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怡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肿瘤
  • 4篇腺癌
  • 4篇CT诊断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脉
  • 3篇乳腺
  • 3篇腺肿瘤
  • 3篇CT表现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胰腺
  • 2篇造影
  • 2篇乳头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生物制品
  • 2篇术前
  • 2篇同源
  • 2篇同源序列

机构

  • 22篇宜兴市人民医...
  • 3篇江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2篇刘怡文
  • 7篇曹志宏
  • 4篇史叶锋
  • 3篇吴立伟
  • 3篇朱玉娟
  • 3篇单海荣
  • 2篇秦振乾
  • 2篇周伟民
  • 2篇谢文超
  • 2篇吉爱兵
  • 2篇袁雪锋
  • 2篇闵志刚
  • 1篇罗一烽
  • 1篇程伟
  • 1篇耿道颖
  • 1篇肖献秋
  • 1篇芮春朵
  • 1篇袁戴海
  • 1篇先正元
  • 1篇洪岩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镇江医学院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的CT诊断(附37例报告)
1998年
刘怡文
关键词:鼻咽癌CT
纵隔肿瘤的CT诊断
2003年
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临床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六分区法划定肿瘤部位,结合密度判定肿瘤的性质来源。结果a)不同质地的纵隔肿瘤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b)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结论CT检查对纵隔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数肿瘤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做出明确诊断。
刘怡文
关键词:纵隔肿瘤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
一种长链非编码RNA的应用和生物制品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长链非编码RNA作为分子标志物在诊断或治疗前列腺癌的生物制品中的应用,所述长链非编码RNA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的转录序列,或SEQ ID No.1...
谢益敏刘怡文周伟民秦振乾袁雪锋蒋佳伟储和真
文献传递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分析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此类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的非肿块型乳腺癌病例的钼靶X线征象及其病理资料。结果:微钙化23例;结构扭曲9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5例;弥漫性改变1例。结论:微钙化、结构扭曲、局灶性不对称及单侧弥漫性改变等均是非肿块型乳腺癌重要的X线征象,注重这些征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减少这类乳腺癌的漏误诊。
史叶锋刘怡文
关键词:乳腺肿瘤钼靶摄影
肩胛骨孔的MSCT表现及法医学意义
2021年
目的研究肩胛骨孔在多排螺旋CT的表现,总结发生率和分型,归纳其与骨折的区别,以指导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方法在某医院1个月内进行胸部CT检查的7649例患者中筛选出有肩胛骨孔的病例,对肩胛骨孔进行分类并描述其CT特征。结果共筛选获得有肩胛骨孔的患者464例,男性的肩胛骨孔发生率(6.64%)显著高于女性(5.37%)(P<0.05)。肩胛骨孔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缺失,孔的边缘骨质均较光滑,周围骨质厚薄较为均匀,形态自然。其中1型肩胛骨孔位于冈上窝的外侧,最为多见,形态大小较为固定;其余3型肩胛骨孔的位置各异,形态与大小均不规则。结论1型肩胛骨孔为特异性结构,易与骨折区分;鉴别其余类型肩胛骨孔和骨折时需要结合案情、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
盛雪霞吴小雨闵志刚徐龙袁戴海刘怡文葛继元谈欣单海荣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多层螺旋CT
MS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MSCT血管造影(MSCT angiography,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6年10月46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MSCTA特点、临床结果和随访CT改变,并作Sakamoto分型。结果:MSCTA可以良好的显示夹层破口位置、内膜片、真假腔及假腔内血栓;其中SakamotoⅠ型11例,Ⅱ型4例,Ⅲ型26例,Ⅳ型5例;破口距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起始部(25.2±6.5)mm;夹层范围(75.4±4.3)mm。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其中保守治疗44例,腔内支架置入2例。随访MSCTA显示SMA完全重塑2例,部分重塑9例,没有变化33例。结论: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显示SISMAD,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评估。
严肃单海荣刘怡文闵志刚吉爱兵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术
小结节肺癌MSCT表现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回顾分析最大径≤2cm小结节肺癌的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与病理亚型间的相关性,试从影像学角度来评估其侵袭性,指导治疗与随访。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MSCT资料的肺癌(非小细胞癌)患者95例共97个肺结节(最大径≤2cm),按病理亚型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原位腺癌计38个结节归为低侵袭性组,将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计59个结节归为高侵袭性组,归类分析两组病灶的MSCT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侵袭性组中病灶最大径、实性成分比例、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高于低侵袭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灶形状、病灶边界、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毛刺征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病灶最大径分割值为10.2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和81.6%。实性成分比例的分割值为37.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7%和81.5%。结论小结节肺癌的一些MSCT征象有助于鉴别其不同侵袭性,当病灶最大径>10.2mm,实性成分比例>37.4%时,提示其可能已具有较高侵袭性。
史叶锋程伟刘怡文朱玉娟
关键词:肺小结节侵袭性MSCT
高位胆道梗阻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高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15例高位胆道梗阻CT表现。结果15例中,肝内胆管癌1例,肝门区胆管癌6例,肝门区肝癌3例,肝门转移癌2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各有其CT特征。结论螺旋CT扫描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的平面,而且能对疾病做出定性诊断。
曹志宏刘怡文
关键词:高位胆道梗阻CT表现
IVIM定量参数在肾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定量参数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8例肾肿瘤患者,其中ccRCC 23例,包括低级别(Ⅰ~Ⅱ级)18例,高级别(Ⅲ~Ⅳ级)5例;AML 15例。所有患者行常规腹部磁共振检查及IVIM扫描。运用后处理软件生成IVIM参数图。在连续三个病灶较大的层面、瘤旁肾实质及对侧正常肾实质设置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真实扩散系数(slow-ADC)、假性扩散系数(fast-ADC)和灌注分数(f)参数,取其平均值。比较IVIM参数在ccRCC与AML、以及高级别和低级别ccRCC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参数最佳诊断界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ccRCC组内肿瘤病灶、瘤旁肾实质及对侧正常肾实质的各参数差异。结果 slow-ADC及f值在ccRCC与AML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应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985×10^(-3)mm^(2)/s、0.32,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9.6%、87.5%和0.799;91.3%、62.5%和0.796。fast-ADC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slow-ADC、fast-ADC及f值在ccRCC低级别与高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应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74×10^(-3)mm^(2)/s、0.03 mm^(2)/s、0.5,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4.4%、100%和0.956;72.2%、100%和0.822;61.1%、100%和0.8。ccRCC肿瘤、瘤旁肾实质及对侧正常肾实质三者之间的slow-ADC与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st-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ow-ADC及f值可用于ccRCC与AML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分析ccRCC对瘤旁肾实质的影响。
谭冰莹陆蓉曹志宏单海荣刘怡文罗一烽谢文超
关键词:肾肿瘤
肝结核的CT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穿刺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肝结核的CT资料。结果:(1)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增厚及包膜下多发低密度病灶。(2)肝实质型5例,其中又分为粟粒型1例、结节型3例、混合型1例。粟粒型表现为肝弥漫肿大、密度减低并伴有多发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节型表现为肝内局灶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部分有周边性强化混合型1例,混合型同时具有肝浆膜型和结节型的表现。(3)结核性胆管炎1例,仅表现胆管内积气、胆管扩张,可散见胆管壁走行的钙化。结论:粟粒型肝结核,早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除非有结核病史或活检证实,CT诊断价值有限。结节型肝结核和晚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肝结核的诊断。
刘怡文程宝亮
关键词:结核计算机体层摄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