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梅 作品数:26 被引量:12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慢性萎缩性胃炎TAP测定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TAP是否可作为分子水平上判断常见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倾向程度的独立指标,从而在临床工作上起到较明确的指导作用。方法: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胃窦腺癌,4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双盲法检测末梢血TAP。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窦腺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结论:TAP检测可用于判断胃窦腺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倾向程度的早期实验室诊断,特别适用于健康人和高危人群肿瘤普查。 吴永梅 张霁雯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疾病102例分析 2006年 我院采用内镜射频治疗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道息肉、出血、晚期肿瘤阻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可 吴永梅关键词:消化道疾病 内镜下射频治疗 消化道息肉 晚期肿瘤 异常糖链糖蛋白检测对消化道癌的筛查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异常糖链糖蛋白(TAP)对常见消化道癌(CGICs)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0例入选对象分为4个组:CGICs高危人群组、CGICs患者组、BGIDs患者组及正常人群组,每组100例;检测4组入院时、手术后2周时TAP、微磁(OWMF)的表达水平,并随访2年、动态监测TAP表达的变化。结果 1CGICs高危人群组、CGICs患者组以及正常人群组TA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00%、92.00%及3.00%,3组间差异明显(P<0.01);2TAP检测对消化道癌诊断的Sen、Spe、β、α、YI、﹢PV、﹣PV以及OCR分别为92.00%、84.33%、8.00%、15.67%、0.7633、66.18%、96.93%以及86.25%;3随访2年后,CGICs高危人群组、消化道良性病组并正常人群组TAP阳性病例CGICs发生率分别为28.21%和12.50%,明显高于TAP阴性病例的4.92%和0(P<0.01);4随访2后年,CGICs组术后TAP阳性病例CGICs复发率为37.04%比TAP阴性病例(6.85%)明显增高(P<0.01)。结论 TAP检测是常见消化道癌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吴永梅 姚淞元 王君关键词:发生率 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63例 被引量:1 2008年 晚期食管癌常发生梗阻、吞咽困难,也容易发生食管气管瘘。近年国内外应用带膜支架治疗中、下段晚期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收到肯定疗效。我们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带膜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63例,姑息性治疗的同时,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防治食管气管瘘,收到了肯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邱枫 吴永梅 戴晖关键词:晚期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姑息性治疗 吞咽困难 生活质量 胃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结合腹腔镜人工胃穿孔修补术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熟悉胃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结合腹腔镜人工胃穿孔修补术的过程。方法:一只幼猪,全麻下,胃镜下进行胃、食管ESD术、人工胃穿孔,腹腔镜下进行修补。结果:通过练习熟悉胃镜下ESD术过程及相互间的配合。结论:胃镜下ESD难点在于内镜操作的精确控制,动物实验为向临床过渡打下基础。 邱枫 吴永梅关键词:胃穿孔 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TAP检测对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75例Barrett食管患者,61例食管腺癌患者,88例正常体检人群,应用双盲法检测末梢血TAP,并计算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TAP阳性率正常体检人群为12.5%;Barrett食管组为81.33%,食管腺癌组为85.25%,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在Barrett食管筛选中灵敏度为81.33%;对食管腺癌的灵敏度为85.25%。结论 TAP检测可以提高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对其早诊早治有重要的意义,适用于健康人和高危人群的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筛查。 吴永梅 张霁雯 蔡琰关键词: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糖、体重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2004年两年期间新疆昌吉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412例,经 B 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70例,对不同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发生率中,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脂组别高于无高血脂组别(P<0.01);其中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P<0.01);高血糖组别高于无高血糖组别(P<0.01),且随着 BMI 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吴永梅 张红梅 刘肖峰关键词:年龄 性别 高血脂 高血糖 体重指数 脂肪肝 食管癌168例胃镜检查和临床病理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镜检查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及和田县人民医院1992年1月~2001年12月间经胃镜活检,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癌1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内镜下表现以肿块浸润型为主,发生部位以食管中段多见,病理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中分化鳞癌多见。结论:食管癌患者以食管中段多发为主,并以低分化鳞癌多见。 吴永梅 李可关键词:食管肿瘤 胃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时HSP70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在人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70在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窦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70在浅表性胃炎组、CAG伴H-IN组、胃窦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48.89%、66.67%,过表达率分别为3.33%、37.25%、58.33%,胃窦腺癌组、CAG伴H-IN组HSfy70阳性表达及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浅表性胃炎组与CAG伴或不伴H-IN组、胃窦腺癌组之间HSP70过表达量上差异较大。结论:HSP70在胃癌和CAG伴H-IN中过度表达,可能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吴永梅 谢会忠 居来提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 癌前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热休克蛋白27在常见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s,HSPs)在人常见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消化道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27在Barrett食管(Barrett'esophageal)、食管贲门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the esophagus and Cardia)、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AG and H-IN)、胃窦腺癌、结肠息肉(Colonic polyps)、结肠腺癌(Colonic adenocarcinoma)组织中表达.结果HSP27阳性表达率在Barrett食管68.2%、食管贲门部腺癌91.7%(P<0.05);浅表性胃炎17.9%(P<0.05)、CAG and H-IN47.1%、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P<0.05);结肠息肉84%、结肠腺癌96%(P<0.05)。结论:HSP27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可作为消化道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吴永梅 居来提 靳瑜 邱枫 王君 苟冬梅 吴英杰关键词:热休克蛋白27 消化道 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