩”与陆相“海口组”含义不同。盘溪剖面“海口组”的使用不符合地层命名规范,它与曲靖五台山、东山剖面曲靖组所含砂岩层均代表滨海碎屑岩向浅海相碳酸盐岩过渡的交替沉积。
- 刘琮滢乔丽梁昆
- 关键词: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泥盆纪
- 广西中泥盆世腕足动物空间分布及古环境意义
- 2011年
- 统计广西中泥盆世不同沉积相区二十条剖面的腕足动物化石记录共计13目45科69属167种,其中Eifelian期47属73种,Givetian期32属100种。对不同级别分类单元的多样性分析表明,从Eifelian期到Givetian期,不仅腕足动物各个目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构有明显改变,而且各个时期不同沉积环境下的腕足动物多样性也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近岸和远岸环境下多样性较低,而浅海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多样性较高。该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通过样本聚类分析识别出的腕足动物分布范围具有显著一致性。这一结果,清晰地表明腕足动物多样性分布与岩相和沉积环境分布存在一定联系。
- 乔丽
- 关键词:腕足动物多样性沉积环境中泥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