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玲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动力传递
  • 2篇吨位
  • 2篇试验机
  • 2篇疲劳试验机
  • 2篇自动机
  • 2篇箱板
  • 2篇力传递
  • 2篇加载
  • 2篇加载机构
  • 2篇加载装置
  • 2篇冲击脉冲
  • 2篇大吨位
  • 1篇弹塑性
  • 1篇性能分析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瞬态分析
  • 1篇瞬态响应

机构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何玲
  • 6篇徐诚
  • 3篇徐家凡
  • 2篇王亚平
  • 2篇孙彬
  • 2篇孙勇飞
  • 1篇王永娟

传媒

  • 2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枪械自动机冲击疲劳试验机加载机构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目前研究枪械自动机关键件寿命试验手段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冲击疲劳试验机。根据自动机工作载荷的特殊性,主要研究冲击疲劳试验机的冲击加载机构。运用遗传算法对加载机构的主要构件凸轮机构进行优化计算,优化后的加载机构体积减小28%.用冲击脉宽、冲击脉冲峰值、冲击冲量描述冲击脉冲,以冲击质量、冲击速度、冲击接触刚度kc、冲击刚度ke作为调节变量。通过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得出调节变量与冲击脉冲间相互关系,得到冲击脉冲调节方法及性能参数。分析结果对设计专用型枪械自动机冲击疲劳试验机具有参考价值。
何玲徐诚
关键词:机械学自动机遗传算法冲击脉冲
开式压力机机身瞬态响应分析与优化
2010年
以某压力机机身为分析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FULL法对其进行瞬态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得该类机器在动态力作用下的工作特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退化原理对机身进行拓扑优化计算,根据动态计算结果和拓扑优化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在保证机身刚度的基础上质量减轻5%且应力分布更均匀。
何玲胡志刚徐诚
关键词:机身瞬态分析拓扑优化
闭锁间隙对回转闭锁接触应力影响数值仿真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建立了自动机机头和节套在闭锁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实际可能存在的接触和闭锁间隙,通过非线性瞬态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计算,获取了机头和节套闭锁面在不同闭锁间隙碰撞下的Von-Mises等效应力云图,分析了闭锁间隙对闭锁面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引入接触面压强波动系数和波幅反映了接触应力值波动随闭锁间隙变化的规律,仿真结果可为闭锁机构的强度设计和工作特性分析提供一定依据。
徐家凡何玲王永娟
关键词:接触应力闭锁
大吨位冲击疲劳试验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冲击疲劳试验机,系统总体按立式布局,驱动机构布置在机身的后部下底板上,传动机构安装在机身的前后箱板之间,传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正上方,冲击加载装置布置在传动机构中的主轴前端,位于疲劳试验机的正面,工...
徐诚王亚平何玲徐家凡孙勇飞孙彬
两构件冲击接触过程的理论与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该文采用基于赫兹理论的非线性阻尼弹簧接触模型,分别模拟特殊形状和材料的两构件间弹性、超弹性和弹塑性冲击接触过程,数值计算结果仅为有限元结果的50%。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对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两构件弹性、超弹性和弹塑性冲击接触的接触力、最大变形量和冲击作用时间修正表达式。结果显示,修正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误差小于5%,采用修正模型能够方便地得到冲击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该模型可作为描述两构件冲击过程的数值计算手段。
何玲徐诚
关键词:接触力超弹性弹塑性赫兹理论
枪械自动机关重件冲击疲劳实验机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
自动机是枪械的关键部件,其寿命直接影响着枪械的整体寿命。对自动机部件失效原因的研究表明,冲击疲劳是影响其寿命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枪械设计的冲击疲劳理论尚未形成,实验数据也很少。而研究自动机冲击疲劳寿命的变化规律,必须建...
何玲
关键词:枪械自动机有限元仿真
大吨位冲击疲劳试验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冲击疲劳试验机,系统总体按立式布局,驱动机构布置在机身的后部下底板上,传动机构安装在机身的前后箱板之间,传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正上方,冲击加载装置布置在传动机构中的主轴前端,位于疲劳试验机的正面,工...
徐诚王亚平何玲徐家凡孙勇飞孙彬
文献传递
冲击疲劳试验机加载机构运动稳定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冲击加载机构是冲击疲劳试验机的重要部件,冲击疲劳试验对冲击脉冲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设计一种新型冲击疲劳试验机的加载机构,并重点研究该加载机构的运动稳定性。根据加载机构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得到不同初始条件下,冲击脉冲的稳定性。通过分析,确定了保证冲击脉冲稳定性的边界条件,从理论上证明冲击疲劳加载机构的运动可靠性和合理性。
何玲徐诚
关键词:凸轮冲击脉冲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