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厚广

作品数:27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帕金森
  • 22篇帕金森病
  • 11篇多巴
  • 11篇还原型谷胱甘...
  • 8篇多巴胺
  • 8篇帕金森病大鼠
  • 6篇神经元
  • 5篇动物模型
  • 5篇鼠模型
  • 5篇线粒体
  • 5篇黑质
  • 5篇黑质多巴胺
  • 5篇大鼠模型
  • 4篇动物
  • 4篇多巴胺能
  • 4篇多巴胺能神经
  • 4篇多巴胺能神经...
  • 4篇止痉
  • 4篇能神经
  • 4篇能神经元

机构

  • 17篇扬州大学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8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常熟市第二人...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5篇周厚广
  • 16篇鲍远程
  • 16篇陆建明
  • 7篇尤年兴
  • 4篇薛建中
  • 4篇汪瀚
  • 3篇杨志勇
  • 3篇陆耀军
  • 3篇包仕尧
  • 3篇陈怀珍
  • 3篇张波
  • 2篇徐国存
  • 2篇王艳昕
  • 2篇陆建明
  • 2篇赵合庆
  • 2篇杨兴涛
  • 2篇曹园园
  • 2篇杨文明
  • 1篇王晓汤
  • 1篇汪翰

传媒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黑质多巴胺能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的保护性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制作PD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模型组 ,GSH组 ,左旋多巴 (L dopa)组 ,GSH并L dopa组 ,并设正常组 ,给药结束后行电镜观察 ,并测定各组其余大鼠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活性氧 (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 ,测定尾状核头部多巴胺 (DA)、高香草酸 (HVA)及单胺氧化酶 B(MAO B)水平。结果 ①GSH组旋转行为无明显变化 ,但GSH并L dopa组可使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②GSH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③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 ;④GSH组对MAO B活性及DA、HVA含量和DA/HVA比值均无明显影响 ;⑤电镜下发现模型组存在大量中、晚期凋亡细胞 ,而GSH组以早、中期凋亡为主。结论 ①GSH能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②GSH与L dopa合用 ,既可有效改善症状 ,又对残存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周厚广鲍远程陆建明尤年兴汪翰杨志勇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帕金森病细胞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粉防己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甘肽加粉防己碱(GSH+Tet)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共50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旋转行为,测定各组大鼠脑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MAO-B),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及DA的代谢率(HVA/DA)。结果①GSH合用Tet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旋转行为[(7·72±2·05)r/minvs(12·39±3·20)r/min,P<0·05]。②GSH+Tet组的DA、HVA、DOPA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其DA,HVA含量与GS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SH+Tet组的HVA/DA(11·48±1·08)及MAO-B活性[(10·5±2·50)U/h/mgprot]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与GS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增强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曹园园赵合庆周厚广包仕尧
关键词:粉防己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帕金森病高效液相色谱多巴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左旋多巴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左旋多巴 (L dopa)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 4组 (每组 8只 ) :治疗组 ,阴性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正常鼠组。比较给药前后的行为学变化 ,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GSH Px、MDA、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L dopa能加重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降低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 ,GSH与其合用可部分拮抗上述作用。结论 :GSH能部分拮抗L dopa的毒性作用 。
陆建明周厚广鲍远程陆建明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谷胱甘肽合中药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抗氧化指标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合中药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 (PD )大鼠模型的异常形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 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 :模型组、治疗组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组 )、假手术组 ,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共 45d ,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 ,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 2只大鼠 ,分别行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 ,测定其余大鼠黑质区GSH -Px、MDA及活性氧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大鼠旋转行为 (P <0 .0 5 ) ;②治疗组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③免疫组化发现治疗组TH -IR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增多 (P <0 .0 0 1) ;④电镜下发现治疗组可部分延缓凋亡进程。结论 :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部分改善大鼠旋转行为 ,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残存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陆建明周厚广鲍远程
关键词:帕金森病谷胱甘肽抗震止痉胶囊抗氧化系统细胞形态学
