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贫血
  • 11篇重型
  • 11篇重型再生障碍...
  • 9篇细胞
  • 8篇障碍性
  • 8篇小鼠
  • 7篇贫血模型
  • 7篇骨髓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障碍性贫血
  • 5篇骨髓瘤
  • 4篇重型再生障碍...
  • 3篇凋亡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小鼠脾脏
  • 3篇节性

机构

  • 25篇南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哈尔滨血液病...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康圣达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5篇刘海燕
  • 15篇刘红
  • 13篇林赠华
  • 7篇黄红铭
  • 7篇陆伟
  • 4篇孙峰
  • 4篇张亚平
  • 3篇王旭丽
  • 3篇杨熙
  • 3篇徐瑞容
  • 3篇王信峰
  • 3篇钱娟
  • 2篇戚菁
  • 2篇于晓棠
  • 2篇周鹭
  • 2篇陈秀芳
  • 2篇宋国齐
  • 2篇姜胜华
  • 2篇李俊宏
  • 2篇童来根

传媒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交通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医药高职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鹿龙再生汤对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脾teff细胞T-bet和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鹿龙再生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模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脾CD4+CD25-细胞(teff细胞)中T-bet、GATA-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IFN-γ腹腔注射加白消安灌胃的方法建造40只再障小鼠模型,分别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一般浓度、5倍浓度和10倍浓度的鹿龙再生汤进行灌胃治疗,分别归为再障组、再障小剂量组、再障中剂量组和再障大剂量组(n=10);另取40只正常小鼠按上述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分别归为正常组、正常小剂量组、正常中剂量组和正常大剂量组(n=10)。通过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观察用药后各组小鼠的骨髓造血变化,免疫磁珠分选各组小鼠脾teff细胞,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脾teff细胞T-bet、GATA-3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再障组相比,再障中剂量组和再障大剂量组小鼠的骨髓造血有所恢复,尤其是再障大剂量组。(2)再障大剂量组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脾teff细胞T-bet基因mRNA的表达、T-bet/GATA-3的比值较再障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GATA-3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大剂量鹿龙再生汤可改善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脾teff细胞的T-bet、GATA-3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钱宇姜胜华林赠华刘红王旭丽刘海燕孙峰
关键词:T-BETGATA-3
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本研究探讨初治MM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01-2019-12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在治疗前行PET/CT检查的初治MM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骨病类型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等PET/CT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7例初治MM患者,男女患者比例为1.19∶1.00,平均(66.0±9.7)岁。其中42例伴骨质破坏患者的骨质破坏区SUVmax>4.75者24例(57.1%)。18例伴髓外病灶患者中髓外病灶SUVmax>4.00者14例(77.8%)。Mann-Whitney U检验提示,患者不同骨病类型间DS Plus分期(P=0.027)及年龄(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破坏区的SUVmax与骨髓浆细胞比例(P=0.017)、ISS分期(P=0.008)、血清白蛋白(P=0.009)及β2微球蛋白(P=0.008)呈相关关系。髓外病变SUVmax与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P=0.021)。结论:PET/CT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对于初治MM患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洪乐旻王信峰郭丹刘海燕张晨露蒋依憬蒋钰雯卢玲黄红铭
关键词:PET/CT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恶性血液病患者RNPC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研究RNPC1基因在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32例难治的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和10例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NPC1 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RNPC1基因阳性率的差异。结果:RNPC1基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血病组与淋巴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PC1基因过度表达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唐青青刘红丁润生孙峰尹红陆伟李俊宏刘海燕陈秀芳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通过提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全血样本的总RNA,设计RT‑qPCR特异性引物,并RT‑qPCR验证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lncRNAs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正...
