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晶晶

作品数:2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乳腺
  • 12篇乳腺炎
  • 12篇腺炎
  • 10篇乳痈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5篇肉芽
  • 5篇外吹乳痈
  • 5篇细胞
  • 5篇细胞性
  • 5篇浆细胞
  • 5篇浆细胞性
  • 5篇浆细胞性乳腺...
  • 5篇粉刺
  • 5篇粉刺性乳痈
  • 4篇肉芽肿
  • 4篇肉芽肿性
  • 4篇肉芽肿性乳腺...
  • 4篇中医
  • 4篇外治

机构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淮北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吴晶晶
  • 19篇陈红风
  • 14篇叶媚娜
  • 8篇胡升芳
  • 7篇周悦
  • 7篇殷玉莲
  • 6篇王冰
  • 6篇程亦勤
  • 4篇郑蔚
  • 3篇孙霃平
  • 1篇徐晔
  • 1篇陈豪
  • 1篇秦悦农
  • 1篇郑蔚

传媒

  • 4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科学生活
  • 2篇养生月刊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头出水是排毒的表现?
2019年
门诊遇到一位年龄四十多岁的女性因单侧乳房单乳孔血性溢液前来就诊,建议她乳管镜检查,患者本也同意,到了检查当日却又拒绝,还问:“有血出来不是排毒的表现吗?”乳头“出水”当然不是“排毒”的表现。那么,乳头溢液可能是什么问题呢?现将临床中常见的乳头“出水”问题总结如下。
吴晶晶
关键词:乳头溢液排毒乳管镜检查出水
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81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54例)。两组均外敷金黄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则口服消痈方颗粒(随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乳痈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乳汁细菌阳性率及特定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中乳房疼痛、皮肤发红、肿块大小、肿块数目、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乳房肿块大小、肿块数目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乳汁中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上述细菌数量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头孢地尼联合金黄膏外敷比较,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消散结块功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降低乳汁细菌的阳性率。
林晓茹陈红风胡升芳程亦勤叶媚娜王冰吴晶晶孟畑殷玉莲周悦仲沅芫
关键词:外吹乳痈急性乳腺炎哺乳期金黄膏
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120例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12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总结。方法: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一般情况;总结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治愈率、复发率、愈合时间等方面的临床数据,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治愈率为100.00%(120/120);复发率为3.33%(4/120);平均愈合时间为(42.72±9.22)d。本法术后疮口面积小于疮腔面积,且术前皮损面积>10cm2的患者术后疮口面积小于术前破损面积(P<0.05)。回顾性分析本法治疗的患者中既往经历多次手术治疗未愈者占85.00%(102/120);病变范围在2个象限及以上者占71.67%(86/120)。结论:顾氏外科综合外治法对病变范围和皮损面积较大且多次治疗未愈的复杂性粉刺性乳痈患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整体治愈率较高,复发率低,对乳房损伤范围小。
孟畑程亦勤仇闻群叶媚娜王冰吴晶晶殷玉莲陈红风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中医外治法浆细胞性乳腺炎
陈红风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被引量:20
2018年
总结陈红风教授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认为该病多由气滞血凝,经络阻塞,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为脓肿,溃后容易成瘘。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可选用"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综合疗法;介绍每种疗法的使用期、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举验案1则。
吴晶晶陈红风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外治法
绑缚胸带套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绑缚胸带套装,包括:两个乳房部、两个肩带、两个侧带、中间连接带、棉垫;所述乳房部含外侧层、中间自粘层、内侧层;所述乳房部的中间自粘层与棉垫结合固定;所述乳房部中央处设有乳头镂空处;两个乳房部由可调整长...
叶媚娜陈红风程亦勤郑蔚吴晶晶
文献传递
益气小复方通过下调lncRNA HCP5表达增强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益气小复方增强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顺铂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0、2、4、8、16、32、64 mg/L)分别作用于MDA-MB-231野生、耐药细胞株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鉴定耐药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上述梯度浓度的顺铂及顺铂加固定浓度(5mg/L)益气小复方分别作用于野生、耐药细胞株及长链非编码RNA人源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复合物P5(LncRNAHCP5)基因过表达、敲减的野生、耐药细胞株,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HCP5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DA-MB-231耐药细胞株较野生细胞株顺铂耐药指数为42.4。益气小复方同顺铂联用较单独使用顺铂,对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及诱导细胞凋亡比率均有提高(P<0.05)。MDA-MB-231耐药细胞株较野生细胞株,lncRNAHCP5、p-Akt蛋白表达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0.05);益气小复方可降低MDA-MB-231耐药细胞株lncRNA HCP5、p-Akt蛋白表达,提高PTEN蛋白表达(P<0.05)。结论益气小复方可能通过下调lncRNAHCP5表达而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Akt蛋白表达,进而增强MDA-MB-231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
吴晶晶王铮马丽娜王冰仲芫沅叶媚娜陈红风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
中医药治疗乳房蜂窝织炎验案被引量:1
2019年
乳汁淤积在哺乳期常见,若手法排乳按揉方法不恰当,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损伤,轻则皮肤水肿、皮下血肿等,重则可能发生乳房部蜂窝织炎。我们曾收治哺乳期不恰当按揉排乳导致乳房部蜂窝织炎1例,经中药内服,结合蚕食清创,中药外用提脓去腐、益气活血、生肌敛疮等外治法而治愈,现报道如下。
吴晶晶程亦勤陈红风叶媚娜周梦芸
关键词:蜂窝织炎乳腺炎乳汁淤积
270例粉刺性乳痈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依据设计好的问卷,对27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进行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粉刺性乳痈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按在本研究患者群中出现的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以下5方面:乳络(乳腺导管)不通畅,局部外伤,饮食不节,月经周期和产后哺乳状态,其他相关因素有高泌乳素血症、精神类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病史,还有压力、劳累等。结论粉刺性乳痈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2个方面,致病因素当属乳络内分泌物(似粉刺样分泌物)的积聚,诱病因素以乳络不通畅、外伤、饮食不节最常见。
吴晶晶程亦勤陈红风胡升芳叶媚娜王冰孟畑殷玉莲周悦仲芫沅
关键词: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致病因素
表现为巨大囊肿的乳腺导管原位癌1例
2016年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表现为乳房内肿块或钙化灶,表现为囊肿的非常少见,且容易漏诊,经检索CNKI数据库2011至2015年文献,仅发现相关报道1例。本院2015年3月5日收治1例以囊性病变为特征的乳腺导管原位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主诉"发现左乳肿块近2年,明显增大1年"。
吴晶晶陈红风秦悦农王冰胡升芳徐晔
关键词:乳腺癌导管原位癌乳腺囊肿
中医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术后创面的疗效评价及其Meta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疗法干预非哺乳期乳腺炎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日至2022年3月。进行文献阅读、筛选、信息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最终纳入文献17篇。其种15篇文献报道了有效率,5篇文献报道了半年复发率,5篇文献报道了1年复发率,7篇文献报道了临床疗效相关机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联合中医疗法组(观察组)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对照组)的73.39%(P<0.01);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26%(P<0.01);观察组1年复发率5.65%,显著低于对照组22.52%(P<0.01);观察组干预措施能更显著地降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结论中医疗法与手术联合治疗NPM,创面修复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
代秋颖周悦吴晶晶孟畑叶媚娜陈红风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疗法META分析创面修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