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守贤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天文
  • 2篇天文学
  • 2篇天文学史
  • 1篇地球
  • 1篇地球自转
  • 1篇研究史
  • 1篇研究史略
  • 1篇月球
  • 1篇史略
  • 1篇书经
  • 1篇自转
  • 1篇自转轴
  • 1篇西周
  • 1篇夏代
  • 1篇历法
  • 1篇历法改革
  • 1篇不均匀性
  • 1篇潮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陕...

作者

  • 4篇吴守贤
  • 1篇窦忠
  • 1篇李勇
  • 1篇刘次沅
  • 1篇周晓陆

传媒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天文爱好者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周及夏代天文年代学研究
刘次沅吴守贤周晓陆李勇窦忠
通过观测、推导和计算,建立起天再旦过程的理论表达方法。另一方面,利用1997年3月9日日食之机,在新疆北部布网组织了群众性的日食天光观测,证实了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相关区间全部天再旦事件,结合天文计算、历史背景和文...
关键词:
关键词:天文学史
夏仲康日食年代确定的研究史略被引量:10
2000年
夏仲康日食年代的确定工作,已经进行了1300余年,得出了14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相互间差异很大。文章介绍了每个结果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并逐个进行了评价,指出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文章提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基本出发点:(1)认定它是夏代的一次日全食观察记录,至少它是大食分日食的观察记录;(2)必须利用现代的日月历表,对子公元前第20至22世纪之间300年,在洛阳可见日食重新全部计算出来,并逐个进行筛选;(3)考虑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和地月系加速取值对日食本影轨迹的影响,并讨论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的可能性。
吴守贤
关键词:天文学史
本世纪初的历法改革热潮
1995年
本世纪初的历法改革热潮吴守贤民法改革简述历法在本质上是对地球公转、自转和月亮公转三种运动周期的协调,因此它的基础是天文学的研究。但是,自从1895年纽康建立了“太阳运动表”,卫923年布朗建立了“月亮运动表”以后,这个问题在天文学范畴内已经根本解决。...
吴守贤
关键词:历法
地球自转不均匀性
1991年
一、前言天体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使人们认识到地球是球形并绕其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早期的天文观测表明这种旋转运动是均匀的,因之很自然地选用它作为计时的基准。即它旋转一周的时间粗略地说可以定义为一个恒星日。或者如果考虑到以太阳为背景目标,则定义两次平均太阳下中天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这种计时方法所导引出来的"秒"长,乃是迄今为止我们日常使用的"秒"长(历书秒和原子秒都是与它一致的)。但是近百年精细的理论和实际观测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匀的。它的自转轴在地球体内并非固定,它的自转速率也呈现不均匀。
吴守贤
关键词:地球自转自转轴不均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