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文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鞘内注射VEG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鞘内重复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神经元和轴突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VEGF组脊髓损伤后每天2次鞘内注射25 ng VEGF,连用1周。每周进行后肢BBB评分,8周后评价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和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手术后VEGF组动物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模型组,在后4周更为明显。VEGF组脊髓腹侧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形态较好,损伤较轻,每高倍视野中血管数目明显多于模型组(P<0.001),caspase-3阳性细胞数少于模型组(P<0.001)。超微结构观察可见,VEGF组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受损较轻,次级溶酶体的数量也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 VEGF对大鼠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变性有保护作用并可恢复损伤神经的部分功能。 刘晓阳 孙建民 崔新刚 蒋振松关键词:鞘内注射 脊髓损伤 CASPASE-3 超微结构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背景:
脊髓损伤严重影响着25万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恢复缓慢,因此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已经证实,许多药物、神经营养因子、组织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是目前主要的脊髓损伤修复措施。其中,终生具有成髓鞘能力的嗅鞘细胞(... 刘晓阳关键词: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嗅鞘细胞移植损伤脊髓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难以自行恢复,嗅鞘细胞具有外周性和中枢性两种胶质细胞的成鞘功能,是修复受损神经最有前途的种子细胞。嗅鞘细胞移植到受损脊髓后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帮助解释嗅鞘细胞发挥修复作用的机制。目的:验证嗅球源性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观察移植的嗅鞘细胞对神经元和轴突组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已制备脊髓模型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注射操作,DMEM/F12组注射DMEM/F12培养基,嗅鞘细胞组注射嗅鞘细胞悬液。每周进行肢体活动BBB评分,8周后取脊髓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评价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并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组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组动物均出现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嗅鞘细胞组优于对照组和DMEM/F12组,在4周后更为明显。组织学观察可见,在嗅鞘细胞组可见有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处。损伤处附近,嗅鞘细胞组脊髓腹侧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形态较好,损伤较轻。而对照组和DMEM/F12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损害严重。嗅鞘细胞组的caspsase-3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和DMEM/F12组。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嗅鞘细胞组的神经纤维和细胞形态均优于对照组和DMEM/F12组。结果表明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恢复损伤神经的部分功能,对受损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刘晓阳 孙建民 崔新刚 蒋振松关键词: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超微结构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1年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新增约30万以上的脊髓伤残者,且大部分为青壮年。脊髓损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学机制和筛选有效治疗措施的重要工具,但其建立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现对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有关动物的选择、麻醉及脊髓损伤方式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晓阳 孙建民 崔新刚 蒋振松关键词:脊髓损伤 动物 嗅鞘细胞联合VEGF对大鼠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嗅球源性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联合鞘内重复注射VEGF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以及二者对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2~3 d大鼠嗅球分离纯化培养OECs,于培养9 d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收集细胞。将75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A组为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B、C、D、E组采用重力打击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B组术后1 d于脊髓损伤部位分4点共注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10μL,并每天2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持续1周;C组同上法分别注射DMEM-F12培养基10μL及重组大鼠VEGF165(recombined rat VEGF165,rrVEGF165)25 ng;D组注射含1×105个OECs的DMEM-F12培养基10μL及生理盐水10μL;E组注射含1×105个OECs的DMEM-F12培养基10μL及rrVEGF165 25 ng。术后1 d及术后1~8周每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定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8周处死实验动物,取材行透射电镜、HE染色观察,并行p75NGF受体(p75 NGF receptor,p75NGFR)、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s-3)、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损伤脊髓修复情况。结果术后E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较快,8周时BBB评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透射电镜和HE染色显示:B组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受损严重;C、D组损伤轻于B组;E组受损最轻,断端间残存组织较多,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完整,神经元呈多角形,有少量空泡化的线粒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B、C、D、E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A组(P<0.05),B、D组明显多于C、E组(P<0.05),C、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vWF阳性血管数多于A、B、D组(P<0.05),但C、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均可见p75NGFR阳性OECs。结论 OECs移植联合鞘内重复注射VEGF可显著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部分恢复损伤神经功能,对受损神� 刘晓阳 孙建民 崔新刚 蒋振松 王国栋关键词:嗅鞘细胞 VEGF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曹操散文研究 曹操生活在汉末武装大族争雄的混乱年代,社会由皇权意志一统的垂直隶属结构转变为各种军事政治势力的平行并存,客观上造成了一个有利于政治和文化个性发展的历史空间。伴随着这一过程,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变革和文学创作也得以长足发展。在... 刘晓阳关键词:散文创作 东汉末年 艺术特质 文献传递 移动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研究 由于无线Internet及移动多媒体数据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大增加。而无线频谱资源非常有限,传统的单天线通信技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利用多天线的空间资源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待开发资源。
... 刘晓阳关键词:移动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分层空时结构 最小均方误差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兔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的实验研究 研究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及调控,纤维蛋白凝胶作为半月板细胞载体修复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培养兔纤维软骨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探索一种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治疗半... 刘晓阳关键词:半月板损伤 纤维软骨细胞 纤维蛋白凝胶 细胞培养 碱性成纤维细胞 文献传递 阿糖胞苷结合神经生长因子体外纯化培养大鼠嗅鞘细胞 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由于嗅鞘细胞终生具有成髓鞘能力,如何利用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是脊髓损伤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阿糖胞苷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嗅球源性嗅鞘细胞纯化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将差速贴壁后的大鼠嗅鞘细胞首先用含10mg/L阿糖胞苷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h,然后用含体积分数为1%胎牛血清和25μg/L神经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嗅鞘细胞的生长变化,采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对细胞及其纯度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嗅鞘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p75染色呈阳性反应,细胞呈双极和三级,伸出细长突出,并渐结成网状,在体外培养的第7天纯度为95%,第9天时为90%,且形态良好。结果提示阿糖胞苷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嗅鞘细胞纯化培养方法。 刘晓阳 孙建民 崔新刚 蒋振松关键词:嗅鞘细胞 细胞培养 阿糖胞苷 神经生长因子 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手术疗效研究 迟发性尺神经炎是第二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为研究其手术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等有关问题,作者对该院1976—1995年和济钢医院收治的30例迟发性尺神经炎进行信访.该研究中,20例行尺神经皮下前移术,其中7例加行神经内松解... 刘晓阳关键词:尺神经 手术 疗效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