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慧
- 作品数:45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混合溶液中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含量的测定被引量:35
- 2000年
- 利用石油羧酸盐与磺酸盐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不同的存在形式 ,研究并建立了石油羧酸盐 磺酸盐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即分步滴定的方法。用溴甲酚绿碱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总含量 ,用百里酚蓝 次甲基蓝酸性分相滴定法测定体系中磺酸盐的含量 ,从总含量中扣除磺酸盐的含量即为羧酸盐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性强 ,已成功运用于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 吴一慧黄宏度王尤富程艳曾繁涤
- 关键词:石油羧酸盐磺酸盐驱油表面活性剂
- 石油羧酸盐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被引量:4
- 1994年
- 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石油羧酸盐,其亲油、亲水性有较大差异,利用这些差异进行复配可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在石油羧酸盐体系中,用两种电解质复配调节盐度往往比用一种电解质的效果好;将烃氧化产物和石油羧酸盐活性剂复配也可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成为活性剂本身的良好助剂。
- 黄宏度吴一慧吕军丁虎兵
- 关键词:化学驱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
- 碳链结构与表面活性剂之间协同效应的关系
- 分别研究了直链和支链的石油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的复配体系,发现直链石油磺酸盐的复配体系界面活性优于支链磺酸盐的复配体系,并讨论了复配效果和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分子结构及亲水亲油性的关系.
- 黄宏度陈亮吴一慧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石油羧酸盐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
- 文献传递
- 两相滴定法测定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活性物含量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呈现阳离子性质,因此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再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海明进行滴定。采用亚甲基蓝-百里香酚蓝混合指示剂测定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活性物含量并研究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其他复配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以及无机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以快速测定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含量并且准确度较高,现象比较明显,易于判断滴定终点,一定浓度范围的复配剂及无机盐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王卫平吴一慧王健郑为许定达蔡利华李明晶
- 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
- 皂化及提纯过程对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影响
- 1994年
- 对石油馏分油的氧化产物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皂化,并将所得到的石油羧酸盐活性剂提浓,实验结果表明:用溶剂皂化制备石油羧酸盐活性剂可提高皂化反应的产率,且所得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也较好;分步皂化不仅可提高石油羧酸盐产率,还可得到不同亲油、亲水性的活性剂体系,并根据实际需要可将这些活性剂进行复配。甲醇抽提提纯后的氧化烃,经水相皂化后所得活性剂的界面活性较好;用正己烷一异丙醇一水抽提,石油羧酸盐的纯度和产率都很高,但它在低矿化度下活性差,这可能是正己烷将其亲油组分部分抽提掉的缘故。
- 吴一慧黄宏度刘成刘丽军
- 关键词:化学驱油羧酸盐皂化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氧化皂及其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1997年
- 实验室考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RS对石油氧化皂(POS2)及其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OS2与POS2/ORS复配体系中加入OP类(OP7,OP10,OP30)和Tween类(Tween20,Twee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改善体系的界面活性,反而使体系的界面活性变差。
- 刘德新黄宏度吴一慧王尤富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馏份
- 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被引量:50
- 2000年
- 研究了用石油馏分液相氧化产物制得的石油羧酸盐与不同磺酸盐 (ORS 41、B 10 0、MS 45等 )的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 ,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优于单一的石油羧酸盐或磺酸盐体系。将少量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 ,可使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所需的矿化度大大降低 ,碱度范围大为拓宽 ,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值所需的时间大为缩短 ,初始界面张力很低。
- 黄宏度吴一慧王尤富董先智程艳
- 关键词:石油羧酸盐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油剂
- 高效廉价驱油表面活性剂石油羧酸盐的研究
- 黄宏度吴一慧王尤富周克厚汪伟英凌建军王贯中程艳黄书先刘德新董先智陈亮赵林付美龙李克华郑延成姬中复李红英
- 该成果应用原油的链烷烃经气相氧化、液相皂化工艺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并对影响氧化反应结焦现象进行了基础研究,探讨了结焦的成因、规律及防止办法;创造性提出溶剂皂化、分步皂化和二次抽提工艺,这些工艺不仅改善了产品的品质和适应...
- 关键词:
- 关键词:驱油剂化学驱油表面活性剂石油羧酸盐
- 驱油表面活性剂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协同效应
- 研究了用石油馏分液相氧化产物制得的石油羧酸盐与不同磺酸盐(ORS-41、B-100、MS-45)的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优于单一的石油羧酸盐或磺酸盐体系.将少量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可使用体系...
- 黄宏度吴一慧王尤富董先智程艳陈亮
- 关键词:石油羧酸盐磺酸盐超低界面张力化学驱油剂复配体系
- 文献传递
- 纳米SiO_2/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考察了疏水性纳米SiO_2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协同效应,以及Na Cl浓度对复配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_2与SDS和CTMAB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油水界面张力在400 s内变化明显,超过600 s后几乎不再变化;质量分数0.004%的纳米SiO_2与SDS和CTMAB复配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0.001 mol/L升至0.1 mol/L),协同效应越来越不明显,但表面活性剂浓度稀释至0.1 mmol/L后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差;随着NaCl浓度升高,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相比,SDS/SiO_2协同作用先增强后减弱,CTMAB/SiO_2协同作用持续减弱且200 s内界面张力变化幅度较大;纳米SiO_2与OP-10之间未观察到明显的协同作用,但OP-10分散稳定性强,即使在高矿化度也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
- 王健吴一慧邓虹金庭浩
- 关键词:纳米SIO2表面活性剂分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