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幼猪
  • 3篇复苏后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新生儿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 2篇儿童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休克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新生儿复苏
  • 1篇新生儿湿疹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血管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吴芳
  • 5篇陆铸今
  • 5篇陆国平
  • 5篇张灵恩
  • 4篇邬惊雷
  • 2篇洪建国
  • 2篇李臻
  • 2篇王倩
  • 1篇贺骏
  • 1篇胡静
  • 1篇陆娇
  • 1篇马卫宁

传媒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感染性休克幼猪不同剂量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幼猪不同剂量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18只幼猪给予内毒素静脉注射致感染性休克,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的剂量分为常规补液组(对照组,R1)、大剂量补液组(实验组,R2)。出模后即刻给予液体疗法,并运...
吴芳陆国平陆铸今邬惊雷张灵恩
文献传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 10年来收治的符合MODS诊断病例的发病率、病死率、原发疾病谱、脏器受累等特点。结果10年间共收治MODS病例209例,占10年收治病例的9.0%,其中死亡171例,病死率81.82%;所有病例都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累及脏器达4个或4个以上者几乎全部死亡,存在原发病基础的病例在合并较少脏器功能障碍时的病死率即很高;比较前后5年的救治成功率并无明显提高。结论PICU中MODS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居高不下。
吴芳陆国平陆铸今邬惊雷张灵恩
关键词: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幼猪不同剂量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幼猪不同剂量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8只幼猪给予内毒素静脉注射致感染性休克,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的剂量分为常规补液组(对照组,R1);大剂量补液组 (实验组,R2)。出模后即刻给予液体疗法,并运...
吴芳陆国平陆铸今邬惊雷张灵恩
文献传递
孕妇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湿疹发病的关系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孕妇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湿疹的关系,为改善孕期维生素D水平和预防新生儿湿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3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生产的孕妇及所生新生儿,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父母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月份,出生体重,生后补充维生素和钙剂情况,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孕中晚期补充复合维生素情况,服用奶粉或奶制品情况,摄入鱼、蛋类次数,每天晒太阳时间,家中霉斑,父母亲过敏史以及婴儿患湿疹情况,采集孕妇静脉血测定25(OH)D水平,并在婴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进行湿疹的诊断。结果:孕妇25(OH)D水平的中位数是15.17 ng/ml,婴儿患湿疹62例,发病率是27.19%。孕妇25(OH)D水平与孕中晚期补充复合维生素,服用奶粉或奶制品,摄入鱼、蛋类次数及每天晒太阳时间有关(P〈0.05),孕妇25(OH)D水平〈20 ng/ml会增加子女6个月内患湿疹的风险(OR=3.19,95%CI:1.54~4.21)。结论:孕妇25(OH)D缺乏会增加6个月内婴儿患湿疹的风险。
吴芳王倩陆娇李臻洪建国
关键词:孕妇
戴明环管理法在新生儿复苏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戴明环(plan-do-check-action,PDCA)管理法在新生儿复苏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6—2020年分娩患儿的临床资料,2016—2017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前组,2018—2020年收治的患儿为PDCA后组,比较两组患儿窒息发生率和复苏成功率。PDCA质量改进主要包括阶梯化、高频低剂量的培训、加强团队合作、添置设备。结果PDCA前共分娩活产儿7728例,窒息319例(4.1%),PDCA后分娩活产儿10174例,窒息422例(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7.9%和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前后7 d内死亡率分别为0.5‰和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管理法,进行阶梯式、高频低剂量的新生儿复苏培训,可有效提高重度窒息患儿复苏成功率。
龙智王倩吴芳潘晶晶张红爱卿雪芹马卫宁王晓雯徐红桃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复苏
脓毒症患儿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22例分析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采用持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救治儿童严重脓毒症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22例儿童严重脓毒血症进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in-Vein Hemodialysis Filtration,CVVHDF),观察心率、血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自主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的变化以及预后。结果22例均顺利置管并完成CBP,CBP持续时间为(64.4±34.5)h。CBP前均存在心动过速,CBP 4h下降(45±13)次/ min;CBP后,未休克的7例血压平稳;10例早期休克患儿CBP后血压维持正常,血管活性药物1~5h下调,2~8h撤除;5例难治性休克患儿CBP 4h后血压明显上升,升高幅度为(25.2±10.7)mm Hg (1mm Hg=0.133 kPa),8h恢复到该年龄正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在CBP 2~8h下凋,4~16h停用,较早期休克患儿略延长。呼吸频率增加的患儿CBP 4h后自主频率减慢(7±4)次/min;合并呼吸衰竭患儿CBP前氧合指数(PO_2/FiO_2)为(177.7±53.1)mm Hg,CBP后4h上升至(341.0±60.2) mm Hg,(5.3±2.1)h全部达到正常;吸入氧浓度FiO_2 2~4h降至50%以内。危重评分入院时62.2±7.4,24h升高至危重评分86.6±9.0,提高24.5±10.8;CBP治疗后存活16例,存活率72.7%,治疗有效率90.9%。置换液采用改良Ports方案可导致血钙、血糖和血渗透压的升高。CBP在脓毒症患儿应用可能引起转流初期的血压轻度下降和转流过程中的出血现象。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有改善严重脓毒血症儿童重要脏器的作用。
陆国平陆铸今张灵恩贺骏胡静吴芳
关键词:血液滤过儿童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内毒素休克幼猪高容量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容量液体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幼猪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20只,随机分成三组,出模后1h内给予不同剂量生理盐水复苏,R.组(6只):40m]/kg;R:组(6只):80ml/kg;R,组(8只):120ml/kg。观察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胸内血容量指数、心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变化。结果(1)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ml/m2):补液后15min时R1组261±64,R2组457±124,R3组413±148;4h时R1组251±68,R2组422±70,R,组470±16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3,P〈0.05);R。与R:组、与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与R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胸内血容量指数(ml/m2):补液后15min时R1组335±69,R2组550±179,R3组520±183;4h时R1组314±84,R2组534±96,R,组594±20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66,P〈0.05);R,与R2组、与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与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心指数[L/(min·m2)]:补液后15min时R1组4.5±0.7,R2组6.4±2.2,R3组5.5±0.7;4h时R1组4.1±1.0,R2组5.2±0.9,R,组5.1±0.8;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外肺水指数(ml/kg):补液后15min组19.2±8.6,R2组29.2±5.5,R,组23.4±8.2;4h时R1组18.3±6.5,R2组23.8‘2.6,R,组21.4±3.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早期,高容量补液组能更有效地增加前负荷、维持心输出量在基础水平,同时并未显著增加血管外肺水。
吴芳陆国平陆铸今邬惊雷李臻洪建国张灵恩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