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硕
-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耳甲电针联合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研究耳甲电针联合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接诊的10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西药)与联合组(51例,耳甲电针+柴胡疏肝散),治疗前后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检测胃肠激素水平,观察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完成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和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胃脘胀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FDDQ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胆囊收缩素及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甲电针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FD可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患者胃脘胀满、口干苦等症状,缓解负面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常规西药更高。
- 孟淼吴冬冯硕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胃肠激素生活质量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3年
- 功能性便秘是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机制概括为润滑肠道并增加肠道内容物含量、促进胃肠运动和排便、增加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调控肠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含量,并对今后研究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 冯硕刘绍能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药治疗结肠CAJAL间质细胞神经递质
- 理冲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观察理冲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7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药组(36例)和中药组(34例)。中药组给予理冲汤加减治疗,针药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1.6%,显著高于中药组的88.2%(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针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理冲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肯定,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体征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
- 祁君冯硕宋锟滕秀香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气虚血瘀理冲汤针刺治疗
- 毫火针排针浅刺法治疗肛周湿疹的实效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毫火针排针浅刺法对肛周湿疹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本院2022-01至2023-04诊治的52例肛周湿疹患者,分组方式:随机抽签法,各26例,观察组:毫火针排针浅刺法治疗,对照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
- 杜炳林张培初冯硕郭玉峰
- 关键词:肛周湿疹瘙痒症状
- 基于FXR/SHP/SREBP-1c及FXR/ApoCⅡ通路探讨健脾升清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代谢的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基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微小异源二聚体(SH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FXR/载脂蛋白CⅡ(ApoCⅡ)通路探讨健脾升清方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升清方高剂量组、健脾升清方中剂量组、健脾升清方低剂量组和奥贝胆酸组。除空白组正常饲养外,其余各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健脾升清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5.2、7.6和3.8 g/kg剂量灌胃;奥贝胆酸组按10.0 mg/kg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使用免疫酶法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炎症、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并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肝脏FXR、SHP、SREBP-1c及ApoC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健脾升清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血清TC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健脾升清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炎症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中、低剂量组肝组织脂肪变性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中剂量组肝组织气球样变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健脾升清方高剂量组、奥贝胆酸组大鼠肝组织FXR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SHP及ApoCⅡ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5),但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健脾升清方中剂量组、奥贝胆酸组大鼠肝组织SREBP-1c低于模型组(P<0.05,P<0.01)。健脾升清方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FXR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SHP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奥贝胆酸组SREBP-1c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健脾升清方可能通过调控FXR/SHP/SREBP-1c脂质代谢信号通路,促进胆固
- 马继征朱佳杰宋德超王东方冯硕刘绍能陶夏平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益气聪明汤平胃散
- 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踝部运动自动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踝部运动自动化装置,本发明涉及医学理疗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安装壳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安装壳的侧壁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安装壳的内壁底部开设...
- 周松飞刘素珀景丽伟冯硕王育杨
- 小肝癌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肝癌(SHCC)的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SHCC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增强MRI与MRI平扫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或病理活检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SHCC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HCC的因素。结果63例疑似SHCC患者中共46例(73.02%)SHCC阳性,17例阴性。MRI平扫的确诊率78.26%(36/46)低于增强MRI确诊率93.48%(43/46)(P<0.05)。MRI平扫时T1WI序列以低信号居多,T2WI序列以高信号和略高信号为主;增强MRI扫描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下降,信号降低。MRI平扫诊断S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78.26%、82.35%、79.37%、92.31%、58.33%和0.536,增强MRI诊断S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93.48%、94.11%、93.65%、97.73%、84.21%和0.845,其中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MRI平扫(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平扫T1WI序列低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或略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信号降低均为诊断SHCC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较于MRI平扫检查,增强MRI检查对SHCC的诊断价值更高,具良好的应用价值。
- 李佳冯硕马继征
- 关键词:增强磁共振成像小肝癌
- 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胃内髙负荷治疗反复失败1例报告
- 2014年
- 患者男,34岁。因反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失败于2013年8月14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就诊前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DOB 174.4。既往根除失败4次,对常用抗生素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无效,曾用过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敏感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均失败。刻下症见:上腹部隐痛,腹胀,口臭。查体:舌苔黄厚腻,中根部苔明显增厚。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示:(胃窦)中-重度慢性炎,活动度Ⅱ,轻-中度萎缩,小凹上皮及粘膜肌增生,淋巴滤泡形成,Hp(+++)。(胃角)中度慢性炎,活动度Ⅱ,中度萎缩,黏膜肌增生,淋巴细胞聚集,Hp (+++)。
- 冯硕马继征胡伏莲
- 关键词:根除幽门螺杆菌胃内PYLORI淋巴滤泡形成幽门螺杆菌感染
- 部分嵌套式设计在中医药“同病异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及方法学探索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针对中医学同病异治、辨证论治的特征,引入部分嵌套式设计。方法部分嵌套式设计以复杂干预对照标准化治疗,中医组按“证型-治法-方药”分割为多个子集(存在嵌套结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西医治疗(无嵌套结构);并以一项溃疡性结肠炎“同病异治”数据为例,套用该设计类型并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部分嵌套式设计符合“同病异治”诊疗特征并满足循证评价的设计要求,通过多水平模型可实现类似数据结构的分析。结论利用部分嵌套式设计能实现对“同病异治”整体效果的评价,可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方法学参考。
- 冯硕马继征马继征郭玉峰胡晶廖星
- 关键词:同病异治循证医学疗效评价
- 分阶段治疗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5年
- 患者男,55岁。2005年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下称H.pylori)(+)。2005年至2013年间共行根除治疗10余次均失败。其中近2年根除8次,均按共识推荐的正规三联或四联方案7-14 d,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无效,用过益生菌、铋剂、中药等。刻下症:上腹部胀满明显,时有疼痛,下午5点后反酸烧心,早饱,晨起口苦。舌暗红,有齿痕,苔白厚腻。查体:中上腹轻压痛。2013年9月24日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H.pylori(++)。
- 马继征冯硕胡伏莲
-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铋剂中上腹荆花胃康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