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青红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庆元县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可舒
  • 1篇心可舒片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症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应激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营养风险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脂血症

机构

  • 5篇庆元县中医院
  • 1篇嘉兴市第二医...

作者

  • 5篇吴青红
  • 2篇吴继现
  • 1篇吴春妹
  • 1篇阮水良
  • 1篇叶慧娟
  • 1篇毛巧玲

传媒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正常组全程饲以普通饲料,另两组均给予高脂饮食。6周后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验证NAFLD造模成功后,给予吡格列酮组大鼠10mg·kg^(-1)·d^(-1)吡格列酮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 9%氯化钠溶液灌胃。6周后处死并留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血红蛋白氧合酶(HO)-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改善,MDA的含量显著下降,且该组肝脏组织内HO-1表达较正常组、模型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诱导NAFLD大鼠肝脏组织内HO-1的表达,减弱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改善NAFLD病理变化的机制之一。
吴青红阮水良
关键词:吡格列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应激
基层医院近10年医疗服务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为调查近10年来在基层二级医院医疗服务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来基层二级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年均人次及诊治费用情况。结果:近10年来门诊人次逐年增加(χ2=123.859,P=0.000),人均费用同时增加(F=210.816,P=0.000),参保患者人次及人均费用相应上升(χ2=212.547,P=0.000;F=290.412,P=0.000)。同时住院患者逐年增加(χ2=201.112,P=0.000),平均年龄、人均费用增加(F=178.341,P=0.000;F=256.336,P=0.000),参保人数增加明显(χ2=198.782,P=0.000),费用也随之增加(F=302.352,P=0.000)。健康体检人数上升明显(χ2=293.543,P=0.000)。结论:近10年来基层医院医疗改善,但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卫生机构及医院管理者应合理配备医疗资源,控制医院成本,降低患者费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吴青红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状况评估与分析
2015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庆元县中医院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并进行评估与分析,为临床老年患者营养干预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消化内科的400例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原因,找出采取应对措施。结果:400例老年患者通过营养风险调查发现,其中NRS≥3分的老年患者共264例,占66%;NRS评分<3分的老年患者共136例,占34%。结论: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存在着营养不良现象,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高,营养治疗的应用比较少,应进行营养干预。
吴青红吴继现毛巧玲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
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LAP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均给予传统内科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组合型血液净化及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浆内毒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2.6±0.5)d,优于对照组的(4.5±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第7天内毒素、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9.15±7.38)EU/L比(56.78±8.14)EU/L、(84.23±9.04)mg/L比(125.65±1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E)、血淀粉酶(AMY)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23±4.6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7.58±6.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HLAP患者可有效缓解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吴继现吴青红叶慧娟
关键词:营养支持高脂血症胰腺炎血液净化
心可舒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0例频发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口服,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窦性心律频率以及期前收缩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连续R-R间期标准差、平均5分钟R-R间期标准差以及高频功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而低频功率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T离散度以及校正的QT离散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窦性心律频率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0.05);而且QT观察组治疗后的房性、室性以及总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心可舒片治疗频发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有效减少早搏次数,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吴春妹吴青红
关键词:心可舒片期前收缩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