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扣兰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隐性的遥契:《西厢记》与《伪君子》的叙事话语被引量:1
- 2009年
- 《西厢记》与《伪君子》是中、法文学史上著名的古典戏剧作品。虽然创作年代前后相距三百多年,但是由于艺术意识、艺术思维、艺术品质上的相通,它们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了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王实甫和莫里哀通过文本意指结构的相似传达出共有的自由理念,即婚姻关系上的两情相悦与人际交往上的平等共处。它们是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呈现.也是人类生存的理由和依据.
- 唐扣兰
- 关键词:《西厢记》《伪君子》
- 内在世界秩序的构建:历史境遇中的《恶心》
- 2007年
- 日记体小说《恶心》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通过主人公洛根丁对存在的意识,萨特揭示出了人的存在特性和方式。人的存在具有偶然性、普遍性与时间性,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自欺与自我。
- 唐扣兰
- 关键词:《恶心》
- 结构主义对《荆棘鸟》生命意识的阐释被引量:7
- 2001年
- 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分析方法 ,阐述《荆棘鸟》内容的存在形态 ,思考它的生命意识与哲理意蕴 :人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的压抑史 ,无拘无束的满足生命需求的原则不可避免地会与自然环境和人的环境发生冲突 ,因此 ,在人性发展的意识范围内和它所创造的世界范围内的任何自由 ,都是要以牺牲欲望的充分满足为代价的。
- 唐扣兰
- 关键词:二元对立结构《荆棘鸟》生命意识小说
- 新论莫里哀喜剧的悲剧色彩
- 2010年
-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喜剧的创作。众所周知,笑是喜剧的最基本表现形式。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引发了观众不同模式的笑,如冷笑、狂笑、耻笑和苦笑。然而,在这些各具特点的笑的背后,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浓厚的悲剧写照。虚假学问的迷惑、认知判断的下沉、行为道德的弃置以及宗教信仰的变异,给观众敲响了警钟。观众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人类的知识、智慧、正义和真理的渴望。
- 唐扣兰张加嘉
- 关键词:莫里哀
- 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方法被引量:3
- 2008年
- 外国文学是普通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使得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成为重中之重。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引导阅读、提出问题、训练写作和感悟艺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深得学生的热爱。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空间。
- 唐扣兰
- 关键词:训练写作
- “人的存在”的揭示:《等待》的伦理叙事
- 2016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作家哈金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他的代表作《等待》围绕着孔林、淑玉和吴曼娜之间的纠葛,描绘出了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中国东北地区的生活事件。借助于这样的伦理叙事,哈金在《等待》里揭示出了"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显现有功利的婚姻观念、失落的行为道德和愚昧的生活陋习。功利的婚姻观念、失落的行为道德和愚昧的生活陋习意味着"人的存在"的欠缺,而欠缺则源于人们的各种欲望。
- 唐扣兰顾颖
- 关键词:《等待》
- 《百种神秘感觉》的叙事空间
- 2016年
- 小说《百种神秘感觉》的叙事空间由"地志的空间""社会的空间"和"文本的空间"3部分构成。小说里的"地志的空间"分别是中国的"唱绵"和美国的"旧金山"。它们成为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讲述人物行动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客观依存,也是文本里特定的象征符号;"社会的空间"是社会关系的表征,反映了围绕奥莉维亚形成的抵触——接受——升华的亲情关系和理想——冷淡——和谐的婚姻关系;"文本的空间"显现为选用了具有地域差异的语言和跳跃迂回的次序。
- 唐扣兰
- 现代主体间性的话语——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
- 2009年
-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达洛卫夫人》勾勒出了20世纪上半叶人类群体生态的症候,即人的孤独、势利与无奈的情绪。透过孤独、势利和无奈,文本宣扬了理想的主体间性:以依恋和尊重为前提的浪漫爱情观念;以身份和默契为前提的世俗友谊观念;以和平和自由为前提的真实生命观念。从群体生态的症候到理想的主体间性,文本的隐含作者提出了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新型关系。
- 唐扣兰
- 关键词:《达洛卫夫人》孤独势利无奈主体间性
- 长篇意识流小说话语方式之初探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书写文本研究
-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拥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地位。她的创作成果广泛,触及小说、散文、评论、书信和日记等各个方面。《雅各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以及《海浪》是她在意识流小说方面的重要代表作。在这些...
- 唐扣兰
-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话语方式《到灯塔去》内聚焦达洛世界文学史
- 文献传递
-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人性写作原则被引量:4
- 2003年
- 作为18世纪"散文体滑稽史诗"的首倡者,亨利·菲尔丁在《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里,依据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理论和"缺憾美"的原则,着力塑造出奥尔华绥绅士、汤姆、苏菲亚小姐等众多人物,努力揭示真实的人性,同时运用对比手法实现了它的写作原则。不可否认,这样的写作原则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 唐扣兰
- 关键词: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小说创作缺憾美对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