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通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水稻生产区域变化及其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基于1985-2011年中国各省份水稻生产情况的面板数据,运用水稻生产集中度和比较优势指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区域变化以及水稻主产区比较优势情况。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生产集中度在48.00%左右,东南沿海地区水稻生产集中度从1985年的27.21%下降到2011年的17.36%,而东北三省水稻生产集中度则由1985年的3.16%上升到2011年的15.87%。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水稻生产比较优势显著,东北地区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三大稻区应利用各自的生产优势,保障全国的水稻供给和需求均衡,从而确保我国的水稻生产以及粮食安全。
- 刘书通李春生方福平张小惠毛一剑孔宪琴张克勤吴荣梁
- 关键词:生产集中度比较优势
- 优质特色配合稻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水稻生产和传统稻米加工产业普遍效益低下问题,结合都市稻米市场需求现状,总结了优质特色配合稻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内容、创新点、经验、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为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提供经验参考。
- 李春生孔宪琴张小惠毛一剑张克勤刘书通方福平
- 长江中下游中籼杂交稻区试品种产量成因性状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基于2008—201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杂交水稻5年220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对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在长江中下游杂交稻育种过程中,应以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为中心兼顾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协调优化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发挥中籼品种产量的潜力。综合各种分析及结合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的9 t/hm2以上的的高产组合,得出其产量结构是:有效穗数达到255万/hm2左右,株高在122 cm以下,每穗总粒数达到180~20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 g左右。
- 刘书通李春生方福平张小惠毛一剑孔宪琴张克勤吴荣梁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中籼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