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兴
- 作品数:2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 论卡特政府的对韩政策被引量:1
- 2016年
- 在美韩同盟关系的历史进程中,卡特政府的对韩政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卡特政府积极推行人权外交,首次把推动韩国的政治民主建设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并首次明确提出从朝鲜半岛完全撤出美国地面部队。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及韩国方面的抵制,卡特政府的这两项对韩政策最终黯然收场。卡特政府的对韩政策结局,说明即使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卡特政府,也难以摆脱美韩安全关系为核心的同盟关系束缚;而美国对韩国的政治民主建设目标的实现,则也需要假以时日。
- 冯东兴
- 关键词:朴正熙美韩同盟驻韩美军人权问题
- 1958年中国从朝鲜撤军与中美外交交涉被引量:2
- 2010年
- 1958年2月7日,中国宣布从朝鲜撤军。同时,围绕撤军和朝鲜统一问题,中国发动了一场对美外交攻势。在答复中国的撤军要求时,美国避开中国先撤军后统一的要求,要求中朝双方接受联合国有能力解决朝鲜问题的前提,并坚持在这个前提下实现朝鲜统一后,联合国军才撤出朝鲜。最终,美国借助自己在联合国的优势地位,实现了不从朝鲜半岛撤军的目标。
- 冯东兴任东来
- 关键词:冷战撤军
- 朝鲜战俘遣返问题与中立国遣返委员会
- 2024年
- 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是朝鲜战争双方为处理停战后未能直接遣返战俘而设立的专门机构。该机构的设立实质上是中朝方面为应对美国“自愿遣返”战俘原则的产物。为了推动停战,中朝逐渐调整全部遣返战俘的最初立场,建议让中立国参与处理战俘问题。尽管被迫接受了此项建议,但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扣留中朝战俘的目的,美国尽力限制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权力,并在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运作过程中纵容韩国政府和中国台湾地区当局破坏该委员会的正常运作。最终,中立国遣返委员会未能有效处理未遣返战俘问题。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成立及运作情况,反映了朝鲜战争双方在非军事层面斗争的激烈状况。
- 冯东兴
- 关键词:战俘
- 朴正熙掌权之初与肯尼迪政府互动关系探析
- 2015年
- 1961年5.16政变成功之后,张都瑛成为军政府的领导核心。但美国肯尼迪政府没有急于支持张都瑛,而是采取了谨慎的观望态度。在美国犹豫之际,朴正熙则很快采取主动,在短时间内清除了张都瑛势力,成为军政府的权力核心。对于军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肯尼迪政府静观其变,待确定朴正熙已经稳固在韩国军政府中的地位并积极配合美国的对韩政策之后,肯尼迪政府才明确公开了对朴正熙的支持立场。肯尼迪政府对朴正熙的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对韩政策的谨慎特征,表明美国并不愿意过分介入韩国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美国对朴正熙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朴正熙自身努力的结果。
- 冯东兴
- 关键词:朴正熙美韩关系
- 美国与1963年韩国民主选举被引量:1
- 2013年
- 推动韩国的政治民主是美国对韩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1963年韩国民主选举的成功实现与美国的积极推动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整个选举过程中,美国并没有过分干预,而是在促使选举能够如期举行的前提下,保持表面上的中立。在推动韩国民主发展方面,美国立足于韩国国内的政治现实,接受以朴正熙为代表的军人脱下军服参与竞选。韩国选举的成功为美国消除了其在美苏制度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同时军人威权政体的建立,为美国推动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权基础。
- 冯东兴
- 关键词:政治民主朴正熙
- 美国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化政策的演变(1943-1960)
- 2018年
- 把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化,是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基本特点之一。二战结束之际,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用国际托管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案,但在随后的杜鲁门政府与苏联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政策互动中,美国逐渐放弃了这个方案,转而决定把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利用联合国来追求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利益。为达到把朝鲜问题国际化的目的,美国促使联合国拒绝苏联提出的朝鲜问题本土化方案,并强力推动联合国在朝鲜南部组织选举,导致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公然打着联合国旗号介入冲突,并在战争进程中进一步把联合国与其朝鲜半岛政策捆绑在一起。朝鲜停战后,艾森豪威尔政府继承了其前任的朝鲜半岛国际化政策遗产。
- 冯东兴
- 关键词:联合国
- 奥巴马政府的核政策与朝核问题
- 2012年
- 第二届首尔核安全峰会的召开,激起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国际核安全问题,朝鲜核问题在美国新的核安全政策中处于何种地位,奥巴马政府将如何处理朝核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点。本文旨在探讨朝核问题自身的特殊性,分析奥巴马政府核安全政策的本质与内在矛盾,进而揭示美国新的核安全政策仍旧很难解决其在朝核问题上面临的困境。
- 冯东兴
-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朝核问题无核世界
- 美韩越南军事合作析论被引量:1
- 2013年
- 1964~1973年,关韩双方在越南进行了近十年的军事合作。美韩在越南军事合作的实现,是彼此国家战略利益重合的结果。两国军事合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双方战略利益重合的程度密切相关。约翰逊政府时期,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关韩双方的国家战略利益重合度较大,双方军事合作比较默契。随着尼克松政府东亚战略转变,美韩战略利益的分歧扩大,双方的军事合作便很快终结。美韩双方在越南的军事合作也对韩国自身的发展、双边的同盟关系和美国的对韩政策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 冯东兴
- 关键词:越南战争美韩关系朴正熙军事合作
- 肯尼迪政府援韩政策析论
- 2015年
- 为了减轻对外援助负担,肯尼迪政府开始缩减美国的对外援助资金,推动受援国的自我发展。但由于美韩同盟关系的特殊性,美国政府内部在对韩援助政策调整过程中出现严重分歧,尤其是在对韩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分配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而缩减韩国军事力量及驻韩美军力量作为缩减对韩援助引发的问题,在美国政府内部的决策中也面临各种阻碍。最终,如何分配援韩资金和缩减韩国军事力量问题始终困扰着肯尼迪政府。与此同时,韩国则竭力阻止美国援韩资金的缩减并在韩国经济发展政策上和美国产生分歧,迫使美国不得不以缩减援助来规制韩国的经济行为。
- 冯东兴
-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朴正熙美韩关系
- 韩国向越南派兵进程中的美韩关系(1965-1968)
- 2015年
- 1965—1968年初,是美韩同盟的'蜜月期'。在这一时段内,韩国两次大规模向越南派兵,期间美韩双方围绕韩国向越南派兵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谈判。尽管韩国向越南派兵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美国的大量援助,但在谈判过程中,韩国并非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韩国充分利用了美国越南战争的政策需要,逐渐争取主动,促使美国最大限度让步,为自己赢得美国的大量援助。借助越南战争,韩国提升了美韩同盟关系中的地位,并在对美谈判中增强了自主观念。
- 冯东兴
- 关键词:朴正熙林登·约翰逊越南战争美韩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