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87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芽孢杆菌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正>环状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D-毗喃葡萄糖基以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成的环状低聚糖,由于CD分子具有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内部疏水、外部亲水,可将许多化学物质包接在其环形空隙中,从而改变这些被包...
- 许波刘海燕黄遵锡慕跃林唐湘华杨云娟王晓燕
- 文献传递
- 枯草芽孢杆菌AS1.398中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20
- 2005年
- 将编码枯草芽孢杆菌AS1.398 的中性蛋白酶功能区和包含前导区序列(“pro”序列)在内的全长基因克隆到酵母整合型质粒pPIC9K中,电转化His4 缺陷型巴斯德毕赤酵母SMD1168,通过MD-G418平板、PCR方法筛选和鉴定重组子。重组子发酵液经SDS-PAGE分析和酶活测定表明,枯草芽孢杆菌AS1.398的全长中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泌至培养基中,分子量约为43kD。经甲醇诱导培养后,发酵液中的中性蛋白酶活力达20000 U/mL。
- 许波黄遵锡陈金全杨云娟刘海燕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毕赤酵母
- 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LZ10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 2006年
-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催化淀粉水解为环状糊精的酶。以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LZ10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pH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并对该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及验证,最终确定该菌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玉米粉2.5%,黄豆粉5%,NaCO30.2%,K2HPO4.3H2O0.13%,MgSO4.7H2O0.02%,pH为9.0。在该条件下,菌株LZ10产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酶活可达892.86u/mL酶液。
- 刘海燕许波黄遵锡
- 关键词:微生物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条件
- β—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及其产生菌的初步研究
- 环状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D-吡喃葡萄糖基以α-1,4葡萄糖苷键连接成的环状低聚糖。根据葡萄糖基数目不同,CD混合物中一般为α、β、γ-环状糊精,它们结构上的不同使其性质差异很大。β-CD的中空圆...
- 刘海燕
- 关键词: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
- 文献传递
- 产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发酵条件和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催化淀粉等水解为环状糊精的酶,环状糊精因其特有的理化性质,在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以一株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LZ-10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菌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pH进行了单因子分析,并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最终得到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对粗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为9.0,酶学特性非常适合于环状糊精的工业化生产。
- 刘海燕许波黄遵锡李桂花
- 关键词:发酵条件酶学性质
- 环状糊精的性质和应用被引量:51
- 2004年
- 环状糊精因其特有的结构而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海燕郭秒慕跃林黄遵锡郭秒
- 关键词:环状糊精食品工业
- 环状糊精在生物法处理废水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用生物法进行污水的处理,因其环保高效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废水中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生物淤泥的脱毒能力会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害。概述了环状糊精的结构、性质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将环状糊精应用于生物法废水处理,以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可解决上述问题。
- 刘海燕许波黄遵锡
- 关键词:环状糊精生物法废水处理
- X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研究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X公司为例,对其薪酬体系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系统的优化设计研...
- 刘海燕
- 关键词:薪酬管理薪酬制度薪酬结构薪酬战略
-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是催化淀粉等合成环状糊精的酶,环状糊精由于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能将多种化学物质包接在其环形空隙中,因此在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来源、酶学性质、作用机理、筛选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 许波黄遵锡陈宝英刘海燕
- 关键词:环状糊精酶学性质分子生物学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
-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科学写作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培养被日愈重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为主的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塑造,而科学写作的能力培养是体现科学思维的必由之路,也是将所...
- 刘海燕
- 关键词:科学写作高中生物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