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23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溶藻细菌
  • 5篇水华
  • 4篇赤潮
  • 3篇蓝藻
  • 2篇生化鉴定
  • 2篇水华蓝藻
  • 2篇微囊藻
  • 2篇微生物学
  • 2篇细菌
  • 2篇蓝藻水华
  • 2篇发酵
  • 2篇发酵参数
  • 2篇分泌
  • 2篇杆菌
  • 2篇产气肠杆菌
  • 2篇肠杆菌
  • 2篇赤潮异弯藻
  • 1篇单胞菌
  • 1篇氮源
  • 1篇地质

机构

  • 2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作者

  • 22篇吴刚
  • 11篇赵以军
  • 7篇席宇
  • 6篇程凯
  • 3篇徐玲玲
  • 3篇张勇
  • 2篇杜曼丽
  • 2篇宋冬林
  • 2篇王红梅
  • 2篇廖明军
  • 2篇张杰
  • 2篇杨娇艳
  • 2篇许敏
  • 2篇赵进
  • 1篇李永欣
  • 1篇周瑞
  • 1篇吕伟英
  • 1篇蒋才富
  • 1篇刘凯于
  • 1篇张婷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藻细菌W5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培养被引量:6
2009年
文章探索了溶藻细菌W5的发酵工艺,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其生长和溶藻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研究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将W5扩大至10L的发酵罐培养,结果表明,发酵液的溶藻效果与摇瓶培养的结果一致:当发酵液与铜绿微囊藻藻液按1:100混合时,溶藻效果可达82%,比优化前的溶藻效果提高了10倍。
许珂吴刚余文平赵进赵以军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溶藻细菌发酵工艺
分泌溶藻物质的产气肠杆菌及其在蓝藻水华控制中的应用
一株分泌溶藻物质的产气肠杆菌及其在控制蓝藻水华中的应用。该株菌是通过将自然水样浓缩10-100倍进行溶藻实验分离得到的一株分泌溶藻物质的细菌,经生化鉴定为产气肠杆菌W5。该产气肠杆菌发酵后经喷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制剂,溶藻...
赵以军吴刚程凯廖明军
文献传递
金矿化指示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对下伏金矿化的指示作用已被不同国家的地质工作者所证实,但由于鉴别手段的限制,对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上,本研究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引入到金矿化指示菌株的鉴定中,从而将微生物找矿中的微生物鉴定手段提高到分子水平.从湖北省嘉鱼县蛇屋山金矿区分离到的矿化指示菌株中随机挑取2株菌Y1和Y2,PCR扩增并测定其16SrDNA和16S-23SrDNA区间序列.经系统发育和生理生化试验综合分析,表明Y1为蕈状芽孢杆菌(B.mycoides),Y2为蜡样芽孢杆菌,两者都属于蜡样芽孢杆菌群,证明蜡样芽孢杆菌群是金矿化指示菌,同时也证明了传统微生物找矿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蜡样芽孢杆菌群菌芽孢计数方法的可靠性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采矿的可行性.菌株16SrDNA和16S-23SrDNA区间核苷酸序列的确定也为下一步微生物找矿中的基因探针试剂盒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杨娇艳张勇王红梅宋冬林程琴梅娟吴刚
关键词:RDNA16S-23SRDNA间区菌种鉴定
RAPD技术用于昆虫离体细胞鉴定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探讨利用RAPD技术对昆虫离体培养进行快速鉴定的可能性。实验中所选用的细胞材料是美国棉铃虫 (HeliothisZea)细胞株Hz—AM3 (简称Hz)、粉纹夜蛾 (Trichoplusiani)细胞株BTI—TN5B1- 4 (简称 5B1)、斜纹夜蛾 (Spodopteralitura)卵巢细胞株SL1,利用RAPD技术找出三种细胞的差异条带 。
邱彤李婷吴刚杜曼丽蒋才富刘凯于余泽华
关键词:RAPD纯度
一株淡水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从武汉市东湖附近一个发生水华现象的池塘中分离出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M14,在液体培养基中对鱼腥藻(AnabaenaPCC7120)、鱼腥藻(Anabaenasp.595)、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boryanumIU594)、坑形席藻(PhormidiumfoveolarumIU427)、伪枝藻(ScytonemahofmanniIU1581)、念珠藻(Nostocsp.96)等丝状蓝藻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经过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初步鉴定为一株欧文氏菌(Erwinia.sp.).细菌培养物的滤液对宿主蓝藻仍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这表明菌株M14是通过分泌细胞外物质的方式进行溶藻.
席宇吴刚张勇周琴裴达张华严锐杜曼丽赵淑平赵以军
关键词:溶藻细菌宿主范围水华水生生态系统生物治理环境微生物学
溶藻细菌W5发酵工艺研究
通过正交试验和10L 发酵罐发酵试验,探索了溶藻细菌(产气肠杆菌) 的发酵工艺,结果发现以改良基础培养基为基础,采用双碳源(葡萄糖和柠檬酸钠各10g/L),以尿素为氮源1.304g/L,在32℃培养24小时,培养液中的菌...
许珂吴刚程凯赵以军
关键词:溶藻细菌发酵碳源氮源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检测分离溶藻细菌方法的初探被引量:12
2007年
传统的细菌培养基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毒性作用。会大大影响溶藻细菌的筛选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基本培养基各成分对铜绿微囊藻DS的作用研究发现,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成分对藻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密切相关,当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在0.1~0.4g/L时,藻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当用柠檬酸三钠取代葡萄糖后,铜绿微囊藻在改良后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改良的培养基富集水样中的溶藻微生物,并用此培养液直接感染宿主藻,一周内即可初步快速检测是否含有溶藻细菌。此种方法既排除了培养基的干扰因素,又迅速增加了溶藻细菌的生物量,并可大量收集细菌分泌的胞外物质,为溶藻细菌尤其以分泌物质溶藻的细菌的初步筛选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吕伟英赵以军周瑞吴广涛胡蝶吴刚
关键词:溶藻细菌微囊藻葡萄糖
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检测方法被引量:10
2005年
有害藻类水华已成为当今世界水体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溶藻细菌作为水华和赤潮防治的可能生物,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介绍了溶藻细菌的研究概况,重点对溶藻细菌的生态学作用及其生物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席宇朱大恒黄进勇吴刚赵以军
关键词:溶藻细菌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21世纪重大的国家战略。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系统,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吴刚
关键词: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社会生产
文献传递
一株赤潮异弯藻溶藻细菌的分离与初步研究
为了治理赤潮,溶赤潮藻微生物的研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研究从武汉市沿东湖湖岸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有溶解效果的细菌,编号为F5-2,并对其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
徐玲玲程凯于凤娟张杰张咏许敏吴刚
关键词:微生物学溶藻菌赤潮治理生态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