黄红铭郭丹戚菁刘海燕卢玲
文献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探讨
刘红林赠华姜胜华刘海燕宋国齐杨力孙峰周鹭钱文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A)是一类免疫因素引起的造血干和(或)祖细胞损伤的骨髓衰疾病,可引起贫血、出血和感染等临床表现。作为一组极易误诊且死亡率极高的造血系统重症,正确诊断此类疾病并因症施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课题从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过度衰老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模型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过度衰老的机制。 方法选择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SAA组20只。应用白消安灌胃联合IFN-γ腹腔注射诱导建立SAA小鼠模型;分离培养两组小鼠的BM-MSC。观察BM-MSC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情况;比较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 SA-β-gal)的染色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正常组小鼠的BM-MSC细胞呈纺锤状、边界清晰,应力纤维平行排列、整齐;而SAA小鼠的BM-MSC细胞体积增大,呈平铺、边界不清状,应力纤维紊乱模糊。CCK-8结果显示,SAA小鼠的BM-MSC的增殖速率较正常组缓慢,在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小鼠BM-MSC的G0/G1期细胞比率[(77.461±1.567)%对(46.045±2.055)%,t=-34.384,P〈0.001]、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75±11)%对(28±8)%,t=15.454,P〈0.001]较正常组升高;SAA小鼠BM-MSC的mTOR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小鼠。 结论SAA小鼠模型中BM-MSC是衰老的MSC,且mTOR通路激活可能是导致其衰老发生的机制。
欧议清刘海燕陆伟闻梦静刘红
关键词:贫血间质干细胞衰老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评估乙肝病毒(HBV)感染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搜索筛选文献,最终纳入11项研究,包括219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1884例HBsAg阴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结果:治疗前(OR=3.24,95%CI:2.03~5.20,P=0.000)、治疗中(OR=4.75,95%CI:2.95~7.67,P=0.000)、治疗后(OR=2.91,95%CI:1.85~4.58,P=0.000)MM患者肝损伤与慢性HBV感染有关;HBV再激活与慢性HBV感染有关(OR=33.31,95%CI:12.71~87.29,P=0.000)。年龄<60岁、更高级别DS分期和ISS分期以及进行ASCT与患者慢性HBV感染无关。慢性HBV感染与MM患者的预后不佳有关(HR=2.47,95%CI:1.54~3.97),但存在研究异质性。根据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分成两组,结果显示单变量组(I2=56.0%,P=0.103)和多变量组(I2=0.0%,P=0.372)研究异质性均较前下降,单变量组(HR=1.32,95%CI:1.01~1.73,P=0.042)和多变量组(HR=4.02,95%CI:2.76~5.86,P=0.000)慢性HBV感染均与患者预后不佳有关。结论:Meta分析证实慢性HBV感染与骨髓瘤患者的预后不佳有关。
卢玲蒋钰雯张晨露蒋依憬洪乐旻黄春群卢金凤范洪明陈亦凡郭丹刘海燕黄红铭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乙型肝炎病毒预后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凋亡的研究
林赠华刘红陆雯萍陆伟刘海燕于晓棠张亚平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其中3例行全相合异基因移植,1例行半相合异基因移植。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呈完全嵌合体状态,粒细胞中位植活时间为11(11~12)d,血小板中位植活时间为12.5(11~13)d。2例出现aGVHD,其中Ⅰ度1例,Ⅳ度1例;2例出现cGVHD,1例为局限性,1例为Ⅳ度肠、肝cGVHD;1例出现消化道粘膜炎,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EB病毒定量升高,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疗效显著,使用外周血干细胞进行半相合移植值得推广。
沙雨鸥王信峰杨熙宋国齐刘海燕周鹭黄红铭徐瑞容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吖)联合白消安诱导建立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IFN-γ腹腔注射联合白消安灌胃诱导建立BALB/c重型AA模型小鼠(联合组),以正常组、IFN—γ组和白消安组(各16只)为对照。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分选纯度及凋亡率,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蛋白激酶B(Ak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凋亡率为(33.21±0.65)%,较正常组[(27.38±1.89)%]、IFN—γ组[(17.62±1.05)%]和白消安组[(21.58±0.6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TGF—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0.30±0.05和0.17±0.05,较其他3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联合白消安诱导的重型AA模型小鼠的脾脏Treg细胞存在过度凋亡现象,这可能是AA患者Treg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而Akt和TGF.B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在其过度凋亡中起一定作用,相关实验结果可能为AA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陆雯萍林赠华刘红陆伟刘海燕王旭丽
关键词:细胞凋亡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