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焱

作品数:31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犯罪
  • 5篇教育
  • 4篇刑法
  • 4篇故意
  • 3篇文化
  • 3篇文化冲突
  • 2篇道德
  • 2篇刑法规制
  • 2篇刑事
  • 2篇亚文化
  • 2篇肇事
  • 2篇伤害罪
  • 2篇少年
  • 2篇思想道德
  • 2篇司法
  • 2篇体育
  • 2篇青少年
  • 2篇重伤
  • 2篇罪刑
  • 2篇未成年

机构

  • 31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作者

  • 31篇刘焱
  • 7篇张晶
  • 1篇解立
  • 1篇余其刚
  • 1篇于洪群
  • 1篇孔亚伟
  • 1篇徐刚
  • 1篇李子煊
  • 1篇胡婷婷

传媒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青少年犯罪问...
  • 2篇中国卫生法制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法学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理论建设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校园生活与学习抽样调研分析
2013年
当前,大学校园生活与学习现状反映着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通过问卷抽样调研分析,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恋爱与性观念进一步开放、网络使用总体适度、课堂学习与考试诚信方面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以期为改进大学教育与矫治大学生不良行为提供参考。
刘焱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被引量:5
2006年
在犯罪的原因系统中,犯罪人的主观因素是犯罪个体原因之一,而犯罪欲则是一切故意犯罪产生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前提。抑制犯罪欲是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要抑制犯罪欲,必须通过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们控制、纠正自身犯罪欲望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无法有效控制自身犯罪欲望的人,应加强条件预防,从外因上预防犯罪。针对已经违法犯罪的特殊群体,加强有效的特殊预防,减少其对社会反复进行危害的可能性。在大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今天,不仅要在理论上探讨罪因,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是把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尽快运用于实践中,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张晶刘焱
关键词:犯罪犯罪心理
文化冲突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群特征和成因探析被引量:6
2006年
青少年从越轨行为的产生到步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其中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生理与心理的转变,也包括其所接触的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量的案发事实表明,身处亚文化群中的青少年是非常危险的,而当前我国的青少年亚文化群又确实开始显现泛滥之势,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认识与控制青少年亚文化群,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进而大幅度降低犯罪率,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重要课题。
张晶刘焱
关键词:文化亚文化青少年犯罪
论见危不救行为的治安违法化被引量:1
2018年
见危不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性是社会的普遍共识,但是长期以来是否需要在刑法中增设见危不救罪一直处于肯定论与反对论的僵持局面,导致这一危害行为长期脱离法律的有效规制。鉴于此,《刑法》的前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有所作为。将见危不救行为纳入该法予以规制,没有入刑那么大的困难,一方面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如果有效则无需再动用刑法),一方面如果效果不佳,则为将来入刑做出进一步有实践依据的立法准备。
刘焱
关键词:见危不救治安管理处罚
论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罪名认定被引量:3
2018年
对特定人传播艾滋病行为的罪名认定一般有传播性病罪说、故意杀人罪说、故意伤害罪说和建议增添故意传播艾滋病罪说。艾滋病并非性病。其致人死亡的效果,从当前医学快速发展、艾滋病已开始并将具有一定可控制的角度看,将逐步远离故意杀人的一般社会观念,因而界定为故意杀人罪将越来越不合适。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与钝器伤等一般伤害具有一致性,将该行为纳入故意伤害罪予以规制大体能够实现罚当其罪,其合理性会逐渐上升。
刘焱
关键词:故意伤害罪重伤
设立“虐待儿童罪”探析
2014年
处于特殊身心发育阶段的儿童,应当成为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设立虐待儿童罪,可有效加强对儿童人身权利的全面保护。虐待儿童罪保护的客体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犯罪主体可以设定为除亲生父母外的一般人,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儿童情节恶劣,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刘焱
关键词:虐待儿童情节恶劣主观故意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情节量刑均衡的比较论证被引量:2
2008年
罪刑应当均衡,但是实然与应然的状态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仅看"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情节的量刑,轻重没有明显的不妥,但当与其他同等量刑档次犯罪及其情节相比较时,便会发现存在着罪刑不均衡之嫌。是本罪的该情节量刑轻了,还是他罪的量刑重了,亦或其他?这是罪刑均衡理论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具体细节问题。
刘焱
关键词:罪刑均衡故意伤害重伤量刑
嫖宿幼女罪分解归入强奸罪与猥亵儿童罪及立法修订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嫖宿幼女罪的客观方面分别与强奸罪和猥亵儿童罪的一部分相重合,可以将该罪归入后两个犯罪中,减少冗余罪名及引发的司法适用中的矛盾和民众的不满。这样处理对幼女的身心健康的法益保护范围不会减少,而定罪界限更加明确。归入两罪后,对强奸罪中嫖宿幼女量刑情节进一步细化,通过刑法修订增设猥亵儿童罪加重的构成要件,能够进一步有效从严打击相关犯罪。
刘焱
关键词:嫖宿幼女罪强奸罪猥亵儿童罪
徇私枉法罪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被引量:3
2006年
徇私枉法罪作为我国现行刑法渎职罪中的重要罪名之一,在捍卫司法公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说刑事司法是社会正义的保障,那么徇私枉法罪的设定就是该“保障”的保障。现行刑法第399条第一款关于本罪的罪状描述是相当客观、细致的,但鉴于司法实践中具体违法行为的复杂多样,使得本罪在具体适用时产生了一些新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探讨和厘清。
刘焱孔亚伟
关键词:徇私徇情
竞技体育人身伤害的刑法规制研究初探
从我国当前竞技体育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出现的新情况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的刑事立法与司法,结合竞技体育自身特点及体育法的相关规定,探讨竞技行为伤害、兴奋剂服用伤害与赛场观众暴力伤害等严重危害广大体育运动者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余其刚刘焱
关键词:竞技体育生命健康权刑法规制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