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刚
- 作品数:48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边疆治理的“国家在场”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被引量:7
- 2023年
- “国家在场”既是边疆治理的基础,也是维护、彰显边疆的国家属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治理内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边疆治理的文化视角与“臣民-文化治理”下中华文化支撑着边疆的“国家在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以统一国民身份体系为国家治理依托的同时,辅之以边民的“民族”身份实施差别治理以加快边疆发展,边疆的国家在场以制度、族际、发展的方式予以体现。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理念和边疆社会的整体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以边民的国民身份为基础的区域治理,凸显了边疆治理的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属性和整体国民内涵。面对“两个大变局”的当下,以边疆治理现代化为取向、以铸牢边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保障边民的合法权益为基础,通过各族人民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新时代边疆治理“国家在场”的新意蕴。
- 刘永刚侯红霞
- 关键词:边疆治理国家在场
- 国族、国族建设与中华现代国家被引量:6
- 2016年
- 因现代民族与国家融合而成的民族国家,民族尽显其政治属性的同时,国家也以其民族性为本质内涵。内忧外患背景下开启的中国模仿式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其基本特征是以"中华民族"为国家民族凝聚中国各族民众建立中华现代国家。新式知识阶层组建现代政党组织、动员、整合各族民众的建国过程中,"中华民族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开政治整合与社会一体化。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及其建设既是中华现代国家建立的政治基石,也是中国疆域治理的基础性政治保障。
- 刘永刚
-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认同政治
- 现代民族-国家:国家治理的新范式被引量:1
- 2019年
- 现代国家是依托于“民族”而形成的有别于传统王朝国家的新形态国家治理范式。其以“民族”为载体对外宣誓国家主权的同时,也确立了对内以个体为基础的国民国家体系。国民的国家与民族的国家的内外双重属性的获得与实现,均是基于现代属性的“民族”的发现与成功建构。同时,作为新型治理范式的民族国家其治理目的与功能的实现,则完全取决于国家民族的聚合性特征与国民性价值。持续的国家民族建设,既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石。
- 刘永刚
- 关键词:民族国家治理范式
- 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模式与民族差异包容被引量:2
- 2013年
- 多民族国家是现代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共同体,国内成员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使得多民族国家的结构模式与制度选择均将国内民族的差异与多样包容其中。虽然在国家结构上存在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但多民族国家均面临着可能的民族认同问题。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利益诉求的多元性,迫使国家结构呈现混合特征。这种国家制度的调适甚至重构,既体现着现代国家对于国内民族成员利益的尊重与平等的维护,也彰显着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民族社会对于国家有效且持续的影响力。
- 刘永刚
-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
- 边疆治理视野下跨界民族成员的身份选择与公民身份建构——以云南省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处于国家中心之外、疆域之内、跨国界而居的跨界民族是国家疆域治理的特殊对象。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治法律、文化心理、公民文化等途径构建跨界民族成员的公民身份时,边疆社会落后、文化心理联系薄弱、现代政治文明缺乏等状况导致了跨界民族成员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公民合法权益未能匹配的客观现实,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身份选择困境与国家认同问题。跨界民族成员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事实公民权益的匹配当是实现国家边疆治理的客观基础。
- 刘永刚
- 关键词:公民身份跨界民族边疆治理国家认同
- 中国边疆治理的文化范式:历程、内涵与功能
- 2020年
- 边疆的国家属性,决定了边疆治理的国家文化意涵。作为有着悠久文明的中国边疆地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虽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重大变革,但以文化为途径与内容的治理范式清晰可见,维护国家统一、彰显国家属性、推动边疆发展的治理内涵也一以贯之。对内整合、对外辐射的治理功能,既以悠久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底色,也在中国边疆实践中有效彰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既要在边疆地区加强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各民族团结,更要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整体国民为载体培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刘永刚徐飞
- 关键词:边疆治理文化范式
- 合作治理:中国陆地边疆治理的多元关系及实现路径被引量:2
- 2017年
- 边疆的国家属性决定了边疆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边疆的国家特征。世界全球化进程给中国的陆地边疆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打破政府一元的边疆治理模式,建构国家、政党、社会纵横联动、协同共治的合作治理体系是陆地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在以国家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取向的陆地边疆合作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元主体合作的政治中心与组织保障,国族机制与边疆治理政策的整合是基础路径,边疆地方政府是合作治理的元中心,民主法治建设营造的制度环境是合作治理的关节点。
- 刘永刚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民族国家理论多学科研究成果述评
- 2015年
- 民族国家发轫于西欧,是国家形态演进的一种基本形式。随着民族国家向全球的扩展,民族国家世界体系逐渐形成。学界对民族国家的研究不断深入,学术成果也逐渐丰硕。然而,由于各学科的研究理论、方法及范式相差甚远,因而在其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等理论问题方面尚未达成全面一致的认识。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认识、理念和理论,已经不可能对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构建与建设、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关系等问题中不断变化的现实进行合理有效的阐释,须有学术自觉以适应已经变化的时代,并锐意进取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与解释理论。
- 钟贵峰刘永刚
- 关键词: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 民族互嵌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治理路径被引量:9
- 2022年
- 民族互嵌是中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进程的现代呈现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人口普遍跨区域流动的现实表征。民族互嵌社区在承担一般社区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同时,因其公共属性和居民族属的多元结构,决定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特有内涵与社会治理功能。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时代,全面推进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通过以社区为单元供给为社区各族居民共建共享的公共产品、社区文化、公共生活推动并扩大了社区的共同性,并全面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之中。民族互嵌社区以尊重差异、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为取向,以各族居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社会治理路径。
- 刘永刚胡玲惠
-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中国边疆治理中的政治建设论纲
- 2017年
- 边疆的国家属性,决定了边疆治理中政治建设的中心地位。因地缘政治、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经济格局而呈现的特殊性,使得边疆地区的政治建设既具备国家政治建设的普遍属性,也呈现为独有的区域特征。政党建设推动的边疆族际政治整合、中华民族国族机制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以法为中心的边疆治理体系革新、以互惠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府际关系建构等,均体现出政治建设中鲜明的边疆特色。边疆治理中政治建设的直接成果是政治稳定与社会繁荣,而实现途径则是边疆治理体系的革新与治理能力的重构。
- 刘永刚
- 关键词:政党建设中华民族法治文化府际关系边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