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金文

作品数:72 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成像
  • 36篇磁共振
  • 30篇磁共振成像
  • 12篇肿瘤
  • 11篇张量成像
  • 11篇MRI
  • 9篇弥散
  • 8篇弥散张量
  • 8篇弥散张量成像
  • 6篇子宫
  • 6篇解剖学
  • 6篇MRI诊断
  • 5篇断层解剖
  • 5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针刺
  • 4篇针刺镇痛
  • 4篇子宫腺
  • 4篇子宫腺肌
  • 4篇颅内

机构

  • 50篇山东大学
  • 15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作者

  • 67篇侯金文
  • 44篇李传福
  • 21篇孟祥水
  • 16篇郑金勇
  • 15篇马祥兴
  • 12篇刘影
  • 11篇陶慕圣
  • 8篇丛培新
  • 8篇崔谊
  • 8篇王青
  • 8篇张凯
  • 7篇刘树伟
  • 7篇丁娟
  • 7篇李振平
  • 6篇张晓明
  • 6篇冯德朝
  • 5篇刘汉明
  • 4篇康笑水
  • 4篇柴相君
  • 4篇于德新

传媒

  • 14篇山东大学学报...
  • 10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山东卫生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受检者.包括:40例正常志愿者,10例正常变异者和40例病变者,均分别进行DTI和常规MRI扫描。其中常规MRI扫描技术主要包...
崔谊侯金文李传福张凯刘影孟祥水
关键词:WALLERIAN变性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为膈下间隙病变的断层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实用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在 30例成人尸体上腹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和 2例尸体腹部磁共振冠状图像上 ,研究了膈下间隙的冠状断层解剖。 结果在冠状断层上 ,膈下间隙分为肝周间隙和脾周间隙 ;胃胰襞左部前缘和小网膜左部 (肝胃韧带 )后层之间的间隙构成网膜囊上、下隐窝间的唯一直接交通 ,其交通形式在冠状面上可分为 3型。胃膈韧带右层与小网膜的后层相续 ,左层与膈脾韧带右层及胃脾韧带后层相续 ,向下左、右层靠拢而续为胃胰襞左部。胃裸区居胃膈韧带的左、右层之间 ,其存在率为 10 0 %。脾裸区居膈脾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之间 ,在脾肾韧带处最宽 ,脾裸区可分为脾门部和脾肾部 ,其最大值分别为 :2 6 4± 1 16cm ,4 16± 2 2 4cm。 结论 冠状断层是显示胃胰襞左部及网膜囊上、下隐窝间通连关系的优势断层。网膜囊上、下隐窝相通的约占观察总例数的 73 3%
赵振美刘树伟李振平侯金文刘汉明马祥兴丁娟
关键词:网膜囊断层解剖学磁共振图像
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双侧苍白球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为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30例新生儿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并依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水平分为正常范围、轻度增高、中度增高、重度增高4组。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双侧苍白球T1加权成像(T1WI)信号强度、T2加权成像(T2WI)信号强度、弥散加权成像(DWI)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值)、弥散张力成像(DT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配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结果血清总胆红素重度增高组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明显增高(P<0.05),且T1WI信号强度超过1155±63即为信号增高;T2WI信号强度、EADC(DWI)值、ADC(DTI)值、FA值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T1WI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重要特征。
任庆国康笑水郑金勇于荣侯金文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脂肪抑制序列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序列 (fat suppression ,FS)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30例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urboSE)T1WI、T2 WI和FS扫描 ,后者采用光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 (spectralpresaturationinversionrecov ery ,SPIR) ,包括T1/SPIR和T2 /SPIR。结果 :单独根据T2 WI或T2 /SPIR像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 ,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均可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常规序列。T2 WI的表现更接近于病理 ,T2 /SPIR像则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边界 ,因而有利于病变径线的测量。单独根据T1WI或T1/SPIR像无助于发现子宫腺肌病低信号病变 ,对出血性异位子宫内膜岛的发现却有特异性 ,且T1/SPIR像显示得更为清晰。结论 :4种扫描序列结合有利于全面显示病变。FS在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程华侯金文李传福王青陶慕圣马祥兴
