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珺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发展战略的高校后勤实体企业伦理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知识经济时代,卓越伦理以其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处于转型时期的高校后勤实体,面临着继续深化改革与改革动力不足、市场竞争加剧与组织活力下降的矛盾。为此,加强伦理建设,着力体现管理组织价值观,寻求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行伦理管理制度化,改造员工的行为,提升企业服务能力;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高校后勤寻求实体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
- 商珺
- 关键词:企业伦理后勤实体
- 从价值视角分析品牌营销被引量:1
- 2007年
- 品牌营销的绩效考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顾客满意度,一个是盈利率。然而,这两个绩效目标在营销策略中存在冲突。文章通过比较营销价值链与消费价值链,提出了品牌营销的实质是品牌价值信号的强化与扩散,核心是顾客让渡价值,目的是通过减少供需双方谈判与交易成本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观念。把握品牌营销的实质,有助于避开营销误区,实现两绩效的动态平衡。
- 商珺
- 关键词:品牌营销
- 高校教育超市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以武汉市部分高校教育超市为例被引量:2
- 2004年
- 产生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教育超市 ,在满足师生需求 ,维护校园环境 ,扩大后勤生存空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超市毕竟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期激烈 ,脱胎于传统后勤的教育超市已显露出管理体制滞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文章以武汉部分高校教育超市为例 ,围绕提高综合竞争力 ,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建议。
- 商珺
- 关键词:高校教育超市社会化进程后勤工作产权结构
- 高校教育超市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04年
- 一、教育超市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一)满足师生需要,进一步健全后勤服务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商业网点不发达与高校师生员工有较强的购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教育超市的发展,不仅使广大师生员工的购物需求得到了满足,更为可贵的是,通过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环境,锻炼了后勤职工队伍,增强了后勤实体的服务能力。
- 商珺
- 关键词:教育超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师生员工商业网点后勤服务体系
- 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视角下高校后勤产权改革被引量:3
- 2008年
- 经过七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产权表现出集体占有所有权的单一产权结构特征,产权改革滞后,是后勤实体缺乏深层次激励的根本原因。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后勤产权改革应以产权多元化和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合理设计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既要避免片面将私有化、民营化等同于有效的后勤产权制度,又要避免公共产权和垄断权利的低效率的建议。
- 商珺徐勋光
-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高校后勤产权
- 高校后勤产品的经济学属性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文章基于对高校后勤市场结构和生活服务产品经济学属性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按竞争性私人物品确定供需双方的生产关系,按教育属性组织具体的服务产品生产的观点,从经济技术的视角论证了社会化改革应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并要坚持走现代企业之路。
- 商珺喻颂华
- 关键词:高校后勤经济属性社会化改革
- 日本式人事管理给我们的启示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通过对日本企业人事管理模式及我国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是新生劳动力健康成长的基础,企业留人机制是员工接受充分教育的先决条件,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必经途径的观点。
- 商珺喻颂华
-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性
- 高校后勤产权改革及其模式研究
-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基本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行政化管理的体制,形成“一校一户办后勤”的格局,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高校办学经费,而且其服务模式和水平相对落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沉重负担。尤其是...
- 商珺
- 关键词:后勤管理产权改革
- 文献传递
- 教育超市防损耗管理初探
- 2005年
- 在行业利润越来越薄、企业管理已步入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做好超市防损工作,已成为提高教育超市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出现损耗的主要环节可看出,超市损耗可归纳为管理层面的原因和执行层面的原因:执行层面的原因又可分为业务能力。
- 商珺
- 关键词:教育超市防损收银员提高教育管理层执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