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铭

作品数:78 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4篇政府
  • 14篇企业
  • 12篇学派
  • 12篇经济学
  • 11篇奥地利学派
  • 10篇企业家
  • 9篇经济增长
  • 5篇知识
  • 5篇主义
  • 5篇经济理论
  • 5篇经济转轨
  • 4篇企业家精神
  • 4篇转轨
  • 4篇自发秩序
  • 4篇微观经济
  • 4篇微观经济干预
  • 4篇经济干预
  • 4篇经济转型
  • 4篇公共物品
  • 4篇宏观经济

机构

  • 66篇华南师范大学
  • 13篇南开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韶关学院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东省人民政...
  • 1篇华南市场经济...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78篇刘志铭
  • 7篇郭惠武
  • 2篇李晓迎
  • 2篇罗浩
  • 2篇申建博
  • 2篇杨志江
  • 2篇殷保达
  • 1篇许林
  • 1篇卢勃
  • 1篇刘愿
  • 1篇古利
  • 1篇周晓芳
  • 1篇林勇
  • 1篇王鸣
  • 1篇田秋生
  • 1篇胡家勇
  • 1篇赵学增
  • 1篇郑健雄
  • 1篇林建浩
  • 1篇汤在新

传媒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经济评论
  • 4篇学术研究
  • 4篇广东行政学院...
  • 3篇财经研究
  • 3篇南方经济
  • 2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经济纵横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学术月刊
  • 2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商业研究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经济论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江淮论坛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的障碍及对策被引量:6
2000年
刘志铭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奥地利学派的视角
建立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的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关注对生产要素贡献的分解,忽视了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不能提供对经济增长过程和微观机制的合理解释。按照奥地利学派的“人类行动”和市场过程的理论逻辑,经济增长理论不应...
刘志铭李晓迎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奥地利学派
文献传递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被引量:1
2021年
自产生之日起,奥地利经济学派就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着距离。作为奥地利学派的开创者,门格尔在与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论大战中以“因果—起源”方法分析了作为社会有机现象的制度,并提出了奥地利学派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化思想。米塞斯和哈耶克在社会主义经济计算论战之间及之后发展的产权、知识、市场过程和自发秩序观等理论洞见,成为奥地利学派与主流经济学重新划界的重要元素,也为当代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奥地利学派在两次经济学论战中提出的制度经济分析思想,并分析了近20年来新一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通过与现代政治经济学分支的结合对制度变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为奥地利学派视角的制度经济学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刘志铭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经济计算知识企业家精神自发秩序
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资本主义经济新发展相结合的一部力作——评《现代经济运行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
2000年
本文对董小麟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 (上册 )现代经济运行原理和资本主义经济》一书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该书具有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 ;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了更新 ;重视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重视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市场问题的阐述 ;将资本积累的内容扩大到包括各种主要的筹资方式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汤在新刘志铭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
环保垂直改革与空气污染改善——基于地方产业转型的新证据
2024年
省以下环保垂直改革是垂直管理模式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为破除地方政府干预,维护地方环境利益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以2014—2020年28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环保垂直改革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保垂直改革显著降低了地方空气污染水平,并且政策效应具有长期性;机制分析显示,环保垂直改革通过结构调整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地方产业转型,进而改善地方空气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环保垂直改革的政策效应在经济增长压力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更为凸显。研究结论为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孙兴刘志铭徐佳慧
关键词:空气污染产业转型技术创新
公司特质不确定性与创新投资被引量:5
2023年
为理解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长短期投资错配问题,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公司特质不确定性、企业金融化和创新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公司特质不确定性对非金融企业的创新投资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且上述结果主要受到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样本的驱动。在机制分析中,公司特质不确定性上升使得非金融企业增加配置金融资产,但减弱其股东价值导向;同时企业金融化(金融资产配置和股东价值导向)对创新投资有显著负向作用。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对于中国当前稳预期、重实体与促创新的政策措施应当采用系统性的思维考察,要充分考虑到其复杂性与动态性。
钟华明刘志铭
经济转轨的反思:开放、制度变革与政府的角色被引量:2
2001年
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1 0多年来 ,转轨国家间经济绩效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分析表明 ,转轨经济失败的教训在于混淆了制度转轨与发展政策的关系 ,导致了发展政策的失误以及制度变化与发展过程连续性的中断。近两年来 ,在对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 ,诺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批判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 ,强调转轨中制度建设和历史的重要性。在开放经济下 ,经济转轨国家政府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选择适当的开放次序、管好宏观经济以及获得为此成功所需的社会和政治支持 ,是现实的选择。
刘志铭
关键词:开放经济经济转轨政府角色经济绩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
(一)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产出(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途径和方式。按照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不同的利用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一种是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
刘志铭
文献传递
行业创造性破坏与企业生产率提升——基于创新投资选择和成本约束视角
2024年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然而中国制造业部门主要依赖渐进式的增量创新,缺乏基于基础研究的突变型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创造性破坏不仅能用新技术取代旧技术,而且能为生产工艺的深刻变革开辟道路。因此,科学评估创造性破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对于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创新投资选择和成本约束视角,考察了创造性破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造性破坏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创造性破坏发挥了创新投资赋能功能,引致在位企业选择产品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且赋能效应在创新能力较强的在位企业中更加有效。通过成本约束机制的调节作用,倒U形曲线变得更加陡峭。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他在位企业创造性破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倒U形,而新进入企业创造性破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形。此外,创造性破坏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或强竞争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结论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刘志铭徐佳慧
关键词:企业生产率
法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缓解创业企业的“双边信任困境”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要开发新的商业创意或新的商业项目,离不开投资者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创业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道德风险,创业企业家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双边信任困境",妨碍了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前,中国勃兴的创业活动正面临着普遍的融资困境。寻求这一困境的化解之道将大大促进中国创业活动的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助于缓解创业企业的"双边信任困境",是创业企业融资方式从关系性融资扩展为私人性融资,再进一步扩展为公众性融资的前提条件。基于中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法治环境越好,创业企业的"双边信任困境"就越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该地区的公众性融资将会越发达。
何颖珊刘志铭
关键词:法治环境融资方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