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攀枝花农村经济发展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农村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分析了攀枝花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于攀枝花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 付建平史仕新
- 关键词:新农村
- 区域创新体系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探索,然后以四川攀枝花为例,对构建攀枝花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构建攀枝花区域创新体系的措施,以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付建平史仕新
-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
- 攀枝花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 近年来,被喻为“经济加速器”的现代物流在全世界广泛兴起,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寻求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 付建平
- 关键词:现代物流区域经济经济增长SWOT分析
- 文献传递
- 农民收入增长困境一个经济学解释
- 2012年
-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绝对水平增速缓慢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扭转,增长依然乏力。如何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民收入增长困境是因为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农业技术进步迟缓、农民资本性要素积累匮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所导致的。因此,要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从上述几方面加以解决。
- 付建平史仕新
- 关键词:农民收入
- 攀枝花市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探讨
- 2006年
- 攀枝花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产和能源等资源是全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倚重条件。本文从政策、科技进步、市场化改革、地理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攀枝花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要实现攀枝花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数量增长途径。这对于像攀枝花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史仕新周斌付建平
- 关键词:经济增长比较优势乘数效应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以攀枝花市为例
- 2006年
-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着资源开发利用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促使经济繁荣的城市。目前我国拥有资源型城市426座,其中地(市)级资源型城市78座。这些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一点对于攀枝花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付建平史仕新
-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评价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护环境地(市)级
- 资源型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高度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自2007年以来,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但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第三产业远落后于第二产业,与总体产业结构高度不相匹配,第二产业是决定攀枝花市总体产业结构高度的最重要力量。
- 付建平肖立军史仕新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工业化产业结构高度
- 产业集群作用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 2013年
- 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作用是不同的。通过对四川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分析,从产业集群角度对两者的偏差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应发挥产业集群作用,促进四川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 肖立军付建平
-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
- 构建竞争优势 培育和提升资源型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攀枝花为例被引量:3
- 2006年
- 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具有竞争力,特别是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资源型城市应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进行创新,构建竞争优势来培育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杨子江付建平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干中学理论被引量:4
- 2012年
- 本文通过引入"干中学"理论模型,揭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困境背后的经济规律: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将大量生产要素投入于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型"部门或产业,对其他部门和产业产生"挤出"效应,知识要素积累严重缺乏,加之"资源锁定"效应,从而使得产业转型面临极大困境。资源型城市应积极利用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及资源税改革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加快知识要素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产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 肖立军付建平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