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慧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每组40例,进行为期12周的开放性、对照研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同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最终有67例患者纳入分析,帕利哌酮组35例,奥氮平组32例。治疗12周末时,两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87.5%,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2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下降更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末,两组PSP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帕利哌酮组提高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帕利哌酮组体质量的增加较奥氮平组少(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且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社会功能。
- 谢琴冯少慧曾红玲徐阳王继中
-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奥氮平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社会功能
- 有焦虑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的比较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识别患者是否有焦虑症状,以此将其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用自制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和痤疮严重程度上均衡,两组在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频率有明显的差异;焦虑组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被影响的频率高于非焦虑组。结论有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易受到影响,皮肤科医生在治疗痤疮的同时应辨别其焦虑症状的有无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疏导与治疗,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曹育春冯少慧
- 关键词:痤疮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质量焦虑症状
- 间隔10年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对我院间隔10年后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疾病种类、犯罪类型、法律能力评定等)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 取自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10年前)及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10年后)在我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共539例。
- 曹威冯少慧耿磊
- 关键词:司法精神病学司法鉴定
-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 1998年
- 为了解利培酮对门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对30例患者进行开放性研究,均符合CCMD—2—R的诊断标准。利培酮剂量为2~6mg/d,平均3.5±0.7mg/d,疗程8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减分率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观察副反应。结果发现,有效率87%,显效率70%。副作用有困倦,失眠,口干,头晕,静坐不能等,症状多为轻度和中度,多能耐受,且部分症状可自行缓解。作者认为,在门诊应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是可行的,安全性较高。利培酮起效时间早,可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副作用少。
- 胡晓华马筠冯少慧周忠慧吴佩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药物疗法
- 心理干预对伴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大于50识别是否有抑郁情绪,将有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病例27例,非干预组病例30例。尖锐湿疣治疗:CO2激光彻底清除皮损;心理干预方法为:采用疾病认知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每周1次,共6次。结果①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非干预组;②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0.74%,6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4.44%,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在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48.15%、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有抑郁情绪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 冯少慧张勇黄永初陈兴平
- 关键词:心理干预抑郁尖锐湿疣复发
- 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治疗强迫症29例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口服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利培酮治疗。氟伏沙明起始25 mg.d-1,剂量范围100~250 mg.d-1;利培酮起始0.5 mg.d-1,剂量范围1~3 mg.d-1。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Y-BOC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2,4,8周末,治疗组Y-BOC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2,4,8周末,治疗组临床显效分别为0,2,15例,对照组分别为0,0,7例。结论治疗8周后,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用氟伏沙明。
- 冯少慧胡晓华
- 关键词:氟伏沙明利培酮强迫症
- 齐拉西酮辅助治疗不同病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对于不同病程的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病程少于等于24个月的抑郁症患者(甲组)110例随机分别给予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甲组单用组)和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甲组合用组)治疗,观察12周;选取病程大于24个月的111例抑郁症患者(乙组)随机分别给予单用艾司西酞普兰(乙组单用组)和齐拉西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乙组合用组)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12周分别用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 (1)甲组单用组和合用组HAMD评分从治疗后第1周末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各时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单用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P<0.01);而合用组在在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合用组HAMD评分各时点均低于单用组(P<0.05,P<0.01)。(2)治疗后第12周末乙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甲组单用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合用组少(P<0.01),两组在头痛头昏、焦虑激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便秘方面,合用组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P<0.01);乙组单用组与合用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病程较短(少于等于24个月)的抑郁症患者,建议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病程较长(大于24个月)的患者,建议将齐拉西酮作为增效剂与艾司西酞普兰合用。
- 姜文娟刘连忠周新芳冯少慧
- 关键词:齐拉西酮艾司西酞普兰抑郁症
- 血脂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国产齐拉西酮治疗8周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后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 102例病情稳定、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胆固醇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结果换用齐拉西酮后,患者病情保持稳定. 结论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的患者换用齐拉西酮治疗,既可保持患者病情稳定,又可降低患者体重和血脂水平.
- 刘连忠徐艳芩刘燕林吕路冯少慧谢琴张娟
- 关键词:齐拉西酮体重指数
- 曲唑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焦虑症状31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伴发焦虑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伴发焦虑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加用曲唑酮25~100 mg.d-1,po。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的严重程度,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程度,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其社会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第8周末的HAMA总分分别为(15.32±4.13),(17.97±3.54)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分别为(7.32±2.86),(9.10±2.55)分(P<0.05);BPRS总分分别为(32.45±3.33),(34.77±4.63)分(P<0.05);焦虑忧郁因子分分别为(8.48±0.81),(10.90±2.03)分(P<0.01);PSP评分分别为(70.55±5.21),(66.17±6.07)分(P<0.01)。结论曲唑酮治疗伴发焦虑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改善焦虑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 冯少慧
- 关键词:曲唑酮精神分裂症焦虑社会功能
- 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焦虑状况调查
- 2012年
-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患者(CA)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特点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对CA患者两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初发及复发女性CA患者各60例,通过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cale STAI-S)分别评定并分析患者的状态焦虑分(state-AI,S-AI)及特质焦虑分(trait-AI,T-AI)。对S-AI或T-AI评分大于或等于55分的CA患者实施以疾病认知及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措施。每周1次,共4次。结果:1.初发组和复发组均有60%的患者存在着异常焦虑状态。2.初发组S-AI及T-AI的评分均值分别为56.65±7.76、52.28±6.44,而复发组分别为49.95±8.68、53.17±7.71。初发组S-AI评分均值明显高于复发组(<0.05)。3.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I及T-AI的平均分均较基线时显著性下降(<0.05),且复发组的状态焦虑改善优于初发组(<0.05)。结论:初发及复发的女性CA患者较高比例地存在着焦虑状态,且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程度较高;实施以疾病认知及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措施均能有效改善其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
- 冯少慧张勇黄永初
- 关键词:尖锐湿疣心理干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