关键词:脂肪抑制序列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
星形细胞瘤各向异性分数值与其内部微结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 MR 扩散张量成像(DTI)中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星形细胞瘤内部微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4例星形细胞瘤行 DTI 扫描。原始图像在主机上使用 Functool3.0中 DTI 专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 FA 图,记录肿瘤实质区 FA 值。用生物素-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对14例病理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染色,记录微血管密度(MVD)、VEGF 阳性百分比和细胞密度。对其 FA、VEGF 阳性百分比、MVD、细胞密度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 FA 值随肿瘤级别升高而增高(Ⅰ、Ⅱ级 FA 为0.102±0.080,Ⅲ级为0.171±0.037,Ⅳ级为0.200±0.021),与肿瘤内 VEGF 阳性百分比、MVD、细胞密度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748、0.668、0.625,P 值均<0.05。结论 FA 能揭示星形细胞瘤内部微结构状态,有助于鉴别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为术前精确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刘影李传福张凯侯金文王茜丛培新郑金勇孟祥水冯德朝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于曰俊张国华侯金文
关键词:相位编码K空间空间分辨率
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06年
近几十年来,经过多学科专家的多层次(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和基因水平)、多角度(神经、体液、经络)的探索,已经证实针刺痛是一个生理性调节过程,是痛觉传入信号和穴位传入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相互作用的结果,神经、体液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侯金文
关键词:针刺镇痛中枢神经系统体液因素基因水平细胞水平相互作用
SWI及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慢性期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慢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CT及常规MRI无明显异常DAI慢性期的患者,15例轻度脑外伤复查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高场MR扫描,MRI采用GE Signa EXCITEⅡ磁共振扫描系统,序列包括T2*GRE、SWI、DTI,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共同分析MR图像,对出血灶进行计数。在FA图上分别测量脑内多个感兴趣区的FA值。并将发现出血灶的数量及测得分数各向异性(FA)值分别与患者的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DAI中,SWI序列能发现更多的出血灶,与T2*GRE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轻度脑外伤及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微出血灶;DAI组与轻度脑外伤组相比,除了顶叶、丘脑、胼胝体压部,其他感兴趣区的FA值、DA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所有的感兴趣区的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脑外伤组及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DAI患者中,出血灶的数量、胼胝体膝部的FA值与GOS评分相关(r=-0.677 5,P=0.031 4;r=0.836 0,P=0.009 7)。结论SWI及DTI可以更清晰的显示DAI病变,并可以评价其损伤的程度。
刘何鹏李传福尉从新曾庆师侯金文冯德朝郑金勇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颅内动脉瘤的MRI与MRA诊断被引量:1
1999年
以往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脑血管造影,CT的出现使其无创性诊断成为可能,但是对直径<1cm的动脉瘤仍不易显示。磁共振成像(MRI)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利用血液的流动效应显示动脉瘤,其效果明显优于CT,目前已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和诊断...
侯金文陶慕圣
关键词:颅内肿瘤动脉肿瘤NMR
颅内动脉瘤MRA与DSA的对照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通过 MRA与 DSA的对照分析 ,探讨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50例 49个颅内动脉瘤行 3DTOF MRA检查 ,对照 DSA检查结果 ,分析 MRA表现。结果 :3DTOF MRA在检查颅内动脉瘤方面有以下特点 :( 1 ) MRA结合原始图像可显示 3mm以上各种类型动脉瘤及其发生部位。( 2 )原始图像可同时显示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内血栓及通畅的瘤腔。 ( 3) MRA能同时显示巨大动脉瘤及其以远的血管。 ( 4 ) MRA能清晰显示全脑或每支脑动脉的三维解剖 ,有利于小动脉瘤与血管折曲的鉴别。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的技术 ,3DTOF MRA在检查颅内动脉瘤方面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筛查和诊断颅内动脉瘤。
侯金文陶慕圣李彩霞郑金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