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孝玺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MFA和STIRPAT的定西市物质输入输出及环境压力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定西市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物质输入和输出分别以2.24%和5.68%的速度波动缓慢上升;物质输入上升速度低于物质生产力上升速度和物质利用强度降低速度,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以年均6.59%的速度直线下降,可见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速度较快,而2004-2008年,物质生产力每年提高2.52%,物质利用强度年均降低2.27%,均小于物质输入增加速度,反映资源压力有增加倾向;人均污染排放强度年均以2.43%的速度缓慢上升,并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发现,人均GDP和第一、二产业对环境压力呈正显著性影响,环境压力有增大趋势;目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渐降低,表现出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发展.然而,依照现行模式继续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定西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 赵博陈兴鹏王国奎善孝玺逯承鹏郭晓佳
- 关键词:物质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
- 西北贫困地区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 2012年
- 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分解框架,核算和分析了2000-2008年甘南州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物质需求总量、直接物质输入量和区域内直接物质输出量分别以年均19.5%,14.6%,19.4%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分别达到了1 220.79,487.88,54.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同期12.1l%的GDP年均增速;物质消耗总量和物质消耗强度也分别以年均8.6%和14.04%的速度增长,而物质生产力提升缓慢且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隐藏流比重维持在60%~75%,生态包袱较重.IPAT分解框架得到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直接物质输入和区域内直接物质输出变化的根本因素分别是物质利用效率和物质输出效率,即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环境压力的决定性因素.
- 善孝玺陈兴鹏袁媛
-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环境经济系统
-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采用统计分析与EDSA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1991年-2009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特征、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陇中、河西、陇东、陇南和南部民族地区5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及河西经济区内部差异是甘肃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县域的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形成了发达的河西经济区及欠发达的陇南经济区和南部民族地区,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极化作用占主导且极化趋势在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空间二元结构明显。
- 袁媛陈兴鹏善孝玺
-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县域经济
- 西北省会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研究
- 全球碳排放加剧引发的气候变暖已深刻影响到能源、水资源、粮食和生态等诸多领域安全。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区域。降低城市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和关键。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市碳减排的程度。定量分析和评价城市碳排放及城...
- 善孝玺
- 关键词:低碳城市
- 文献传递
- 草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和优先度研究——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被引量:15
- 2012年
- 以玛曲县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风险效益成本比较法,分析各乡(镇)实施生态补偿的参与成本和草地生态服务的贡献,并计算出各乡(镇)的风险效益成本比R。以各乡(镇)的行政边界为生态补偿的空间边界,以风险效益成本比R为生态补偿的优先程度,将玛曲县的8个乡(镇)分为一类补偿区、二类补偿区、三类补偿区,采取有差别的补偿政策。在生态补偿初期以参与成本为补偿标准,在生态补偿中后期以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为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生态补偿初期尼玛、欧拉、曼日玛为一类补偿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补偿标准分别是3811.20元/(hm2a)、3889.77元/(hm2a)、3763.20元/(hm2a);②为提高生态补偿资金的效率,应在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建立动态的监测体系,及时调整补偿的优先度和补偿标准;③补偿时要进行畜牧业养殖模式转变、劳动力有效释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从根本上协调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关系,从而保证草地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 贾卓陈兴鹏善孝玺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
- 低碳试点省份工业部门低碳化转型实现路径——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以陕西省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计算和分析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的碳排放特征、影响力系数和平均影响力系数,根据碳排放强度和平均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将工业部门22个细分产业分为4类:(1)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大;(2)平均影响力系数高,碳排放强度小;(3)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大;(4)平均影响力系数低,碳排放强度小。针对不同的产业提出既降低碳排放、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低碳转型路径。
- 贾卓陈兴鹏善孝玺
- 关键词:低碳转型碳排放