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义方

作品数:41 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6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超微
  • 14篇超微结构
  • 8篇瘢痕
  • 8篇细胞
  • 7篇增生
  • 7篇缺血
  • 7篇肝缺血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灌注
  • 6篇肝缺血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灌注损伤
  • 4篇电镜
  • 4篇亚低温
  • 4篇增生性瘢痕
  • 4篇烧伤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超微结构观
  • 4篇超微结构观察

机构

  • 27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粤北人民医院
  • 8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吴义方
  • 7篇姜立华
  • 7篇何劲松
  • 6篇周胜利
  • 6篇吴强
  • 6篇利天增
  • 5篇祁少海
  • 5篇谢举临
  • 5篇黄幸青
  • 5篇吕新生
  • 4篇吴金浪
  • 4篇贝抗胜
  • 3篇赖家骏
  • 3篇张成
  • 3篇方燕南
  • 3篇王江桥
  • 2篇陈松林
  • 2篇姜傥
  • 2篇郑克立
  • 2篇刘文清

传媒

  • 8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管状骨再生骨膜形态学和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探讨长管状骨骨膜切取移植后供骨再生骨膜的组织结构、生成机制和成骨能力。方法 实验杂种犬 16条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条。第 1组行胫骨骨膜次全切除 ;第 2组 :同第 1组 +滋养血管切断 ;第 3组 :同第 2组 +干骺血管切断 ( 1~ 3组均为双侧胫骨手术、左侧术后分期切取标本行光、电镜检查 ;右侧术后 8周行胫骨锯断钢板内固定 ,分期拍片 ) ;第 4组为对照组 ,仅行右胫骨锯断内固定和拍片观察。结果 第 1、2组术后 2周供区表面形成薄层组织膜 ,至 12周形态结构与正常骨膜相似 ,新生血管网与胫后、腓动脉的肌间隙支相通。第 3组“再生骨膜”始终为纤维组织。X线观察 :第 1、2组与对照组相同 ;第 3组未见骨折愈合现象。结论 再生骨膜的组织结构和成骨能力与正常骨膜相似 ,其形成机制与骨修复本能、健康骨质的基质作用、邻近组织血循的供养等因素有关 ;
贝抗胜刘建平刘文清徐明清吴义方
关键词:成骨能力长管状骨
前列腺增生症的逼尿肌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30
1997年
为了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变化,对13例BPH患者、9例同龄无膀胱颈梗阻(BOO)老年人及8例正常青年人逼尿肌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BPH的逼尿肌超微结构特点为:(1)平滑肌细胞(SMC)肥大、扭曲变形,排列不齐;(2)SMC之间的间隙明显增宽,内有大量胶原纤维,细胞间中间连接明显减少;(3)肌质膜内小泡小凹明显减少,细胞内肌丝萎缩,排列不齐,细胞器退变。认为BPH超微结构变化的结果引起逼尿肌功能改变,从而加速BPH的病理生理进程。
邓春华梅骅郑克立吴义方苗永青曹志刚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逼尿肌超微结构
α_(1)(I)型前胶原基因反义核酸对增生瘢痕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7
2000年
研究a1(I)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核苷酸对人烧伤所致增生性瘢痕裸鼠模型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方法以人烧伤增生性瘢痕移植于裸鼠建立动物模型,分别合成寡聚核苷酸1(ODN1)和寡聚核苷酸2(ODN2),作用于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寡聚核苷酸的抑制作用。结果位于5’端翻译区域的21bp的反义寡聚核苷酸1和位于第1个外显子与第1个内含子之间的22bp的反义寡聚核苷酸2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生长,对照的RMPI组抑制作用不明显,空白对照组无变化。结论作用于5’端翻译区域的反义寡聚核苷酸和作用于第1个外显子与第1个内含子之间的反义寡聚核苷酸能有效抑制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祁少海利天增单越新罗超权黎志明谢举临吴义方
关键词:I型胶原基因反义寡聚核苷酸瘢痕
亚低温下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亚低温下缺血预处理 (MHIP)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犬随机分为4组 :非缺血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和亚低温缺血预处理组。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组超微结构损伤较重 ;缺血预处理组和亚低温缺血预处理组超微结构改变均较小 ,但亚低温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线粒体保护更好 (P <0 .0 1,P <0 .0 5 )。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亚低温对缺血预处理的这种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
郭建平何劲松姜立华杨新赖家骏吴义方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亚低温电镜肝缺血
小柴胡汤对荷瘤鼠S_(180)细胞生长和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4
1998年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小柴胡汤(XCHT)浸膏对荷瘤鼠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柴胡汤对瘤细胞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高、中和低浓度XCHT(1000g·L-1、500g·L-1、250g·L-1)溶液治疗后,对荷瘤鼠S180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4019%~5873%,其中以高浓度组疗效最佳。同时可见经XCHT治疗后各组S180细胞均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间有大量凋亡小体,其中以低浓度组为甚,而高浓度组S180细胞则以坏死为主。结论:XCHT对荷瘤鼠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S180细胞凋亡及坏死,其中瘤细胞以哪种死亡方式为主。
杨惠玲汪雪兰吴义方郑芹马志楷吴金浪
关键词:肉瘤180动物实验小鼠小柴胡汤
药物制备异体动脉移植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了解药物制备异体动脉移植前、后管壁组织构筑的演变及其与宿主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人尸动脉乙醚酒精法制备后10、30、60、120天和手术移植后2月~2年的标本,分别行超微结构以观察。结果:(1)制备后管壁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变性,细胞间纤维组织透明样变。(2)移植后内膜新内皮细胞生长;平滑肌细胞有可逆性变化,但整个中膜层向胶元纤维化发展;外膜形成纤维壁。结论:(1)制备后异体动脉抗原结构改变是其与宿主相容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2)移植段内、外膜组织学变化有“免疫封闭”作用。(3)中膜层病理学改变是可逆性的,但已失去血管舒缩功能,仅具生物支架作用。
贝抗胜张魁正吴义方黄洁平
关键词:血管移植超微结构药物制备
H-600透射电镜故障实例检修
吴义方吴金浪
关键词:透射电镜
文献传递
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2001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将18只犬随机分为三组:非缺血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处理组。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肝缺血再灌注组超微结构损伤较重;亚低温处理组超微结构改变较小,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线粒体保护较好(P<0.01)。结论亚低温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后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王江桥何劲松吴义方姜立华吕新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缺血
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寻找狼疮肾炎中细胞凋亡异常的新证据 ,探讨其在狼疮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电镜和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对 14例狼疮肾炎、3 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 5例正常肾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狼疮肾炎组织细胞平均凋亡积分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正常肾组织明显增高 ,并发现有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现象。结论 细胞凋亡异常在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石成钢尹培达陈永雄娄探奇吴义方关伟明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细胞凋亡发病机制
亚低温对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影响
2001年
王江桥何劲松吴义方姜立华吕新生
关键词:理疗再灌注损伤肝脏缺血亚低温超微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