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根
-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罗帕酮药物中毒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 患者陈某某,男,68岁。主因"全身起疹伴发热、咳嗽半月"于2010年1月1日入住我院皮肤科。入院诊断:重症多形红斑、肺炎、冠心病。既往于2007年诊断"冠心病",平日有反复劳力性胸闷、气短症状发作。有PSVT病史多年,自...
- 郎明健何培根王能闵新文
- 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方法64例MS患者和56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测定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用B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MS患者CFPWV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9.7±1.4)m/s与(7.9±1.3)m/s,P<0.01];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12)mm与(0.66±0.14)mm,P<0.05]。Peasion相关分析显示,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PWV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39,r=0.31,r=0.29,r=0.23,r=0.28,r=0.32,r=0.31,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1);脉搏波速度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IM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2,r=0.29,r=0.26,r=0.24,r=0.28,r=0.34,r=0.31,P<0.01),与体重呈正相关(r=0.19,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结论MS患者CFPWV及内中膜厚度均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大动脉顺应性的减退;MS患者的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及血脂紊乱有关,且CFPWV与内中膜厚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 李东锋闵新文杨汉东汤天军赵黎炳何培根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大动脉顺应性脉搏波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顺应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大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64例MS患者和56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测定所有入选者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PWV)、颈动脉IMT,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MS组PWV和颈动脉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颈动脉IMT与年龄、腰围、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PWV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P<0.01);PWV与年龄、收缩压、脉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颈动脉IMT、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S患者PWV及颈动脉IMT均明显升高,已经存在大动脉顺应性的减退;MS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与年龄、血压、肥胖及血脂紊乱有关,且PWV与颈动脉IMT有明显的相关性。
- 李东锋闵新文杨汉东汤天军赵黎炳何培根
- 关键词:大动脉顺应性脉搏波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代谢综合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压迫止血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时间的卧床给所有经股动脉穿刺行PCI的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尽早拔除股动脉鞘管能够缩短卧床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然而各种文献对此并无统一记载。为此本院在过去的3年里.对此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分析如下。
- 许浩何培根赵黎丙杨汉东闵新文陈欣李东锋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动脉鞘管止血时间经股动脉穿刺卧床时间
- 有关股动脉鞘管拔管的一点建议被引量:1
- 2005年
- 许浩何培根闵新文杨汉东陈欣李东锋
- 关键词:股动脉冠状血管造影术出血
- 中老年冠心病等危症Framingham评估预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中老年存在多项危险因素的冠心病等危症的发生情况,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东风汽车公司退休职工,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检方式收集一般情况及临床生化指标,并进行Framingham冠心病风险评估.结果 (1)中老年存在多项危险因素的冠心病等危症患病率占18.5%,其中男性32.1%,女性3.3%(P<0.01).(2)不同年龄段、HDL-C(<1.04 mmol/L或≥1.04 mmol/IL、BMI(≤23.9,24~27.9,≥28 kg/m2)之间冠心病等危症患病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TC(<5.18或≥5.18 mmol/L)之间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存在多项危险因素影响,冠心病等危症患病率较高(男>女),需综合评估及全面干预,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 唐红斌李东锋杨汉东李秀楼闵新文陈欣郎明健何培根
- 关键词:冠心病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
- 2007年
- 许浩闵新文杨汉东陈欣李东峰何培根
- 关键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充血性
- 左前降支病变位置与心电图变化的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探讨心电图作为判断左前降支病变位置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对75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者,行CAG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并对其发病后胸导联变化最明显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CAG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病变者,其心电图具有相似的特征,即胸前导联ST段明显抬高,而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而左前降支远段病变者其下壁导联ST段无明显下移。同时近段病变者进行急诊PCI术的成功率高于远段病变者。结论前壁AMI者,下壁导联的变化可以预测左前降支闭塞的位置并指导治疗。
- 闵新文许浩杨汉东陈欣李东峰何培根冯应君
-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心电图
-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冠状动脉有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期间入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有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的,将其侧支循环根据Rentrop分级分为0、1、2、3级,Rentrop分级≥2级者归为侧支循环良好组(Coll+组,n=15),≤1级者归为侧支循环不良组(Coll-组,n=15),共2组。经造影导管抽取血样标本,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FITC-UEA-1)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并计数。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和MTT法分别测定其迁移能力及增殖能力。结果:Coll+组内皮祖细胞数量(60.9±9.6)EPCs/视野(×400)显著高于Coll-组(31.0±4.1)EPCs/视野,P(0.01,其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也明显强于Coll-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EPCs的数量、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与侧支循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显示了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侧支循环的形成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 陈继舜杨汉东闵新文李东峰陈欣何培根许浩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侧支循环冠状动脉疾病
- 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 杨汉东冯应君闵新文陈欣李东峰许浩何培根
- 课题组发现运动试验中不少患者达到了预期的运动量和时间,但是整个过程中心率上升缓慢并且不能达到预期心率,这种现象有什么临床意义?国外有人报道了该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CI)。研究发现CI是心脏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变时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