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业成

作品数:72 被引量:38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病毒
  • 18篇血清
  • 14篇肝炎
  • 10篇综合征
  • 10篇慢性
  • 8篇蛋白
  • 8篇登革热
  • 7篇严重急性
  • 7篇严重急性呼吸
  • 7篇纤维化
  • 7篇呼吸综合征
  • 7篇急性呼吸
  • 7篇病毒性
  • 6篇登革病毒
  • 6篇毒性肝炎
  • 6篇严重急性呼吸...
  • 6篇急性呼吸综合...
  • 6篇肝脏
  • 6篇肝组织
  • 6篇病毒性肝炎

机构

  • 66篇广州市第八人...
  • 11篇暨南大学
  • 5篇广州市传染病...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军区联勤...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军区疾病...
  • 1篇广东省临床检...

作者

  • 72篇卢业成
  • 25篇唐小平
  • 24篇陈万山
  • 23篇尹炽标
  • 18篇张复春
  • 18篇杨湛
  • 13篇龚兰
  • 10篇罗洁
  • 10篇雷春亮
  • 10篇贾卫东
  • 9篇易俊卿
  • 7篇肖艳华
  • 7篇陈星
  • 6篇王建
  • 6篇江振友
  • 6篇宋伟南
  • 5篇王少珍
  • 5篇邝燕玲
  • 5篇刘丽儿
  • 4篇姚细安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94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2002-2003年1032例登革热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登革热(DF)1型流行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1032例DF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细胞培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登革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1032例DF患者的年龄在55天龄~91岁,平均(34.7±13.2)岁,男女性别比为1.03∶1。该病的潜伏期为2-12天,平均为(5.3±2.4)天。发病高峰期为7-11月份,其中9月份发病数最多,占45.0%。主要爆发点有26个,共有病例675例,占全部病例的65.4%。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90.9%)、全身肌痛(68.4%)、骨痛(48.8%)、疲乏(79.3%)、皮疹(60.1%)、束臂试验阳性(45.3%);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63.3%和60.8%。从54份血清标本中19份分离出病毒,经RTPCR和基因测序证实为登革病毒1型感染。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003年流行株与登革病毒1型柬埔寨流行株及我国1997、1999年登革病毒1型流行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7%、98%。结论广州地区2002-2003年流行的DF为登革病毒1型所致,多数病例符合典型DF的临床表现。
张复春陈燕清卢业成王建陈万山洪文欣
关键词:登革热主要临床表现基因序列分析男女性别比发病高峰期流行株
前S_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 -DNA及其他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 19例乙肝患者、62例其他肝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的前S1抗原和其他乙肝标志物 ,用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乙肝组 [HBsAg( +) ]患者前S1抗原总阳性率为 5 2 0 % ,HBV -DNA总阳性率为 5 0 0 % ;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6 4%、2 2 8%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3 6%、2 2 0 %。其中急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68 6%、18 6%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1 4%、16 3 % ;慢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81 2 %、2 4 2 %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8 8%、2 5 8% ;HBV携带者HBeAg( +)组、HBeAg( -)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 74 1%、2 5 0 %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0 4%、2 2 2 % ;非乙肝组 [HBsAg( -) ,包括其他肝病和健康人对照 ]的前S1抗原及HBV -DNA阳性率均为 0。结论 前S1抗原与HBV -DNA及HBeAg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前S1抗原是一个能较好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 ,对乙肝的预后判断以及抗病毒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陈万山卢业成
关键词:前S1抗原乙肝标志物
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1/2)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的质量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广州万孚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1/2)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检测不同来源样本的能力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分别采集1 183名受检者[包括514名HIV-1感染者、86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3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20名梅毒感染者,10名类风湿病人、520名正常人]的血浆样品和口腔黏膜渗出液样品,以广州万孚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1/2)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作为考核试剂,以北京玛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口腔黏膜渗出液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和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分别作为参比试剂1和参比试剂2。用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1平行检测口腔黏膜渗出液样品,对来自同一受试者的血浆样本使用参比试剂2进行检测,采用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MP Biomedicals Asia Pa-cific Pte.Ltd)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作为第三方试剂进行复核。评价考核试剂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结果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1的阳性符合率为99.61%,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为99.83%;与参比试剂2的阳性符合率为98.06%,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均为99.15%。广州万孚公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1/2)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对口腔黏膜渗出液样本的敏感性为98.25%(95%CI:97.12%~99.38%),特异性为100%(95%CI:99.91%~100%)。结论考核试剂在口腔黏膜渗出液样本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鲍作义刘永健耿海山崔为国卢业成李敬云
