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秀良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6篇新生儿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5篇护理
  • 4篇乙肝
  • 4篇母婴
  • 4篇母婴传播
  • 3篇乙肝疫苗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疫苗
  • 3篇围产
  • 3篇围产期
  • 3篇肝炎
  • 3篇产期
  • 2篇新生儿感染
  • 2篇小剂量
  • 2篇轮状病毒感染
  • 2篇免疫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于秀良
  • 7篇陈翠华
  • 6篇钟梅
  • 4篇曲玉蓉
  • 4篇蔡文智
  • 3篇吴漫萍
  • 2篇田京梅
  • 2篇谢孟坤
  • 2篇赵枫
  • 2篇王英
  • 2篇许小立
  • 2篇张军
  • 1篇梁炽森
  • 1篇汪道萱
  • 1篇骆抗先
  • 1篇侯金林
  • 1篇黄君健
  • 1篇黄君健
  • 1篇唐时幸
  • 1篇严萍

传媒

  • 7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实用妇科与产...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小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注射免疫效果的观察
1994年
新生儿小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注射免疫效果的观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广州邮政编码510515于秀良,许小立,王英,曲玉蓉目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多采用首量30μg,加强2次,每次10μg。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生儿免疫接种较小的有效剂量,和再接种的最佳时间,以降低...
于秀良许小立王英曲玉蓉
关键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脐血血气分析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2
1993年
选择1989年7月至1991年5月出生的80例新生儿为样本,在其出生后立即取脐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进行Apgar评分。结果发现,脐血pH值≥7.25者一般情况较好,pH为7.20~7.24者发生轻度窒息,甚至重度窒息,ph≤7.19者均发生重度窒息。pH值高者其Apgar评分也高。应用新生儿行为评价评分法,在新生儿出生后3、7、15日分别给予评价,发现脐血pH≤7.19、PCO_2≤2.13kPa者比pH≥7.25、PCO_2>2.13 kPa者深睡时间长,活动觉醒时间短,啼哭力量弱,据此可预测窒息新生儿的预后。
蔡文智于秀良陈翠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预后脐血血气
新生儿小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广泛传播,病毒性乙型肝炎(HB)严重危害国民健康。预防HB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课题.自1982年,HB血源疫苗使用以来,经大规模现场研究,证实了HB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HB疫苗在我国供不应求。
曲玉蓉于秀良唐时幸
关键词: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小剂量
脐带血采集新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对脐带血采集新方法的研究旨在为研究脐带血造血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服务。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改良的封闭式采血法(优化法)收集脐带血。血量均可达120ml以上,平均132.2±12.13ml,最多一份达158ml。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凝集现象发生。同时检测单份脐带血造血细胞数量为:有核细胞18.9×10±17×10,单个核细胞8.2×10±0.8×10。故采用优化法是一种可取的好方法,其脐带血采集量和单份脐带血造血细胞数量可达到移植所需的范围。而保证脐带血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是及早断脐和及时穿刺脐带血管。
蔡文智于秀良陈翠华
关键词:脐带血造血细胞
全文增补中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产期监护及护理
1994年
作者介绍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围产期的监护及护理体会,提出换瓣术后妇女对妊娠要持慎重态度,整个孕期需要有经验的心内科及产科医生密切监护。分娩期除做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外,必须加强循环系统的护理,监测心肺功能及凝血情况,尽量缩短产程,积极预防感染,减少产后出血。本文还对妊娠期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分娩期及产褥期调整及更改抗凝药物、防止出血及血栓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吴漫萍钟梅王英于秀良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围产期护理
产妇及新生儿轮状病毒传播研究与护理措施被引量:1
1992年
用酶联免疫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测定了148例孕产妇及其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HRV)情况。结果感染HRV孕妇的新生儿组HR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的孕妇所生新生儿(P<0.05)。新生儿粪便中HRV的检出率随天龄而增高。提示HRV感染的孕妇是新生儿HRV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分娩过程可能是新生儿HRV感染的传播途径。作者对与新生儿密切相关物品和工作人员的手HRV感染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结果阳性率为9.6%。为此,提出阻断产婴房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
于秀良田京梅吴漫萍蔡文智王兆民黄君健
关键词:产妇新生儿轮状病毒护理
轮状病毒围产期传播防制研究
1996年
众所周知,妇女在怀孕期间,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如风疹、巨细胞病毒等。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Human rota rirus简称H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为进一步观察孕妇是否引起宫内感染,以及孕妇HRV感染与产道污染及新生儿感染和周围环境污染的关系。藉以探索其传播途径。
于秀良黄君健陈翠华蔡文智吴漫萍田京梅
关键词:轮状病毒宫内感染婴幼儿腹泻新生儿感染围产期传播
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及对策被引量:44
1997年
检测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32个家庭的母亲.及其经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的子女共66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采用PCR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对32个家庭中3个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家庭,7例HBsAg阳性感染者进行HBV的直接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确定HBV母婴传播的可能,从病毒变异的角度探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的原因。重点对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及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进行讨论。
于秀良陈翠华钟梅曲玉蓉许小立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护理疫苗
A组轮状病毒感染母婴传播临床研究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
1998年
用RTPCR方法对250例孕产妇宫颈分泌物、粪便、及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孕产妇HRV肠道感染率为26%,宫颈分泌物HRV阳性为72%。HRV感染的孕妇是新生儿HR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宫颈分泌物HRV阳性孕妇其新生儿有50%受染;同时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HRV感染随天龄增加。结论:HRV感染的孕妇分娩过程是其新生儿HRV感染的重要感染源,与新生儿接触的物品及工作人员的手等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于秀良陈翠华张军汪道萱钟梅
关键词:轮状病毒围产期护理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研究及阻断传播的护理措施
1990年
应用放射免疫(RTA)、酶联免疫(ELISA)和乙肝病毒 DNA 分子杂交方法,作者研究了 HBsAg阳性孕妇血清的传染性和胎儿宫内感染情况。结果显示,HBcAg 阳性孕妇血清有较大的传染性,其胎儿宫内感染率较高。作者提出了 HBsAg 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的保健与护理,以及产科如何阻断 HBV 传播的护理措施。
于秀良曲玉蓉唐时幸
关键词:乙肝病毒宫内感染阻断传播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