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家艳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综合征
  • 6篇急性冠脉
  • 6篇急性冠脉综合...
  • 6篇冠脉
  • 6篇冠脉综合征
  • 5篇标志物
  • 4篇ROC曲线
  • 4篇LOX-1
  • 3篇心肌
  • 3篇生化
  • 3篇可溶性
  • 2篇心肌标志物
  • 2篇生化标志
  • 2篇生化标志物
  • 1篇定量超声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诊断标志物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6...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何家艳
  • 6篇敬华
  • 6篇李丹
  • 5篇刘春雷
  • 4篇高娇
  • 4篇邴岩
  • 2篇陈兴明
  • 1篇易勇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定量超声对骨质疏松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定量超声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荟萃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11年)、EMbase(1966~2010年)、Cochrane图书馆(2010年)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年)有关采用定量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QUADAS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Meta-disc 1.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汇总敏感性、特异性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汇总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综合评价定量超声应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纳入使用定量超声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研究11项(共2219例),汇总敏感性为76%(95%CI,73%~79%),汇总特异性为70%(95%CI,68%~73%),汇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2,Q值为0.7565。结论定量超声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特异性尚可,但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数据支持。
李丹刘春雷高娇何家艳敬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定量超声
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诊断标志物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何家艳李丹敬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志物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生化临床综合征
ROC曲线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高敏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运用ROC曲线分析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发病至采血时间间隔在3 h以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1例,分别检测血清IMA和hs-TnI水平。另选择31例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作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患者组,31名外表健康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IMA+hs-TnI"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ROC曲线,获得相应诊断效能参数,并与肌红蛋白等其它心肌标志物对比,评价IMA和hs-TnI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病3 h内,IMA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hs-TnI为0.945。"IMA+hs-TnI"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7,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3.5%,高于IMA或hs-TnI单独检测及"TnI+Myo+CKMB"联合检测。结论 IMA和hs-TnI联合检测时可以发挥较好的互补作用,对发病3 h内AC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高于"TnI+Myo+CKMB"联合检测。
李丹陈兴明易勇刘春雷邴岩何家艳敬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标志物
可溶性Lox-1等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前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一类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糜烂,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乃至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
何家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
文献传递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评价可溶性Lox-1等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可溶性Lox-1、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另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无狭窄者41例为非冠心病组。分别检测可溶性Lox-1、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获得单独或联合检测时的曲线下面积等诊断效能参数,进而评价各指标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sLox-1诊断ACS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94~0.975)。上述5种生化标志物水平与诊断ACS的相关程度为sLox-1>Myo>cTnI>CK-MB>hs-CRP;"sLox-1+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87[95%CI(0.974~1.000)],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96.2%,高于上述生化标志物单独检测及"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K-MB"联合检测。结论 sLox-1用于ACS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与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时可以发挥较好的互补作用,与单独检测相比诊断效能大大提高,且高于"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CK-MB"联合检测。
何家艳李丹刘春雷邴岩高娇敬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LOGISTIC模型ROC曲线
ROC曲线评价可溶性Lox-1、高敏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ROC曲线探讨可溶性Lox-1(sLox-1)、高敏肌钙蛋白I(hs-TnI)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9例(ACS组78例、SA P组41例);NCHD组41例。分别用ELISA,生化免疫分析仪和化学免疫发光仪检测血浆sLox-1、hs-TnI、肌红蛋白、普通肌钙蛋白和CKMB浓度。绘制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等诊断效能参数评价sLox-1和hs-TnI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sLox-1诊断ACS的AUC为0.934,hs-TnI的AUC为0.918。"sLox-1+hs-TnI"联合检测的AUC为0.974,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96.2%,高于sLox-1或hs-TnI单独检测及"TnI+Myo+CKMB"联合检测。结论 sLox-1和hs-TnI联合检测可以较好的互补作用,对AC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高于"TnI+Myo+CKMB"联合检测。
李丹刘春雷何家艳邴岩高娇陈兴明敬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标志物
ROC曲线评价可溶性Lox-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olublelectin-likeoxidizedLDLreceptor-1,sLox-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68例,按发病至采血时间间隔分为3h以内和3-6h两组,另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ACS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sLox-1、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肌红蛋白(myobin,Myo)水平。对各指标单独及“sLox-1+cTnⅠ”和“Myo+cTnⅠ”联合检测诊断ACS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ACS患者在发病3h以内和发病3-6h的血清sLox-1、cTnⅠ和My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病3h内血清sLox-1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性(82.8%)、特异性(95.0%)等诊断性能参数均优于cTnⅠ和Myo。发病3h以内及3-6”sLox-1+cTnⅠ”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和0.971,且各诊断性能参数多优于“Myo+cTnⅠ”联合检测。结论血清sLox-1水平诊断发病早期AC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TnⅠ联合检测时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李丹何家艳刘春雷邴岩高娇敬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肌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