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菁

作品数:26 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眩晕
  • 6篇梗死
  • 5篇位置性
  • 5篇位置性眩晕
  • 5篇关节炎
  • 4篇阵发
  • 4篇阵发性
  • 4篇卒中
  • 4篇小脑
  • 4篇良性阵发性位...
  • 3篇性关节炎
  • 3篇血性
  • 3篇眼震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细胞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急性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宝山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吴菁
  • 14篇刘建仁
  • 13篇陈伟
  • 10篇孙旭红
  • 7篇潘辉
  • 7篇舒良
  • 7篇方洁
  • 6篇董幼镕
  • 6篇王婷玉
  • 4篇崔国红
  • 3篇李威
  • 3篇唐学梅
  • 3篇翟宇
  • 2篇严为宏
  • 2篇方晶
  • 1篇顾冬云
  • 1篇仇剑崟
  • 1篇李允武
  • 1篇陆勤
  • 1篇李钦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吞咽困难和垂直上跳性眼震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患者女性,31岁,主因突发吞咽困难伴视物跳动感5 d,于2016年12月5日入院。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吞咽困难、进食障碍,伴视物跳动感,同时出现反复呃逆、恶心、呕吐,伴头晕、饮水呛咳,无头痛、视物成双。
吴菁崔国红陈伟孙旭红乔园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眼震病理性
替奈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8
2019年
替奈普酶(TNK-tPA)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经生物工程改造后的基因突变体,与rt-PA比较,TNK-tPA的纤维蛋白选择性更高、半衰期更长(可以静脉推注)、对于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影响更小,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抵抗性更强。虽然TNK-tPA和rt-PA的作用机制相同.TNK-tPA溶栓更有优势。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TNK-tPA和其与rt-PA的临床对照研究尚需要进一步证实TNK-t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中从TNK-tPA的分子结构和临床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孙旭红吴菁
关键词:替奈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短期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手法复位后1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评分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成功手法复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vs(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4(2,11.5)vs 4(0,8),P=0.013],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评分>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 10.346~16.661,P<0.001)。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作为手法复位后短期RD的预测因子。
姜春燕赵颖王璐舒良吴菁孙旭红潘辉董幼镕陈伟刘建仁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新型自聚肽承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较明确的病理改变为胆碱能神经元变性,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移植可以代替损伤...
崔国红刘建仁潘辉方洁吴菁
以位置性眩晕及水平眼震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占位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主要症状为位置性眩晕及水平眼震的小脑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灶分布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诊治的1例以位置性眩晕及位置性眼震为首发症状的小脑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疾病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男性,75岁,以反复眩晕、恶心、呕吐、活动后加重2个月就诊,查体发现水平翻滚试验可见水平背地眼震,首次查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右侧水平半规管帽石症,给予Gufoni手法复位治疗无明显效果。4周后患者出现意识淡漠,复查头颅CT显示梗阻性脑积水,头颅CT增强示右侧小脑小结占位病变,先后行侧脑室外引流及小脑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合既往报道的文献13例和本研究的1例共计14例小脑占位引起的位置性眩晕及水平眼震患者中,有9例初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肿瘤主要位于小脑小结、舌叶及四脑室底部等小脑中线部位。结论小脑中线部位的占位病变可以表现为位置性眩晕/眼震,临床医生需注意识别,以免漏诊。
张绮婷陈伟吴菁严为宏刘建仁
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急性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早诊断、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已有大量研究证实PSD的发病可能是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社会心理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2]。
唐学梅翟宇仇剑崟潘辉吴菁李威
关键词:患病率高危因素
119例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诊断(CISS)、受累血管区域、合并小脑外梗死病灶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19例急性小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头颅MRI影像、病因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119例小脑梗死患者中,单侧小脑梗死78例(UCI组),双侧小脑梗死41例(BCI组)。两组的CISS分型无明显差异。UCI组以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5.9%),与B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I组中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9.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区域的梗死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63/119例(52.9%)同时合并小脑外梗死灶。BCI组合并小脑外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53.7%)较单侧UCI组高(P<0.05),而UCI组合并前循环梗死较BCI组更多(P<0.05)。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头晕/眩晕、眼球震颤、眼倾斜反应、听觉减退、小脑性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浅感觉障碍、锥体束征以及意识障碍等。意识障碍在BCI组的发生率高于UCI组(P<0.01),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UCI中最常见,BCI常合并小脑外的后循环供血区梗死;UCI和BCI的受累小脑动脉以及合并小脑外梗死的区域有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病因机制存在不同;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BCI更为常见。
吴菁陈伟董幼镕翟宇孙旭红潘辉李强方洁刘建仁
关键词:小脑梗死影像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软骨重塑和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8年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破坏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增加,是造成软骨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引起软骨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MMP-13是促使其降解的主要酶,它能不可逆地降解Ⅱ型胶原,从而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MMP-13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IL-1β、TNF-α、Runx2可以诱导MMP-13的表达。MMP-13启动子区域的低甲基化也会诱导其表达,但可以通过抑制组蛋白乙酰化来降低其表达。除此之外,微小RNA也可以通过基因调控来降低MMP-13的表达。MMP-13的上调会导致软骨的退化,进而促进关节炎的进程。综上所述,MMP-13可作为关节炎中重要的治疗靶点,该文将对MMP-13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范凯健吴菁李钦王婷玉
关键词:关节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3RUNX2分子靶标
脑桥梗死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根据头颅MRI对脑桥梗死病灶的定位,结合脑桥的解剖学特点,探讨脑桥梗死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50例急性脑桥梗死均行头颅MRI检查,并对其病灶位置分布、神经系统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RS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按头颅MRI横轴位上的病灶位置,50例脑桥梗死病例中:腹内侧梗死占48%,腹外侧梗死占32%,被盖部梗死占12%,双侧梗死占8%。在临床表现特点上,腹内、外侧梗死多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偏瘫、中枢性面瘫以及构音障碍,同时伴或不伴肢体共济失调;脑桥被盖部梗死主要表现为脑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双侧脑桥梗死则往往表现为假性延髓性麻痹、双侧肢体运动障碍。腹内、外侧梗死起病后30 d MRS评分值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双侧脑桥梗死MRS评分值较其余各组高。结论脑桥梗死病灶多位于腹侧,且多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瘫痪、中枢性面瘫以及构音障碍;脑桥梗死预后总体较好,不同梗死部位范围影响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吴菁李威
关键词:脑桥梗死磁共振成像
青年小脑梗死伴卵圆孔未闭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急性头晕/眩晕是神经内科门急诊工作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行走不稳等症状,持续24 h以上者总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AVS的病因多样,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周围性因素以及后循环供血区脑卒中、幕下占位等中枢性因素均可引起。发生在青年人的AVS以周围性因素居多,病程往往存在一定的自限性,总体预后良好;然而极少数却是由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引起,其病因学及治疗原则完全不同于周围性AVS,-旦漏诊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方洁舒良吴菁孙旭红崔国红陈伟刘建仁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文献复习小脑梗死前庭神经炎急诊工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