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丕祥

作品数:214 被引量:1,75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政治法律
  • 15篇社会学
  • 8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7篇法治
  • 56篇法律
  • 43篇司法
  • 37篇主义
  • 32篇治国
  • 32篇法制
  • 30篇社会主义
  • 26篇依法
  • 26篇法治思想
  • 25篇中国法
  • 25篇国法
  • 23篇依法治国
  • 2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0篇中国特色社会...
  • 20篇法制现代化
  • 20篇法治现代化
  • 15篇律文
  • 14篇法治发展
  • 13篇法律文化
  • 12篇中国法制

机构

  • 172篇南京师范大学
  • 31篇江苏省高级人...
  • 8篇中国法学会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江苏省人大常...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05篇公丕祥
  • 2篇夏锦文
  • 2篇沈宗灵
  • 2篇王利明
  • 2篇孙国华
  • 2篇范健
  • 1篇陈晓波
  • 1篇吕世伦
  • 1篇程湘清
  • 1篇郑成良
  • 1篇佴怀青
  • 1篇马克昌
  • 1篇应松年
  • 1篇江必新
  • 1篇赵秉志
  • 1篇黎国智
  • 1篇朱景文
  • 1篇沈国明
  • 1篇周旺生
  • 1篇张尚鷟

传媒

  • 17篇法律科学(西...
  • 15篇江苏社会科学
  • 10篇江海学刊
  • 9篇中国法学
  • 8篇法制与社会发...
  • 8篇人民司法
  • 7篇金陵法律评论
  • 6篇南京社会科学
  • 6篇民主与法制
  • 6篇法学
  • 6篇法律适用
  • 6篇法制资讯
  • 5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新华月报
  • 4篇学习与探索
  • 4篇南京师大学报...
  • 4篇法商研究
  • 4篇中国高校社会...
  • 3篇法学研究
  • 3篇群众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动司法的社会正义取向被引量:3
2013年
在中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强调在依法司法的前提下,司法审判活动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的统一,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统一,因而体现了坚持服务大局与依法司法的统一,坚持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坚持回应关切与综合考量的统一,坚持开放引导与协同司法的统一,坚持规范司法与制度建设的统一。能动司法蕴含着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正义问题,思想家们众说纷纭,各具见解。实际上,讨论社会正义问题,必须密切联系社会主体赖以生活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从本体论意义上讲,社会正义乃是社会主体权利要求的制度化实现,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形式。由此,社会正义拟可区分为制度正义、程序正义和行为正义三种类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社会正义问题。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能动司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不仅构成了司法权的本质属性,而且已经成为能动司法的价值目标。在当代中国司法审判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和实施社会正义的能动作用,深入推进能动司法制度与机制建设,从而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正义。
公丕祥
关键词:能动司法社会正义实质法治
丰硕的成果 治学的楷模——全国十位杰出青年法学家笔谈
1996年
1995年12月26日,中国法学会评选出全国十位“杰出青年法学家”,他们的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下,都是德才兼备、著述丰盈的年轻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他们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为传播他们的研究成果,弘扬他们的治学精神,本刊特邀他们为本刊撰稿,就他们研究成果中精采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精萃介绍给大家。
王利明公丕祥赵秉志曹建明范健胡建黄进沈木珠顾培东
关键词:区际法律冲突行政程序立法区际冲突法中国法制建设杰出青年外商投资法
概念与机制:司法公信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引言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司法亦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法院工作在不断发展进步,司法公信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民众信任和信赖司法的局面还远远没有形成,司法公信力还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人民法院肩负着确保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任务更为突出、更加紧迫,
公丕祥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法律实施法院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能动司法的新作为被引量:4
2012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司法是解决社会冲突、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我们党历来重视运用司法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同时,
公丕祥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能动司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装夺取政权
区域法治发展的概念意义——一种法哲学方法论上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4
2014年
推进区域法治发展,这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议程。一般来说,区域包括全球意义上的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区域,后者是指主权国家范围内以特定的行政管辖层级为基础的地区单元,或者是以一定地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若干行政管辖层级的地区单元的集合体,因而构成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区域法治发展是国家法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法治发展在主权国家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具体实现。国家层面的区域法治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系统,这里主要从法哲学方法论意义上加以研究。马克思提出的"多样性统一"的概念命题,为我们研究区域法治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区域法治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的品格,进而呈现多样性统一的运动样式。"个别化的方法原则",这是从黑格尔到19世纪德国世俗历史主义的思想流变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方法论准则,在马克斯·韦伯那里达到了集大成。批判地改造并运用个别化的分析原则,有助于我们发现区域法治发展现象的内在奥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拟应妥当地处理好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揭示和概括个体行动的本质性关系;努力探索个体性行动的因果性联系;从现实中升华并形成思维类型;对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的历史性的分析;高度重视价值基础和价值评价的特殊意义。
公丕祥
共和革命与法律进步被引量:3
2004年
在20世纪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1911年辛亥革命所引发的第一次法律革命,旨在实现从封建专制主义法律秩序向近代民主主义法律秩序的历史转变。本文考察了这次法律革命的形成背景,探讨了这一法律革命在国家制度、权力架构、价值取向及法治机理诸方面呈现出来的新变动,从而揭示这一法律革命的历史意义。
公丕祥
关键词:法律秩序辛亥革命民权主义
推动法理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
2020年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我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法理学研究应及时反映和解读时代提出的重大法律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找准与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的法理学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推动中国法理学创新发展。
公丕祥
关键词:法理学研究国家制度建设同频共振中国法理学法律制度建设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宪法保障
2018年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中央修宪建议》),在充分审议的基础上,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公丕祥
关键词:根本法宪法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修正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探索之路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波澜壮阔,与时俱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笔者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发展和新的飞跃过程做一初步梳理,
公丕祥
关键词:基本方略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执政法律创制
新发展理念: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引领被引量:14
2017年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崭新认识,深刻表达了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本体论根据,彰显着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的理论品格,构成了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基本准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践行新发展理念,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着力创设催生创新发展的法治基础,建构推动协调发展的法治机制,健全保障绿色发展的法治体制,塑造推动开放发展的法治格局,弘扬实现共享发展的法治价值。因之,我们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引领下,统揽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全局和时代走向,深刻把握这一革命性进程的环境条件、功能定位、价值取向和总体格局,坚定地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质的自主型的法治现代化之路。
公丕祥
关键词:法治现代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