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泽生

作品数:131 被引量:7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金属学及工艺
  • 47篇机械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7篇有限元
  • 17篇静压
  • 15篇超精
  • 15篇超精密
  • 13篇轴承
  • 10篇伺服
  • 10篇静压轴承
  • 8篇压电
  • 8篇压电陶瓷
  • 8篇仿真
  • 7篇有限元法
  • 7篇走丝
  • 7篇线切割
  • 7篇刚度
  • 7篇超声振动
  • 6篇电火花
  • 6篇小孔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伺服阀

机构

  • 125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淮海工学院
  • 2篇沈阳航空工业...
  • 2篇浙江省计量科...
  • 1篇北京市建筑工...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第二炮兵装备...
  • 1篇华北电力设计...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航工业沈阳...

作者

  • 129篇卢泽生
  • 18篇孙雅洲
  • 14篇白基成
  • 13篇郭永丰
  • 12篇王广林
  • 9篇董申
  • 9篇马丙辉
  • 9篇王清明
  • 9篇于雪梅
  • 8篇杜金名
  • 7篇杨亮
  • 7篇姜文锐
  • 6篇潘旭东
  • 6篇曹东海
  • 6篇王明海
  • 6篇王慧峰
  • 5篇邵东向
  • 5篇邓冠群
  • 5篇李朝将
  • 5篇张强

传媒

  • 22篇航空精密制造...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7篇机床与液压
  • 7篇全国高等学校...
  • 5篇制造技术与机...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润滑与密封
  • 3篇工具技术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2007年中...
  • 2篇机械传动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机械工程师
  • 2篇计量技术
  • 2篇液压与气动
  • 2篇电加工与模具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2007全国...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25篇2007
  • 16篇2006
  • 12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1
  • 3篇1990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精密振动切削的超声振子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精密超声振动切削是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对这种切削加工方法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能解决其中振动产生的问题并实现精密加工的要求,研制了用于精密数控车床上的超声振子,其中换能器采用压电夹心式结构,变幅杆采用复合式结构,其功能是产生满足切削加工要求的超声振动,并通过仿真与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设计的变幅杆的性能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最后,进行了精密切削实验,并进行了加入超声振动后与不加振动的车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研究,得出超声车削出的工件表面质量优于普通车削。
卢泽生杨亮宋峥
关键词:超声振动切削换能器变幅杆
液体静压电主轴热态模型(英文)被引量:6
2009年
电主轴是一种高速的主轴部件单元,它是高速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性选择。电主轴独特的内置式电机结构形式,使得其发热问题突出,如果散热状况解决不好,将严重地影响电主轴的正常工作。对于电主轴热态特性研究,分析了电主轴的热源和散热方式,通过有限单元法,对电主轴进行网格划分,求出电主轴中各节点的具体温度值及温度场分布云图,建立了液体静压电主轴的热态数学模型。电主轴热态模型的建立及温度场的分析,可以为电主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卢泽生马丙辉
关键词:电主轴温度场
振动对平面摩擦副静摩擦系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设计了接触平面法向振动的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台,分别进行了平面摩擦副干摩擦时振动条件下的不同材料(45#钢、QT80-2、HT35-61)、不同加工方法(铣削、磨削)、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激振振幅、不同激振频率、不同激振波形等情况的静摩擦系数测量,最后给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静摩擦系数的影响关系。
曹东海卢泽生
关键词:振动干摩擦静摩擦系数
精加工表面的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5
1999年
利用触针式轮廓仪和数据采集系统对精车和平磨加工表面的轮廓曲线进行了测量, 并基于分形几何理论, 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表面分形维数 D 和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D 与 Ra 反映了表面质量的不同侧面,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并不是线性的;对于同种材料, 磨削加工的 D 值比车削时要大; 对于同种加工方法, 碳钢材料的 D 值比铸铁要大; 分形维数有可能揭示材料的可加工性。
李成贵董申卢泽生
关键词:分形维数粗糙度
一种多孔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
一种多孔质气体静压止推轴承,它涉及一种气体静压止推轴承。针对气体静压支撑轴承采用小孔节流气体静压支撑轴承,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及采用整体多孔质气体静压支撑轴承,耗气量大,难以保证孔隙度均匀、渗透率一致、各向同性的多孔质材...
孙雅洲梁迎春刘海涛于雪梅卢泽生
文献传递
挠性接头刚度测量系统中机械结构和转位夹具的设计
本文分析了挠性接头的刚度的测量原理,搭建了挠性接头刚度测量系统,通过对测量装置和转位夹具的设计,实现了挠性接头力矩-转角刚度的测量,进行了挠性接头刚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研制是有效的,测量的重复性精度优于±1%...
王慧峰王广林陶崇德卢泽生
关键词:挠性接头刚度测量夹具设计
文献传递
基于分形理论多孔质石墨渗透率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用于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的多孔质石墨结构的复杂性,从其结构形成机理出发,利用分形几何理论, 对多孔质气体静压轴承性能的影响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渗透率进行研究,并建立多孔质石墨渗透率与其分形维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使多孔质石墨的宏观参数与微观结构建立联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的程序,对多孔质石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孔隙的分形维数,通过模型求得多孔质石墨的渗透率,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于雪梅卢泽生饶河清
关键词:静压轴承孔隙度渗透率
基于变速积分模糊控制的微驱器建模与仿真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满足现代加工、检测技术的需求,能够在较大的行程范围内,实现超精密定位,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大行程高精度微驱动系统。通过模块化方法,分别建立微驱动系统驱动部分、传动部分的物理、数学模型,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采用带有变速积分的模糊控制方法,对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跟踪连续的阶梯信号时,对比单独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系统位移输出,误差由0.09μm下降到0.004μm,位移分辨率达到0.01μm。
姜文锐卢泽生
关键词:微驱动器变速积分模糊控制仿真
绝缘陶瓷氮化硅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技术研究
郭永丰邓冠群白基成卢泽生
基于接触理论的弹簧管刚度测量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研究了弹簧管头部与夹具孔间的接触变形对弹簧管的刚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Hertzian接触理论建立了接触模型及其误差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弹簧管刚度测量原理和测量中的受力分析,然后,将测量力引起的接触力简化为均匀线分布后建立接触模型,最终建立测量误差和接触变形的量化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接触变形直接降低了测量精确度并增大了测量的不重复性误差。
李云峰王广林卢泽生王慧峰
关键词:弹簧管刚度测量误差补偿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