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进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荆门日报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日报
  • 3篇农村
  • 3篇《荆门日报》
  • 2篇新农村
  • 2篇新闻
  • 2篇专栏
  • 2篇干部
  • 1篇党委
  • 1篇地市报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新闻稿
  • 1篇新闻稿件
  • 1篇新闻写作
  • 1篇新闻语言
  • 1篇语言
  • 1篇镇党委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通讯员
  • 1篇农村新闻

机构

  • 4篇荆门日报社

作者

  • 4篇叶进
  • 2篇吴道银

传媒

  • 2篇新闻前哨
  • 2篇中国地市报人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媒体走近“新农村”的有益实践——湖北《荆门日报》打造名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
2006年
2005年伊始,湖北《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在此后整整一年时间里,共刊载了66篇文章。在2006年3月举办的2005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记者走进特色村”专栏获得了一等奖:“记者走进特色村”刊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文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
吴道银叶进
关键词:《荆门日报》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
用自己的话写新闻
2012年
最近,笔者收到一位通讯员通过QQ邮箱传来的一篇新闻稿件,打开一看,主题虽好,但从头至尾就是一副公文腔调,不仅格式与会议简报如出一辙,行文时标有“一二三四”,而且内容空洞,语言也干巴、生硬,读后味同嚼蜡,让人就像捡了块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为了救活这篇新闻,更是为了对这位通讯员负责,作为编辑的我,在网上与通讯员进行了一番交流和沟通。我问道,为什么喜欢用公文的语言来写新闻呢?回答说,常年坐机关写公文,已经习惯了,自己知道有这个毛病,但又不知道怎么来改进。我就对他说,改掉这个不良习惯,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学着用自己的话来写新闻。“用自己的话写新闻”怎么解释?就是要彻底抛弃公文腔调,用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来写新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倒有些心得体会,愿意与热爱新闻写作的同志交流探讨。说起写公文,以前我也写过多年的公文,后来才“半路出家”学写新闻。从最初用公文语言写新闻,到后来学着用新闻语言写新闻,其间确实有个艰难的转变过程。请看下面的例子:
叶进
关键词:新闻稿件公文语言通讯员新闻写作新闻语言
渴求“服务” 厌弃“空泛”——农民对地市报农村新闻的需求被引量:1
2006年
2005年,我在《荆门日报》主办“县乡新闻”,这个专版每周出两期,实际上是个“农村版”。我常在下乡采访时,向基层干部和爱看报的农民朋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办的这张报纸,究竟有多少农民朋友在阅读?大家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看的又是什么?
叶进
关键词:农村新闻农民地市报《荆门日报》基层干部
新农村建设报道创新探
2006年
2005年伊始,《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整整一年时间,共刊载了66篇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文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不少乡镇党委、政府将该专栏文章作为农业增效的经验推广。这些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可供示范性的特色村典型,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特色农业的发展。
吴道银叶进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荆门日报》专栏文章干部群众乡镇党委农业增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