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压
  • 3篇药物疗法
  • 3篇离子
  • 3篇离子交换
  • 3篇疗法
  • 3篇高血压
  • 3篇红细胞
  • 3篇NA^+
  • 2篇心肌
  • 2篇血症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脂血症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1篇代谢
  • 1篇毒性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功能

机构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冯冲
  • 6篇马虹
  • 6篇麦炜颐
  • 6篇王礼春
  • 6篇陈国伟
  • 5篇曾群英
  • 3篇李玉杰
  • 3篇何小洪
  • 2篇曾武涛
  • 2篇何清
  • 1篇许燕妮
  • 1篇周旭辉
  • 1篇高修仁
  • 1篇胡运秋
  • 1篇柳俊
  • 1篇叶任高
  • 1篇范慧敏
  • 1篇陶军

传媒

  • 2篇新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1999年
复习近年有关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药物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结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非甾体类抗炎药和一氧化氮抑制物等在心肌炎的治疗应用。其他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β阻滞剂。
冯冲陈国伟
关键词:心肌炎自身免疫病病毒性疾病药物疗法
超高速CT和超声心动描记术测定左心室容积的比较──附35例检测结果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研究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扫描(ultrafast CT,UFCT)与超声心动描记术(UCG)在左心室容积测定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测量35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每搏量(LVSV)。结果:UFCT与UCG在测定左心室容积时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 LVEDV=0.890P =0.0001,r LVESV=0.936P =0.0001,r LVSV=0.790P =0.003。UFCT对LVEDV、LVESV的测定值较UCG为大,P =0.018、P =0.001。结论:UFCT与UCG对左心室容积的测定具有相当的统一性,但在评价LVEDV、LVESV时,前者测定值较大。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王礼春曾武涛冯冲周旭辉麦炜颐马虹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CT左心室容积
曲美他嗪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 1例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 ,每日 3餐后分服曲美他嗪 2 0 m g,4周后考察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 (FS)。结果 :临床有效 1 1例 (5 3.4% ) ,L VEF和 FS分别由 0 .42± 0 .0 7和 0 .2 0± 0 .0 6增至 0 .5 3± 0 .0 8和 0 .35±0 .0 5 (P <0 .0 1 )。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 。
麦炜颐曾群英王礼春何清陈国伟冯冲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功能药物疗法
我院心内科血脂异常患者调降脂治疗达标现状和随访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患者经过调脂治疗3个月及降血脂达标情况。方法:分析经治疗3个月后我院心内科288例患高脂血症患者达标率(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随访一年再观察其达标,发生心脏事件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达标水平总胆固醇56.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2.2%,甘油三酯59.7%。三项指标均全部达标者40.6%,其中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达标者44.4%,而用他汀类治疗者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者54.2%,显著优于多烯康,月见草油等非他汀类(后者达表率9.4%)(P<0.01)。而用辛伐他汀20mg/d达标率优于10mg/d(P<0.01),氟伐他汀40mg/d优于20mg/d(P<0.05)。一年随访显示3个月已三项达标者有15.4%又出现不达标,而原三项未达标又有28.7%达标;发生急性冠脉事件2.8%,心脏性死亡0.69%,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我院调降脂治疗达标率较国内明显提高,可能是对血脂治疗重要性提高,药物品种及剂量选择恰当,加上开展生命网工程,对患者健康教育有关,但需清楚认识要使调降脂治疗长期达标任务艰巨。
曾群英麦炜颐高修仁何清范慧敏冯冲陈国伟陶军胡运秋许燕妮
关键词:高脂血症药物治疗随访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被引量:1
1999年
马虹冯冲
关键词:心内膜炎感染性药物疗法抗菌药
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Mg^(2+)/Na^+交换速率与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镁浓度 (PMg)、红细胞镁含量 (EMC)和红细胞Mg2 +/Na+交换速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 5 3例EH患者PMg、EMC ,以及加镁负荷后红细胞在含钾或钠介质中 5h的时间 镁外流 ,并计算总镁外流最大速率 (VTmax)、非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 (VNImax)和钠依赖性镁外流最大速率 (VNDmax)。结果  (1)EH组PMg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86 8 2± 5 6 5 )、(86 3 7± 5 0 8) μmol/L],EMC明显低于对照组 [(2 0 7± 0 0 5 )、(2 16± 0 0 4)mmol/L ,P <0 0 5 ],而VTmax和VNDmax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30 8 3± 19 7)、(2 73 5±16 8) μmol·L-1·h-1,(15 3 5± 17 4)、(96 8± 13 2 ) μmol·L-1·h-1,P <0 0 5 )。VNImax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6 9 5± 2 1 4)、(172 3± 15 3) μmol·L-1·h-1,P >0 0 5 ]。 (2 )EH组VNDmax与EMC呈明显正相关(r=- 0 876 4,P <0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相关。 (3)EH组EMC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收缩压r =0 5 5 3,P =0 0 46 ;舒张压r=- 0 42 6 ,P =0 0 2 5 ) ,同时VNDmax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 (r=0 4986 ,P =0 0 41)。结论 EH患者红细胞VNDmax明显增高 ,导致EMC降低 。
麦炜颐马虹李玉杰曾群英陈国伟何小洪冯冲王礼春
关键词:高血压离子交换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Mg^(2+)/Na^+交换速率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国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红细胞Mg2+/Na+交换速率(VNDmax)、红细胞镁含量(EMC)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结果:(1)EH组的VNDmax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5.3±15.2和96.8±13.2μm·L-1,P<0.05),而EMC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3±0.06和2.16±0.04mmol/L,P<0.05);(2)EH组的VNDmax与舒张压显著相关(r=0.4872,P<0.05)。结论:EH患者VNDmax明显升高,可能是造成EMC低下的原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麦炜颐马虹曾群英陈国伟李玉杰何小洪冯冲王礼春
关键词:高血压离子交换原发性镁离子钠离子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镁含量、Mg^(2+)/Na^+交换速率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肾实质性高血压(RH)和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患者红细胞镁含量(EMC)、Mg2+/Na+交换速率(VNDmax)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结果(1)EH组的EMC[(2.03±0.06)mmol/L]显著较正常对照组(2.16±0.04)、RH(2.17±0.05)和RVH(2.15±0.04)组低,而VNDmax[(155.3±15.2)μmol·L-1·h-1]显著较另外三组高(分别为96.8±13.2、94.3±14.2和97.3±12.5)。(2)EH组VNDmax与舒张压显著相关(r=04872,P<005)。结论(1)EH患者VNDmax明显升高,是造成EMC低下的原因,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2)RH、RVH患者细胞镁代谢状况无异常。
麦炜颐叶任高马虹何小洪曾群英冯冲李玉杰王礼春陈国伟曾志杰
关键词:高血压离子交换
非诺贝特与普伐他汀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2000年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和普伐他汀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确诊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普伐他汀 (微粒化力平脂 2 0 0mg/d ,普拉固 10mg/d) ,进行为期 2年的治疗 ,治疗前后均测定空腹血脂、肌酸磷酸激酶 (CPK)、肝肾功能以及尿酸等指标 ,观察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患者总胆固醇 (TC)显著下降 2 5 %± 6 % ,甘油三酯 (TG)下降 40 %± 5 %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下降 2 7%± 3% ,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上升 2 1%± 6 % ;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上升(3± 2 )U·L-1(无显著意义 ) ,CPK活性下降 (4± 8)U·L-1(无显著意义 )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肝肾功能正常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曾武涛马虹王礼春冯冲柳俊
关键词: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普伐他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