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切除术对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与胆酸池大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豚鼠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是否与胆酸池大小有关.方法:60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8wk(A组、B组),10g/L胆固醇饮食8wk(C组、D组),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电极植入胃肠道;其中B组、D组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术后4wk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胆囊切除后,正常与胆结石豚鼠MMCI,II,III期时限与总周期平行缩短而波幅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胆结石豚鼠比正常豚鼠胆酸池减小(P<0.05),并且手术后再轻微下降;而胆酸、粪胆酸轻微升高,其程度与正常豚鼠手术后的变化一致.然而,这些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正常与胆结石豚鼠,胆囊切除术没有引起MMC与胆酸池大小改变,但MMC运动与胆酸池密切相关,因此,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不是胃肠动力障碍所致.
- 张雪梅董蕾刘丽娜畅碧侠何谦李谦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囊动力
- 回肠Na^+/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SC-435对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的作用(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回肠Na+/胆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SC-435喂养后,豚鼠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60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IBAT抑制剂SC-435饮食2周、4周、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12指肠、空肠、回肠。7d后,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IBAT抑制剂喂养后,胆囊动力在4周与8周组下降。胆酸池在4周组减小17.11%(P<0.05),8周组减小48.35%(P<0.05)。MMC起源部位发生改变:胃窦起源(37%)和十二指肠起源(46%)减少而空肠起源(17%)增多。与对照组相比,MMC周期延长(4周组1.16倍,P<0.05;8周组1.38倍,P<0.05)而波幅降低(4周组降低10.58%,P<0.05;8周组降低49.17%,P<0.05)。在对照组与2周组之间,所有MMC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IBAT抑制剂SC-435减小胆酸池并抑制MMC运动;MMC与胆酸肠肝循环有关,与胆酸池大小改变一致。
- 张雪梅董蕾刘丽娜雷雅梅
- 关键词:胆囊动力
- 豚鼠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胃肠移行性复合波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豚鼠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75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8周,1%胆固醇饮食2、4、8周,胆固醇加维生素C饮食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7d后,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胆固醇喂养后,胆囊动力在4周与8周组下降。胆酸池在4周组减小42.75%(P<0.05),8周组减小57.24%(P<0.05)。与对照组相比,MMC以十二指肠起源为主,周期延长(4周组1.32倍,P<0.05;8周组1.44倍,P<0.05),而波幅降低(4周组降低40.91%,P<0.05;8周组降低60.17%,P<0.05)。加维生素C引起的变化与胆固醇喂养的2周组相似。结论高胆固醇饮食抑制MMC并减小胆酸池,与损伤的胆囊动力一起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
- 张雪梅董蕾刘丽娜
-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胆囊动力
- 胆酸、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被引量:3
- 2004年
- 胆酸理化特性、代谢特性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但同时在消化间期 ,胆酸肝肠循环作为结石形成的动力因素 ,可通过影响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 (MMC)和胆囊运动 ,以脱氧胆酸为中介 ,促进致石胆汁形成 ,提高结石发生率。胆固醇结石胆囊切除术改变胆酸池体积、胆酸肝肠循环和小肠MMC。
- 刘丽娜张雪梅董蕾
- 关键词:胆酸胆固醇结石消化间期小肠结石形成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