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建法

作品数:55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切除
  • 14篇腹腔
  • 12篇直肠
  • 12篇切除术
  • 12篇肿瘤
  • 12篇肠癌
  • 11篇腹腔镜
  • 10篇直肠癌
  • 10篇结肠
  • 9篇手术
  • 9篇肠道
  • 7篇直肠癌根治
  • 7篇直肠癌根治术
  • 7篇胃肠
  • 6篇十二指肠
  • 6篇全切
  • 6篇全切除
  • 6篇胃肠道
  • 6篇胃次全切除
  • 6篇次全切除

机构

  • 35篇浙江省中医院
  • 14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5篇浙江省人民医...
  • 4篇浙江中医学院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杭州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湖州中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5篇余建法
  • 22篇张勤
  • 15篇裘华森
  • 12篇张琪
  • 10篇茅巍
  • 9篇叶圣雅
  • 9篇叶再元
  • 8篇叶晓峥
  • 6篇周济春
  • 5篇马志章
  • 4篇张瑞麟
  • 4篇周晴
  • 4篇魏星
  • 3篇钦丹萍
  • 3篇张琦
  • 3篇程向东
  • 3篇徐志远
  • 2篇丁鸣
  • 2篇李宁
  • 2篇赵仲生

传媒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浙江省中西医...
  • 4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肠腺癌伴肠道多发脂肪瘤肠套叠一例
2009年
患者 女性,57岁,因进食后腹胀、腹痛1个月,恶心、呕吐15d于2008年7月1日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轻压痛,可疑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血CA19-9:65.65U/ml,其余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立位平片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胃肠造影示造影剂通过十二指肠空肠曲较慢;CT检查示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处梗阻伴靶征可能,
高明裘华森张勤余建法茅巍
关键词:小肠腺癌肠套叠脂肪瘤腹部立位平片多发肠道
胃次全切除术残胃、十二指肠、连续性空肠间置术的临床研究
胃次全切除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胃手术方式,到目前为止,最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是恢复生理通道的 Billroth's Ⅰ式,但考虑肿瘤切除的根治性和吻合口的张力,多数胃次全切除术只能行 Billroth's Ⅱ式或 Roux-en...
张勤叶再元余建法张瑞麟叶圣雅张琪
关键词:胃次全切除术吻合口胃手术空肠间置术
融合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1998年
丁鸣余建法丁仁瑞
关键词:融合表达载体PA系统
“三孔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初步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不断更新,腹腔镜结肠肿瘤手术已广泛开展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通常需要在腹壁戳 5~6 个孔完成手术,能否用更小的创伤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
裘华森余建法张勤李青张琦叶晓峥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根治术三孔法腹腔镜术临床疗效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其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和风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38.9%,检出淋巴结8.97±5.067枚,淋巴结阳性率18.8%,分析显示直肠癌的淋巴结阳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术式、瘤体位置、GST-π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检出淋巴结数目显著相关(P<0.05),其中肿瘤浸润肠壁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风险因素。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大体类型、检出淋巴结数目显著相关。
蒋军周济春张勤余建法裘华森张喜平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直肠癌根治术后拖出肠段坏死回缩处理体会
结肠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根治直肠癌的常见术式之一,适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适用于直肠癌下缘距肛门7—10cm 之间的患者。由于该术式保留了肛门内外括约肌及提肛提肌.从而使患者术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的排便和生活.因...
余建法茅巍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盆底腹膜
胃间质瘤腹腔镜下切除手工缝合
目的评估胃间质瘤腹腔镜下楔形切除手工缝合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2000年5月至2004年9月12例病人行腹腔镜下切除术。除了2例经胃切除外,其他病人都自胃外切除。病灶用电切或超声刀切除,全层连续缝合关闭。结果在12例中,没...
余建法李宁张勤茅巍
关键词:胃间质瘤
复方五倍子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施中华余建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给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结肠黏膜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近5年来对51例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包括早期胃癌13例、胃息肉6例、胃间质瘤9例、十二指肠腺瘤3例、结肠息肉5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3例)实施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病灶部位,病变性质等情况.综合运用腹腔镜和内镜,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230min,术中出血15~100ml.术后12~36h患者可下床活动,12~72 h肛门排气、拔胃管开始流质饮食,2~5 d拔除引流管,6~14d出院.术后随访1~45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内镜复查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突出优点,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推广应用.
裘华森吕宾张勤周济春余建法李青郑超茅巍
关键词:腹腔镜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内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十二指肠腺瘤
人His6-IFNγ/TNFβ(His6γ-TNFNβ)融合蛋白(包涵体)的分离、纯化与复性研究
1998年
应用pET28(含T_7lac启动子和His6-tag)质粒,将人γTNFβ融合基因与之组建成pETγLT表达质粒,并转化于E.coliBL21(DE3).本文对pETγLT/ BL21(DE3)工程菌的His6-γTNFβ重组产物进行了诱导表达,分离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菌用LB培养基在37℃扩增至OD_(590)为0.5左右,加IPTG(终浓度为1mmol/L)诱导5小时,此时His6-γTNFβ的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45%.重组产物绝大多数以IBs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工程菌经反复超声破碎、高速离心,得IBs粗制品后,再经含2mol/L脲的缓冲液洗涤可得到相对纯净的IBs.然后用7mol/L脲变性溶解IBs,离心取上清,进行Ni^(2+)-Sepharose 6B柱一步法亲和层析,可得到电泳纯度为95%的His6-γTNFβ,经稀释复性和用凝血酶切去His6-tag的产物,其细胞毒活性为(1.2~2.0)×10~7U/mgp,抗病毒活性为(6.0~6.6)×10~6U/map.
余建法周晴马志章丁鸣徐建芬丁仁瑞
关键词:融合蛋白分离纯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