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全糯特种小麦——白糯麦17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糯小麦(Waxy wheat)指小麦籽粒中的淀粉99%以上由支链淀粉构成(直链淀粉含量<1%,Amylose-free),由于糯小麦具有普通小麦所没有的淀粉特性,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利用Kanto107(Wx-A1b,Wx-B1b)与白火麦(Wx-D1b)的杂交后代98 Y1441作为糯质隐性突变基因供体,以高产小麦品种川麦107(Wx-B1b)作为高产供体,采用Wx-A1、Wx-D1位点的2个共显性STS标记和Wx-B1位点的1个显性STS标记对杂交后代进行辅助选择,结合有限回交、异地加代繁殖、生化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将糯性、高产以及适应性相聚合,历经5年10季,选育获得了籽粒淀粉中具有100%支链淀粉含量的新型全糯特种小麦———白糯麦17。白糯麦17具有极低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其峰值粘度为270.9 cp(22.5 RVU),低谷粘度26.1 cp(2.2 RVU),最终粘度41.6 cp(3.5 RVU),并且富含具有保健功能的戊聚糖和Fe、Mg、Se等矿质营养元素,具有高的工业应用价值。白糯麦17籽粒白色、商品性高,产量与四川省目前生产上的主推品种相当,利用白糯麦17面粉制作的汤圆口感滑爽、细腻,营养丰富且不混汤,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王涛徐智斌舒守贵冯波任燕
- 关键词:糯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新亚基因1D×5'的克隆与分子标记
-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而HMW-GS是直接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子。我国小麦面粉的烘烤品质普遍较差,这与我国品种缺少优质的HMW-GS有关,因此创造与发掘新的优质谷蛋白亚基编码基因,并开展相关生化、农学、分子生物学等方...
- 任燕
- 关键词:小麦
- 文献传递
- 岷江上游河谷甜荞和苦荞种子储藏蛋白的初步研究
- 荞麦的物种形成和分化可能发生在岷江上游河谷,在这里已发现很多不同的物种。本研究采用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对一些收集自这里的甜荞和苦荞种子的储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荞麦种子储藏蛋白质中既有豆球样蛋白,在还原和非...
- 舒守贵冯波任燕任正隆王涛
- 关键词:荞麦苦荞甜荞
- 文献传递
-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1和du1的遗传效应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玉米ae1和du1隐性纯和突变自交系与普通玉米自交系48-2的杂交F1、F2代子粒为研究材料,通过单粒法测定子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和重量,用于分析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1和du1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F2代中具有ae1或者du1纯和突变的子粒表皮皱缩,重量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在ae1与du1的杂交后代中,子粒的单粒重和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表明ae1与du1双突变并不能导致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单突变的ae1和du1群体内各子粒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和重量差异较大,说明遗传背景中存在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修饰基因,表明在选育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系时,应当重视遗传背景的选择和修饰基因的累加。采用单粒法技术对分离后代进行直链淀粉含量和重量选择,有利于积累高直链淀粉修饰基因,是选育子粒饱满、高粒重的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的有效方法。
- 任燕吴崇明王涛
- 关键词:玉米直链淀粉
- 四川省区试小麦的戊聚糖含量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Douglas法对2004-2005年度四川小麦区试的各参试品系进行了全麦粉的戊聚糖含量及SDS沉降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间的戊聚糖含量差距较大,SDS沉降值偏低,戊聚糖含量与SDS值并无直接的相关性。本研究中筛选出了具有较高戊聚糖含量的参试品系.可为高戊聚糖小麦育种提供优良亲本资源。
- 冯波舒守贵徐智斌任燕王涛
- 关键词:小麦戊聚糖SDS沉降值
- 小麦中的1BL/1RS染色体易位被引量:20
- 2006年
- 1BL/1RS易位在世界小麦品种中广泛分布,在世界小麦育种特别是在中国小麦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种间特定的染色体易位和替换,黑麦(SecalecerealeL.)染色体1R的短臂(1RS)已存在于大量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的染色体组中,许多对农艺性状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和抗性基因由此从黑麦转入小麦基因组中。1RS主要用于转移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尤其是抗锈病、白粉病的基因(Yr9、Lr26、Sr31、Pm8),1BL/1RS能增加小麦根系的生物量,并可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然而,由于1RS替换了1BS,造成了1BS上重要基因位点Glu-3、Gli-1的丢失和1RS上Sec-1位点的引入。Sec-1编码的γ-黑麦碱、ω-黑麦碱不能补偿Glu-3、Gli-1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和γ-醇溶蛋白、ω-醇溶蛋白的品质效应,引起小麦的麦谷蛋白聚合物结构的改变和数量的减少。因此,1BL/1RS易位小麦面粉的烘烤加工品质较差,从而降低了1RS易位系小麦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1BL/1RS易位小麦面粉的可溶性纤维含量高于一般小麦,对人体有益,因此利用不含黑麦碱的改良1BL/1RS新易位来替换中国小麦品种中普遍存在的1BL/1RS易位,既可保持1BL/1RS易位系的优点又能改善其烘烤加工品质,这为提高1BL/1RS易位小麦的品质提供了新的途径。1RS片段能与异源细胞质互作导致雄性不育,这可用于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本文主要阐述1BL/IRS易位的特征、检测方法、地理分布、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以及给小麦品质带来的影响,并探讨了解决其负面影响的策略。
- 任燕R.A.Graybosch王涛
- 关键词:小麦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