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品酌音乐圣殿的甘美之醇——读戴定澄博士的新著《音乐表演在澳门》
- 2006年
- 当今,正值音乐评论学开始在国内悄然走热、各大音乐院校纷相设立音乐评论专业、“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也随之应运而生之际,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的校长戴定澄博士已经将他在澳门积淀了两年多的音乐评论文章凝结为《音乐表演在澳门——戴定澄音乐评论集》一书,由《澳门日报》出版社日前正式出版。
- 刘正国
- 关键词:音乐表演音乐评论圣殿音乐院校
- 杨荫浏十二等程律箫与十二平均律之异名被引量:1
- 2007年
- 刘正国
- 关键词:十二平均律异名《说文》管乐器排箫
-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龢言》析案
- 2021年
- 《甲骨文字研究》是著名古文字学家、“甲骨四堂”之一的“鼎堂”郭沫若先生早年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部专著。《释龢言》是《甲骨文字研究》中唯--篇涉及音乐乐器之名的考释之文。在该篇考释中,郭氏以“和”“龢”为古今字而起论,先援《尔雅·释乐》中的“小笙谓之和”为据,认定“和”字的本义就是“笙”。
- 刘正国
- 关键词:甲骨文字古文字学家古今字
- 论当代辞书史著对“龠”的错误定说被引量:5
- 2008年
- "龠"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件关乎音律音阶的起源乃至华夏礼乐文明源头的神秘吹管乐器。其形制,据汉代以降的历代文献记载,是一种如笛、似笛的"单管"乐器,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其形制及吹法并未真正的失传,至今仍生生不息地活在民间。但在当代的辞书史著中,"龠"却被完全错误地定说为状若排箫的"编管"乐器。我们应当重新检点故籍、尊重历史的成说及当代客观科学的考证,对"龠"的错误定说予以全面的拨谬返正,还"如笛""似笛"的古龠历史之真实。
- 刘正国
- 关键词:单管形训声训
-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被引量:47
- 1996年
-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刘正国1986年5月--1987年6月,中国音乐考古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音乐史学界为之瞩目的大事,那就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一批骨质的斜吹乐管。它们大多为七孔,其精美的制作,近乎齐备的七声,标志着已属完全意义上的...
- 刘正国
- 关键词:贾湖遗址吹管乐器骨笛先秦典籍柯尔克孜族骨质
- 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解谜——中国上古乐史疑案破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中国上古乐事,消逝久远,不可再现。有藉文本传诸后世者,不过一鳞一爪,却也弥足珍贵。今天的古乐史研究,正可依据这些传世文本来钩沉发覆、寻幽探微,以便最大限度地恢复上古乐史的本来面目。然而,文本之籍,古人载述颇多语焉不明,又有怪、力、乱、神杂糅其中,更因年代久远,嬗替无常,其所透露远古乐事的史实真相,早已尘埋沙掩,类多湮没。不少传世文本载述今人殊难解绎,留下了众多的乐史疑案难决。《吕氏春秋·古乐》所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之乐事,便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疑案。
- 刘正国
- 关键词:乐史疑案上古本来面目吕氏春秋古乐
- 相声界“雅俗之争”的美学异想被引量:2
- 2012年
- 相声界的"雅俗之争"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关注,代表"俗"的郭德纲受到部分相声观众的强烈追捧却一直饱受"主流相声界"诟病。借批评郭德纲道德上的问题,来批判郭德纲的相声艺术这是无效的。也并不会使人忽视他在相声艺术上的成功。观众喜欢某位艺术家并非因为他的道德,而仅仅是针对他的艺术。
- 吴巧灵刘正国
- 关键词:相声艺术美学郭德纲观众道德
- 中国贾湖“骨龠”的出土、仿制与舞台呈现被引量:2
- 2014年
- 名闻遐迩的贾湖"骨龠",是中国音乐历史至少已有八、九千年可考的确凿物证,它的出土曾经极大地震动了世界乐坛。本文的作者,历二十多年锲而不舍的研究,继贾湖"骨龠"的考名、测音采样吹奏等研究之外,再一次对贾湖"骨龠"先后两批的总体出土情况、"骨龠"的多孔形制、以及各种仿制研究和近年来竹仿"骨龠"在海内外舞台演奏的呈现等,作了较为整体、翔实的介绍和述论。
- 刘正国
- 关键词:贾湖遗址舞台呈现
- 《弹歌》本为“孝歌”考被引量:15
- 2004年
- <弹歌>,又称<断竹歌>、<作弹歌>、<竹弹谣>.相传为出自黄帝时期的一首古歌谣,其辞日: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刘正国
- 关键词:《弹歌》劳动歌曲民间传说
- 谈谈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理论误识之修正——以《弹歌》古谣和“唢呐”乐管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教学中,有一些异口同声的、似乎是人所共识的说解,实际上却是一种存在着严重问题的误识;当然,这些误识的形成,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缘由或时代局限的。当今之世,随着学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的日趋更新,一些原先的误识理当得到及时的改正和修订;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一些误说,至今仍还在我们的教材和教学中陈陈相因、代代相传。
- 刘正国
- 关键词:《吴越春秋》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