关键词:敏感性特异性
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各类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92例经肝活检证实的各类肝炎患者血清PA、ChE水平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并将其与肝组织活检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为G1~G4级,纤维化分为S0~S4期。炎症轻重两组间PA、ChE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PA、ChE逐渐下降,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逐渐升高,且S4与S0~S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A、ChE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PA、ChE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炎症活动水平且能较敏感地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较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龚兰卢业成唐小平尹炽标杨湛雷春亮贾卫东
关键词: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类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程中的血清酶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总结1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ARS患者ALT和A...
卢业成唐小平尹炽标雷春亮罗洁龚兰贾卫东
关键词:严重呼吸综合征血清酶肺损害
文献传递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1型登革热病毒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登革热1型病毒(DV1)TaqMan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根据DV15′端非编码区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用4个血清型DV标准毒株为对照,收集40份DV1临床血清为检测标本。通过对DV1标准毒株RT-PCR后,采用体外转录方式获得RNA模板作为阳性对照,检测所建立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取DV-IgM/IgG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将TaqMan荧光定量PCR和DV-IgM/Ig GELISA进行敏感性比较。结果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约为每反应10个基因拷贝。发病后不同时间采集的登革热患者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为:发病1~3d的患者RT-PCR阳性检出率最高(81.25%);4~6dELISA-IgM检出率最高(85.00%);7d后ELISA-IgG检出率最高(75.00%)。结论在登革热的早期诊断中建立的RT-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作为DV1的快速诊断方法。
白志军刘建伟洪文艳任瑞文陈万山卢业成张复春方美玉林立辉
关键词:荧光定量RT-PCRTAQMAN探针
HIV感染者血浆新喋呤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血浆新喋呤(Npt)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29例HIV感染者和39例健康成人的血浆Npt水平,同时检测其CD4+T淋巴细胞数和HIV病毒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血浆Npt水平(24.10±26.03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20±0.57nmol/L);随着病情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97,P<0.05),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3,P<0.001)。结论血浆Npt可作为HIV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
卢业成陈星姚细安肖艳华陈万山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新喋呤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B、C分型及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oatitis B,CHB)患者病毒B、C分型及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376例,分别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采用荧光定量PC...
肖艳华易俊卿陈伟烈卢业成杨湛
关键词:肝脏病理学HBV基因型
文献传递
2003年广州市登革1型病毒流行株的分离及NS2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对广州市区2003年仲夏一批疑似登革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确诊,并从基因水平分析流行株的可能来源。方法用免疫层析法(ICT)检测早期疑似患者的DV-IgM和IgG抗体;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分别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对所分离到的毒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并与国际参考株及国内流行株相应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推测本次流行株的可能来源。结果发病5d内患者DV-IgM抗体阳性率为56.5%(13/23),发病5~10d的患者DV-IgM抗体阳性率为66.7%(16/24);DV-IgG抗体无1例阳性。从18份发病5d内患者的血标本中分离病毒7份,经RT-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证实为DV1感染;用RT-PCR检测30份早期患者血标本,患者的阳性率为83.3%(25/3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003年流行株与登革1型病毒柬埔寨流行株及我国1997、1999年登革1型病毒流行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7%、98%。所有患者在发病前两个月均在广州市区某大院内居住,无输血史、无外出史。结论2003年广州登革热流行为登革1型病毒感染所致,推测广东可能存在登革1型病毒的疫源地。
卢业成江振友陈万山任瑞文方美玉王少珍程刚锋田小东刘建伟尹炽标
关键词:登革病毒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脯氨酸肽酶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4年
脯氨酸肽酶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卢业成目前临床上确诊慢性肝病必须借助肝穿刺活检的病理学诊断,但肝穿刺活检不可能重复广泛的进行,寻找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一直受到临床及检验工作者的关注。肝内胶原蛋白代谢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1),血中脯氨酸肽酶(...
卢业成
关键词:肝病诊断肽酶肝穿刺活检血清生化指标慢性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