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性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异常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模型组、GSH组、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共45d,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水平,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GSH对大鼠旋转行为无明显影响(P>0.05)。(2)GSH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3)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I活性。(4)免疫组化发现GSH组TH-IR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GSH能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及细胞形态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周厚广鲍远程陆建明尤年兴薛建中陆耀军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帕金森病氧化应激线粒体呼吸链免疫组化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PD )模型大鼠的黑质抗氧化系统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 6 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 16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两组 (每组 8只 ) :模型组和左旋多巴 (L dopa)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 ( 8只 ) ,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共 45d ,给药前后分别进行行为学测试 ,给药后测定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活性氧 (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 1)L dopa可使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 (P <0 .0 0 1)。 ( 2 )L dopa可降低GSH Px活性 ( 6.83± 0 .3 3 ) ,升高ROS、MDA水平 ( 68.44± 2 .3 4,2 .49± 0 .2 5 ) (与模型组比较P均 <0 .0 5 )。 ( 3 )L dopa组呼吸链酶复合体I明显低于模型组 ( P <0 .0 5 )。结论L dopa能有效改善旋转行为 ,但可加重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抑制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 ,提示长期应用L dopa制剂有可能加重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缺失。
陆建明周厚广
关键词: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抗氧化能力PD抗氧化系统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黑质抗氧化水平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 6 OHDA)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 :模型组 ,治疗组 ,假手术组 ,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45d ,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活性氧 (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 1)GSH能使模型大鼠黑质区GSH Px活性增强 ,MDA和活性氧水平降低 ( 11.3 0± 0 .49,1.2 6± 0 .15 ,42 .2 5± 2 .88)。 ( 2 )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I活性 ( 2 90 5 .2 8± 5 2 .15 )。结论GSH能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周厚广鲍远程陆建明韩德强尤年兴薛建中陆耀军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帕金森病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呼吸链
选择性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探讨提高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取SD大鼠 90只 ,将 6 -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黑质纹状体通路 ,观察大鼠行为及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90只大鼠中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有 6 4只 (占 71.1% )恒定转向右侧且结果稳定 ,旋转圈数 >2 10r/ 30min ,被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 ;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能神经元 (NDN)较对侧明显减少 ,电镜观察发现其普遍存在凋亡及坏死样改变。结论 :用 6 -OHDA选择性损毁NDN可较快建立稳定的类似于人类中晚期PD行为病理的大鼠模型 。
周厚广鲍远程杨文明汪瀚朱红艳杨志勇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大鼠模型免疫组化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在人类死亡原因中排第三位,是造成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脑血管病近年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是指由糖尿病所并发的脑血管病,在糖、脂肪、蛋白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基础上,所产生的颅内...
周厚广董强
文献传递
应用6-羟基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稳定性评价(英文)被引量:5
2004年
背景:应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多巴胺神经元(nigraldopaminergicneuron,NDN)制作的大鼠模型,在目前帕金森病的研究中应用最广,但由于黑质致密部体积狭小,技术难度大,故模型制备成功率一般仅为30%~40%左右。目的:探讨提高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设计:完全随机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包括SD大鼠,6-OHDA,阿朴吗啡,兔抗TH血清,ABC试剂盒,SR-6N大鼠脑立体定向仪,JEM-100CX电镜。干预:取SD大鼠90只,将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黑质纹状体通路,观察大鼠行为及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旋转行为,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电镜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90只大鼠中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有64只(占71%)恒定转向右侧且结果稳定,旋转圈数30min>210r,被视为成功大鼠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其普遍存在凋亡及坏死样改变。结论:应用本方法可较快建立稳定的成功率较高的大鼠模型,但在病理和行为学等方面同自然患者仍有较多差异。
周厚广鲍远程陆建明
关键词: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6-OHDA黑质多巴胺神经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