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冬楠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能源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学校到规划院:生活转型中对专业的思考被引量:5
- 2004年
- 规划专业的学子们面临学校的“规划”与规划院的“城市规划”大相径庭的问题。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 付冬楠
-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城市规划教育教育方法
-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思考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结合《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和《实施手册》的编制,探讨我国儿童成长的需求特征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原则和实施策略的比对,提出现阶段我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注重系统推进,开展儿童需求调研,注重既有空间评估,积极推动建立包容性的儿童参与机制,通过多部门合作,完善建设、服务、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策划。
- 张菁付冬楠付冬楠
- 我国全龄友好城市的内涵与建设策略研究
- 2024年
- 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在梳理全龄友好城市理念演变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我国全龄友好方面的挑战,提出全龄友好城市在价值理念、工作核心和建设内容等方面的内涵,即全龄友好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落实,是各类不同人群需求和单一人群友好的统筹兼顾,是空间硬环境和社会软环境的双重友好,目标是满足每个年龄段不同需求和实现代际团结、社会和谐共融。空间建设的策略包括科学认知人群需求、统筹兼顾空间需求、关注日常生活场景、完善提升标准规范、并积极引导多方参与等。
- 张菁李海涛李海涛刘昆轶付冬楠
- 关键词:公众参与
- 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中的思考——以江阴市敔山湾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 结合项目实践讨论城市设计分类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概念,提出结合规划管理体系的城市设计分类更具实际意义;讨论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提出横向从“研究-构想-政策-实施”,纵向由“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面研究的意义;讨论城市设计导则...
- 付冬楠
- 关键词:整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导则
- 文献传递
- 人本视角下的老城更新探索被引量:4
- 2022年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即解决好人的需求和问题,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城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核心载体,在现代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往往面临人口密度过高、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居民对空间品质改善的诉求以及更新实施面临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与城市新区有根本区别。本文基于对老城人口承载力、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的研判,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一方面结合国内部分城市的前沿经验,探索老城更新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模式;另一方面针对老城多元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意愿,为国内老城更新的工作机制提出建议。
- 张菁徐萌徐萌
- 关键词:老城更新以人为本人口结构公众参与
- 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中的思考——以江阴市敔山湾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 项目实践讨论城市设计分类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概念,提出结合规划管理体系的城市设计分类更具实际意义;讨论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提出横向从"研究-构想-政策-实施",纵向由"宏观-中观-微观"...
- 付冬楠
-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管理
- 基于标准化视角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调控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抓手愈加凸显。本文着重探讨了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象确定、规划管控指标体系构建等关键内容,从标准化视角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提质,以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
- 付冬楠鹿勤
-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2年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放缓,城市空间已经从“增量发展阶段”逐步转向“存量更新阶段”,我国住房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已从“严重短缺”转为“品质提升”。新时期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落实以人文本、安全宜居、绿色发展的探索,从标准化视角着重探讨了城市居住区分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配置、居住空间形态控制等关键性内容,以更好落实国家新时期新的发展要求和惠民措施、更好提升居住区规划建设品质,同时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 付冬楠鹿勤魏维蒋朝晖
-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生活圈
- 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解读被引量:8
- 2023年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地促进地方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202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帮助城市明确我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和实施保障。这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工委办公室也对《导则》的编制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导则》技术框架内容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
- 张菁刘昆轶付冬楠
-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