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鲁迅与女性主义的契合与分殊被引量:3
- 2010年
- 鲁迅杂文的部分篇什或驳斥"厌女文化",为女性辩诬和正名,或揭示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规训"机制,呈现出与当代女性主义立场一定程度的契合;而鲁迅小说中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承载负面意义的女性形象则渗透着父权文化的评判标准,提示着鲁迅小说与女性主义立场的分殊和在审美方面的缺失。
- 刘淑玲邓芳宁
- 关键词:女性主义规训
- 沈从文的文学观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定位被引量:9
- 2004年
- 在沈从文的文学观念中,文学的独立意义是其核心内容,他的创作、批评乃至一切文学活动都与此相关。20世纪30年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就是他通过编辑实践向“白相文人及海派习气”宣战,在政治和商业操纵之外为文学生产寻找新的生长点的成功范例。
- 刘淑玲
- 关键词:文学观念
- 吴宓与方玮德被引量:2
- 2007年
- 忘年为契友,同病许知音。令伯身先弱,相如渴久侵。逾闲丛世谤,守礼耐孤衾。诗序迟刊就。铨衡识内心。
- 刘淑玲
- 关键词:吴宓诗人诗歌观
- 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被引量:6
- 2008年
- 萧乾是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员,也是京派文学的重要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他以这个刊物为依托,组织起了一支强劲的书评队伍。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证明了京派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与影响,并有力地传递着京派作家的文学理念,即保持文学独立性,坚守"独立"和"公正"的批评原则。
- 刘淑玲
- 关键词:京派作家书评文学理念
- 施蛰存: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被引量:1
- 2008年
- 在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施蛰存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小说创作,表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将人物的心理过程展现得细腻曲折而富有层次,对人的无意识领域的把握和分析堪称独步,是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
- 刘淑玲
- 关键词:心理分析小说
- 《人海微澜》与新人文主义
- 2012年
- 《人海微澜》是一部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的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署名凫公。这部小说得到了当时北京知识界的关注,并被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吴宓推举为当世说部第一。然而文学史叙述中这部小说几乎不被提及,本文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钩沉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其别样爱情叙事的解读,探究这部作品与吴宓等人所信奉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关联。
- 刘淑玲
- 关键词:爱情叙事新人文主义
- 《大公报》文艺副刊与现代主义诗潮中的京派诗歌被引量:1
- 2005年
- 《大公报》文艺副刊是一份与京派作家的文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刊物。1930年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更是京派诗人的重要园地,它以其独特的角度记录了京派诗人在1930年代的诗歌活动,展示了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以及作为群体的京派作家对现代主义诗潮在1930年代的勃兴所做的努力。
- 刘淑玲
- 关键词:《大公报》文艺副刊现代主义诗潮
- 由消闲趣味的通俗读物到京派文学阵地——京派作家对《大公报·小公园》的改造被引量:1
- 2005年
- 1935年,沈从文推荐萧乾到《大公报》馆工作,主编副刊《小公园》。《小公园》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副刊.以市民阶层为主要的读者对象,以轻松、趣味和消闲为主要特征。萧乾到任后使它的面貌完全改观,成为一个纯文学副刊,作品的文学水准大幅度提高,不到两个月就变成了京派文学的重要阵地。萧乾对《小公园》的改造是在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帮助下进行的,具体的实施者是萧乾本人,实施过程却是京派作家的一次共同行动。通过改造《小公园》,可以看到京派作家如何运用媒体作为阵地培养青年作家,传播文学观念,扩大文学影响。
- 刘淑玲
- 关键词:阵地文艺副刊公园
- 《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被引量:13
- 2004年
- 作为现代传播媒体,《大公报》独特的存在方式对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它论政而不参政,经营不为赢利,始终保持着只对时代发言不参与党派政治的文人立场。这个空间下聚集起来的作家群和他们的文学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格局中也同样具有独特性。他们希望文学超越政治影响,保持自身的纯粹和完美,与革命文学的宏大叙事和政治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对作家个人身份自由性的重视,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领域。
- 刘淑玲
- 关键词: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