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琪

作品数:63 被引量:32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手术
  • 32篇动脉
  • 29篇体外循环
  • 29篇外循环
  • 27篇冠状
  • 27篇冠状动脉
  • 23篇机器人
  • 22篇动脉旁路
  • 22篇旁路移植
  • 22篇麻醉
  • 21篇动脉旁路移植
  • 21篇冠状动脉旁路
  • 21篇冠状动脉旁路...
  • 19篇非体外
  • 19篇非体外循环
  • 17篇动脉旁路移植...
  • 17篇心脏
  • 17篇移植术
  • 17篇旁路移植术
  • 17篇冠状动脉旁路...

机构

  • 6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63篇周琪
  • 59篇王刚
  • 52篇高长青
  • 41篇陈婷婷
  • 27篇肖苍松
  • 23篇王加利
  • 21篇吴扬
  • 19篇李佳春
  • 17篇杨明
  • 15篇李丽霞
  • 15篇赵悦
  • 11篇李伯君
  • 7篇任崇雷
  • 6篇姜胜利
  • 6篇王嵘
  • 6篇盛炜
  • 5篇王瑶
  • 5篇肖赛松
  • 4篇骆荩
  • 4篇冯龙

传媒

  • 19篇中国体外循环...
  • 7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航天医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罕见风心病巨大心脏合并心脏性恶液质手术麻醉1例
2003年
周琪王刚李伯君蒙苹王立新董秀华
关键词:风心病巨大心脏合并症麻醉二尖瓣重度狭窄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缺血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异氟烷吸入麻醉和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患者循环功能变化情况。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麻醉组和异丙酚麻醉组,分别给予0.8%-1.5%异氟烷和静脉输注异丙酚2—3mg·kg^-1·h^-1,两组患者芬太尼总量均为15—20μg·kg^-1。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楔压(PCWP)、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和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心电图ST段变化和升压药使用情况。结果:MAP在吻合前降支和回旋支时下降比较明显,与手术操作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一致,术中伴随着MAP和CI的降低变化,SVRI和PV砒同步降低,尽管异丙酚组变化较异氟烷组更为明显,但两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vO2在心脏移位和远端吻合过程中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在循环功能抑制的同时均增加了升压药使用剂量,异丙酚组例数稍多,但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发生缺血变化比例均较低,仅2%左右。结论:异氟烷吸入麻醉还是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均能满足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需要。这两种麻醉方法在保持循环稳定,减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方面,作用相似。
王刚周琪高长青陈婷婷
关键词:麻醉异氟烷二异丙酚血流动力学过程
亚临床甲减患者行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单一术者行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91例,分为SCH组33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脂谱、血糖、血压、术前心功能、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SCH患者血脂紊乱、术后感染程度、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肌酶水平有差异(P<0.05或P<0.01),住院时间较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CH患者对CABG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重视术前纠正甲状腺功能、积极降脂治疗,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姚名辉高长青王嵘任崇雷周琪陈婷婷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血脂
机器人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后单肺通气时的低氧血症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中,在单肺通气(OLV)、二氧化碳气胸以及体外循环(CPB)的影响下发生低氧血症的机制,探讨合适的措施来预防和改善低氧血症。方法 130例行机器人心脏手术的患者,记录患者术前及术中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当SpO2小于90%时即认为有低氧血症,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记录低氧血症的发生时刻和持续时间。结果术中有21.5%发生低氧血症,多发生于CPB停机后OLV 5 min、15 min、25 min,最低PaO2为53.4 mm Hg;通过放松(并不完全松开)钳夹非通气侧支气管导管的钳子,恢复部分非通气侧肺通气,经过(3.7±1.4)min,可使PaO2由(65.4±8.8)mmHg上升到(104.4±10.5)mm Hg。结论在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传统开胸手术,低氧血症发生的原因更复杂,但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和及时的处理,尚不致发生相关并发症。
肖赛松王刚陈婷婷周琪高长青王瑶李佳春
关键词:低氧血症单肺通气体外循环机器人
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4例被引量:56
2007年
目的总结一组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情况,观察其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2007年1月15日至18日,使用da Vinie S机器人系统,不开胸连续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卫cAB)1例。结果病人手术均成功,术后出血明显减小,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实、是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
高长青杨明王刚王加利李丽霞赵悦肖苍松李佳春周琪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da Vinci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要求和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7年1-9月我院完成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16例,采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右侧单肺通气和左侧CO2气胸下进行手术,术中常规行经食道超声(TEE)、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监测。结果:15例患者由机器人辅助完成左乳内动脉游离后,经左侧肋间小切口,直视下完成血管吻合;1例全机器人手术由机器人完成左乳内动脉游离和血管吻合全过程。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单肺通气和CO2气胸,但1例全机器人手术中,患者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并引发心动过速。术后拔管时间平均4.72 h,ICU停留时间1.2 d,术后平均住院日6.6 d。术后并发1例房颤和1例肺不张。结论:对于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麻醉的关键是预防和处理单肺通气和CO2气胸引起的缺氧和血流动力学波动。
王刚周琪高长青陈婷婷
关键词:麻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机器人
63例机器人心脏手术的麻醉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da Vinci手术系统开始用于心脏手术,该系统完成的机器人心脏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正中开胸,使手术更加微创和美容,病人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相关费用.目前该系统已经可以完...
王刚周琪高长青陈婷婷
关键词:心脏手术麻醉技术机器人
文献传递
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2009年
目的探讨使用daVinciS手术系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策略。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完成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采用右侧单肺通气,使用机器人游离左侧乳内动脉后与前降支吻合。术中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T1)、开始单肺通气(T2)、开始游离左侧乳内动脉(T3)、开始放置心脏稳定器(T4)及血管吻合后(T5)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左心室功能变化。结果平均动脉压在T2、T3、T4时点明显低于T1(P<0.05);平均肺动脉压在T2、T3、T4时点,心率在T2、T3、T5时点,肺毛细血管楔压在T4时点及中心静脉压在T5时点均明显高于T1(P<0.05)。结论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单肺通气及手术操作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明显,通过调整呼吸参数并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周琪王刚高长青陈婷婷
关键词:麻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机器人
心肺转流中深度血液稀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05年
王刚高长青周琪陈婷婷
关键词:心肺转流深度血液稀释术后并发症血液粘稠度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51例合并小左心室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男性7例,女性44例,年龄31~69岁,平均(48±5)岁。病程5—49年,平均(18±9)年。患者病变以重度二尖瓣狭窄为主。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4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36例,左心房折叠术42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3.9%),1例因不能脱离辅助循环死亡,1例于术后10d死于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血量14例(27.5%),多器官功能不全11例,频发室性心律失常5例。术前及术后早期(7—14d)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36.5±3.2)mm,术后(38.6±5.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术前(45.9±3.8)ml/m^2,术后(48.2±7.4)ml/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射血分数为48.6%±6.7%和52.8%±8.3%,缩短分数为25.5%±3.3%和27.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左心室患者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血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早期一般不会立即恢复。
姜胜利高长青李伯君任崇雷盛炜周琪骆荩张帆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室重构小左心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